第十一章 鹦鹉报采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弗洛大学孤塔五层。  

妮可正在专注着伊森手里的火焰。  

一个星型的模具在火焰中烧的通红,而模具中的沙子此时已经化为液体。  

火焰逐渐减弱,模具中的液体也开始逐渐凝固。  

直到最后,火焰冷却,一枚透明的星辰出现在伊森的手中。  

这是一枚洁白无瑕的透明星星,跟水晶不同,这枚星星是纯粹的人工玻璃制成。  

伊森手中的魔杖一闪,一缕较粗的透明丝线穿过了星星,俨然变成一个漂亮的手环。  

把星星手链递给妮可,伊森知道妮可跟自己一样最喜欢天上的星辰。  

妮可红着脸将星星手链戴在自己的左手腕上,虽然总感觉这样有些暧昧,但她的确很喜欢这枚手链。  

正在这时传来敲门的声音,伊森拉开门。  

为首的是弗洛大学的校长维克,其后是医药系教授柯林、巫师塔的知名研究员布朗宁、药剂师协会成员班杰明,以及一个面色焦急,身上穿着联邦制服的官员。  

“大家…好~”  

伊森让开身子让这些人进入实验室。  

今天的宾果前去绿野仙踪取货,实验室里只剩下伊森和妮可两个人。  

而自从发现了那盏残灯的用法后,伊森也成功制作出了玻璃,算是一切顺利。  

“校长先生,请问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弗洛大学的校长维克,偏爱古代巫师袍。  

面对伊森的俯身,他微微点头。  

“治安官大人,如果可以的话,请讲述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  

那名身穿制服的官员,应该就是图灵市的治安官。  

虽然他的脸上有三分急切,但还是很有礼貌的对维克轻轻一礼。  

“今天从锡安城来的一支大型商队…”  

经过这名治安官的讲述之后,伊森心中顿时了然。  

原来是发生了大型的蛇群袭人事件。  

而且对方走的是图灵市南门,伊森忽然想起那只蝰蛇带领的蛇群聚集地,不就是图灵市南门外的官道下吗?  

当时第一次见到它们时,蛇群刚刚找到新的聚集地——官道一侧的山坳里。  

伊森就曾经跟蝰蛇说过它们的新聚集地潜在的危险,但当时蝰蛇并没有当回事。  

他估计是这支蛇群由于数量太多,聚集地不断地扩张,洞窟不断地向官道之下延伸。  

经过前不久的一场大雨后,土地早就到了崩溃的边缘,那一截官道恐怕早已经承受不住,所以才发生崩塌,稍后他得趁机把蛇群忽悠到自己这里来。  

伊森听后便知道了对方的来意。  

抗蛇毒血清I型。  

除了药剂师协会留下十支外,还有绿野仙踪的十支,巫师塔的十支,第一批剩下的全部都存放在这座孤塔的无菌实验室里。  

本来这些,伊森也想发放出去,奈何水晶瓶太过昂贵,改造起来又极为麻烦,所以只对外放出了三十支。  

听到治安官的讲述之后,伊森心中大定,看来蛇毒血清I型终究是要崭露头角了。  

治安官当即跟伊森达成交易,以一剂血清100K的价格,由市政府买单,此后市政府还将极力促成该药剂的跨城市合作。  

这正是伊森目前所需要的。  

一剂100K的价格,不可谓不贵。  

但相比这个世界原有的解毒办法,这种药剂能够以较快的速度解毒,还能不留下后遗症。  

简直就是拾荒者们的福音。  

这一次被市政府直接购买了100支,也就是说这一笔生意就给伊森带来了差不多10M的进账。  

刨去之前自己的花费,伊森净赚9MB~  

另外那1MB的成本费大部分还是‘流年药剂’的原材料和给蛇群提供的食物等。  

最关键的是市政府将牵头抗蛇毒血清的跨城市合作,这无疑给伊森的产品又开通了一个买卖通道,新的商机。  

这样他就有更多的筹码来跟各大经销商谈合作。  

稳赚不赔。  

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些药剂需要之前伊森制作的那种特殊水晶瓶注射器才能直接注入血管,而现在这种注射器太过难搞。  

对此伊森也有解决办法,他改造的水晶瓶都是分体式结构,针头是单独找人定做的。  

这样是为了伤者使用方便。  

事有轻重缓急,原则上来讲注射器本身并不会直接与患者的血液接触,接触的只有之前定做的金属针头。  

而这些针头完全可以通过煮沸加热后重复使用。  

轻松解决。  

经过一天的忙碌,这次被蛇群袭击的商团全部注射了抗蛇毒血清。  

幸好这次袭击他们的蛇群正好都是蝰蛇或者蝮蛇之类,正好可以用I型药剂治疗。  

做完这一切的伊森本来以为就到此为止了。  

谁知道就在这时,从药剂师协会外面飞进来一群鹦鹉,它们的脖子上都挂着各种各样的晶石,有照明晶石,有留影晶石。  

鹦鹉报的大名伊森可是记忆犹新。  

怎么是它们。  

伊森皱了皱眉头,心中有些排斥,但转念一想,这群鹦鹉或许能帮自己搞一下宣传。  

他经过数次改造,此时早就跟一年前的形象迥异,根本不担心被人认出。  

倒是另一边的妮可面色一变,赶紧戴上兜帽,有些怯懦的躲到伊森的身后。  

她是偷偷从家族里跑出来的,如果被鹦鹉报曝光,十有八九会被家人们发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