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签订戒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从红河谷的历史文献记载中,有一条信息引起了伊森的注意。  

歌夏王一世虽然身为王族血统,但却在他年轻时就被驱逐,少时卑微,艰难度日。  

要钱没钱,要粮没粮。  

这样一个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的人,是怎么力挽狂澜,在诸国纷争之时独领风骚的呢?  

历史并没有答案。  

又联系到刚才那群人要寻找的东西。  

会不会跟自己手中的戒指有关系。  

只是可惜除了内圈的几个简单的字母外,伊森并没有找到其他任何信息。  

把蓝宝石戒指捧在手心里,越看越惊艳。  

流动的蓝色荧光如有实质,好似要把他吸进去。  

下意识的将指环戴在右手的中指上,跟左手的冥门指环相对。  

一个阴暗诡秘,一个神圣淡雅。  

“哗~”  

这时指环上撒下一片星光。  

体内的念开始急速的向右手涌入。  

眨眼之间全身的念力便消失一空。  

可这还没完,光幕继续扩大,在伊森的面前形成了一片星空,而星空中则是星辰形成的奇特文字。  

耳边传来淡淡的呓语,那是一种陌生的语言,用一种奇怪的语调讲述。  

幻象、呓语、陌生文字仿佛要把伊森淹没其中。  

伊森无意识的抬起手,朝虚空中形成的星幕点去。  

“哗啦~”  

当伊森手指落下后,一枚巨大的指纹凭空出现,正印在虚空的星辰字迹上。  

虚空中一声叹息,星辰消失了、手印消失了,周围的一切又恢复成原来的模样。  

刚才那是怎么了?伊森看着自己的右手,陷入了沉思。  

他现在意识从未有过的清晰,脑海中刚才的幻像记得一清二楚。  

那幅虚空星辰组成的文字怎么那么像一份契约呢?  

十诫指环?戒律契约?  

想起刚才星幕中流转的画面,伊森忽然想起经典名著神迹中的一个传说。  

传说神创造万物,生灵得以繁衍。  

可是面对生存,万灵陷入一片混乱。  

弱肉强食之下,身体没有任何优势的人类只能在夹缝中苟延残喘。  

靠着顽强的生命力,活下来的人类逐渐聚在一起,形成了十个族群。  

这十个族群就是最初的人类始祖。  

创世神同情人类的遭遇,不忍心自己创造的万灵之长就此沉沦。  

于是赐予这十个族长每人一个指环。  

每一枚指环都将带给他们无与伦比的神奇能力,但必须遵守神的规则。  

十枚戒指对应十条戒律,分别是:信仰、自尊、谦卑、奉献、不杀、正直、真实、忍耐、和善、沉默。  

简称‘十诫’。  

当违背戒律时,上天必降下重罚。  

传说中得到这些戒指的人没有一个能够坚守住各自的戒律,最后都会被戒律所累。  

当时星幕中的画面随着声音的变化而变化。  

出现这枚蓝宝石时,正好对应着一副受刑的画面。  

画面中受刑的人被绑缚在十字架上。  

各种酷刑施加于身。  

最终他无法承受鞭笞,选择了妥协。  

于是乎本来健硕的身体开始枯萎。  

转瞬之间就变成了一团灰尘。  

而那枚蓝宝石戒指就这样掉在了地上。  

施刑人见状,捡起蓝宝石戴在了自己的手上。  

神迹中关于‘十诫指环’的记载有这么一句话:  

“神警示世人:当使命成为一种负担,灾难即在眼前…”  

这么突如其来的警告,让伊森毛骨悚然。  

伊森仿佛戴了一个烫手山芋,尝试着摘掉指环,却发现指环竟然摘不下来,就像长在他的身上一样。  

哭笑不得。  

从刚才的星幕的画面中可以看到。  

这枚蓝色宝石戒指的所有者在忍受不住惩罚时,受到了天神的制裁。  

所以他手里的戒指十有八九应对‘十诫’中的‘忍耐’。  

难道说我也有戒指老爷爷了?  

伊森误打误撞竟然跟指环签订了戒律,此时有些哭笑不得。  

很有可能歌夏一世就是凭借着这枚指环才真正扫清六合,成就了历史中记载的‘红河盛世’。  

伊森努力平复自己的心情,然后调动自己的念。  

一抹怪异出现在他的脸上。  

念力从未有过清晰和澎湃。  

当下也不犹豫,直接施展瘸匠锻体术。  

伊森摆出思想者的造型,念力一动,瘸匠几乎在瞬间就出现在了他的身边。  

这一次瘸匠的形象比往常任何一次都清晰。  

以前伊森只能听到瘸匠的脚步,但从来没有看到过瘸匠的身体。  

而现在伊森可以清晰地看到瘸匠的模样。  

火红的胡须和乱发,孔武有力的臂膀,面容丑陋且带有戾气,一条腿果然如伊森所料有残疾。  

在他的右手握着一柄锤头,左手拿着凿子。  

一双眼睛紧盯着伊森的身体,就像在欣赏自己的作品。  

这次不像以前一样,直接动手。  

而是沉思良久之后才举起手中的锤头和凿子。  

“铿!”  

他仿佛不满意自己的作品,挥起大锤直接砸向伊森的身体。  

“哗啦~”  

铺天盖地的疼痛让伊森眼前一黑,险些退出思想者的造型。  

跟以前的疼痛完全不是一个层次。  

那是一种灵魂上的冲击。  

一锤下去,疼痛、酸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