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授箓(2/3)
性真髓,更进一步,成就法身,更与大道合!
先古之时,正一道凭借能得授真箓的神妙道统,门下不能天资鲁钝,无法成就真仙的弟子,也能靠自身与大道之契合,成为古之山神、河神,借此长生久视!
那是整个正一门庭最为辉煌的时刻。
可惜随着大道轮转,天地气数越发不可窥测,山川河岳灵机已经无法聚拢真箓,正一道门下那些已经成就河伯、山神的弟子都跟着相继陨灭消亡,受真箓以成正神的路子就此斩绝。
今之世间,留给天下人的唯一可以长生久视的道路,便是炼气通玄,参合大道,成就仙真。
唯有成为仙人,方可长生久视。
但仙人成就何其难也。
近三千年以来,世间并无一人可以成仙。
成仙,也就成了一个悬于高阁,天下诸修只能仰望,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
以至于到了今时,已经许多修行者对世间是否还留有成仙路产生了疑问,诸多只修当世,只求现世强横,横压同辈的宗派法门纷纷应运而起,在天下间挑起了一场场纷争。
譬如大日宗,就是在近三千年内崛起的一方宗派。
此宗追求‘当世成佛,即刻成佛’,每修成一重境界,即炼出一尊护法尊,诸护法尊护持僧众修行,降服神魔,威压鬼祟。
直至他们成就佛门第七大境,即等同于道门‘天相’境界的‘阿罗汉’境,则以罗汉降魔之神通,粉碎自身诸护法尊,一举踏入第八境‘大士’!
所谓‘大士’,即是大日宗认为的,先古诸佛菩萨隐匿之后,后来摘得菩萨果位的大觉者。
大日宗的‘大士’等同于佛门的‘菩萨’。
此宗法门成就凶悍横蛮,透露出一种阴沉森然的气息,但近三千年来,偏偏只有此宗出了一位修行第八境成就的修行者。
即大日宗开宗祖师精莲化生大士。
这位成就修行第八境,摘得菩萨果的大日宗传承祖师,在不久之后即消失无踪,无人知其去向。
世间诸大宗派只知,在其消失不久之后,大日宗修行法出现了种种‘怪异’,本源之魔由此渐渐缠绕于大日宗所有虹化境修行者身魂,无人可以摆脱。
齐守阳微微叹了一口气。
想及大日宗自精莲化生大士失踪之后,其宗派虹化境以上修行者皆受本源之魔所困。
而正一道自先代天师尸解转世之后,天授真箓不再流转,正一道因此失去了授箓之能。
两者之间,会否有什么印证?
念及此,齐守阳心中一寒。
他未有再细想下去,收拾心情,平静神气,迈步走进了天师观山门之中。
一步跨过山门,天地立时移换。
巍巍殿堂,恢弘庙宇,尽隐于云雾当中,在齐守阳四周如群星散布。
齐守阳转过山门殿、灵官殿,轻车熟路地找到了祖师殿的所在,他在两扇半开的殿门前稍稍停步,随后迈步走了进去。
殿堂之中,清气流转,道法自然。
天师府诸代天师尊位陈列其上,每一道尊位,皆散发出或阳刚、或清静、或自然、或纯一的气息。
诸般气息相互接连流转,隐隐在虚空中组成了一面轮盘。
那面轮盘悠然运转着,万物生灵随它运转而生生灭灭,岁月时光随它运转而滔滔流逝。
它静默地看着诸天世间一切喜怒哀乐,生死悲欢,从不动声色,从没有言语,纵然自身参与了一切的一切,却平静得像是一个旁观者。
这是正一道的‘大道轮’。
是正一道门一代代英杰对于天地自然,对于道法运转的理解,亦是正一道的立身根基。
它是正一道门修行者认知中的‘道’。
与真正的庞然巨物,不可窥其全貌的大道尤有差距,但大道轮是属于正一道自己的意蕴,天地不可夺。
齐守阳的神念自运转天地的大道轮上收回,他看向大殿正中,一道蒲团之上,一身明黄道袍,梳着发髻,插着木簪,面容清瘦,留三撇长须的当代天师张正阳盘腿坐着。
其感应到了齐守阳的目光,双目微微睁开,看了齐守阳一眼。
天地间清气流转,在齐守阳身前汇集成一个蒲团。
“多谢天师。”
齐守阳盘腿坐在蒲团上,与天师张正阳相对。
他不曾讲述此次大禅寺遗迹内的种种遭遇,张正阳已经首先开口道:“少阳死了,他的长明灯熄灭了。”
“是贫道守护不力。”齐守阳面露惭愧之色。
张正阳点了点头,面上不见任何神色波动,气机亦随着大道轮的运转而徐徐流淌,不显任何异常:“我施展了回光通幽真法,已知此事具体情形。
少阳逼压他人在先。
反被他人斩杀,他性情乖张,被他娘亲骄纵坏了,出门就遭到这么大一个教训,也是他的命。
躲不开此劫,是天数使然。”
齐守阳垂首不语。
天师看似宽宏大度,像是要轻轻放过张少阳殒命之事,但齐守阳在天师府呆了百多年,却最知这位与自己从小玩到大,后来承继天师之位的好友性情。
斤斤计较,睚眦必报。
更何况事涉其最宠爱幼子之死?
其若肯这样善罢甘休,才是咄咄怪事。
果然,在张正阳说完这番话之后,不用齐守阳回应什么,其稍停了停,已经再度开口。
此时声音骤冷,整
先古之时,正一道凭借能得授真箓的神妙道统,门下不能天资鲁钝,无法成就真仙的弟子,也能靠自身与大道之契合,成为古之山神、河神,借此长生久视!
那是整个正一门庭最为辉煌的时刻。
可惜随着大道轮转,天地气数越发不可窥测,山川河岳灵机已经无法聚拢真箓,正一道门下那些已经成就河伯、山神的弟子都跟着相继陨灭消亡,受真箓以成正神的路子就此斩绝。
今之世间,留给天下人的唯一可以长生久视的道路,便是炼气通玄,参合大道,成就仙真。
唯有成为仙人,方可长生久视。
但仙人成就何其难也。
近三千年以来,世间并无一人可以成仙。
成仙,也就成了一个悬于高阁,天下诸修只能仰望,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
以至于到了今时,已经许多修行者对世间是否还留有成仙路产生了疑问,诸多只修当世,只求现世强横,横压同辈的宗派法门纷纷应运而起,在天下间挑起了一场场纷争。
譬如大日宗,就是在近三千年内崛起的一方宗派。
此宗追求‘当世成佛,即刻成佛’,每修成一重境界,即炼出一尊护法尊,诸护法尊护持僧众修行,降服神魔,威压鬼祟。
直至他们成就佛门第七大境,即等同于道门‘天相’境界的‘阿罗汉’境,则以罗汉降魔之神通,粉碎自身诸护法尊,一举踏入第八境‘大士’!
所谓‘大士’,即是大日宗认为的,先古诸佛菩萨隐匿之后,后来摘得菩萨果位的大觉者。
大日宗的‘大士’等同于佛门的‘菩萨’。
此宗法门成就凶悍横蛮,透露出一种阴沉森然的气息,但近三千年来,偏偏只有此宗出了一位修行第八境成就的修行者。
即大日宗开宗祖师精莲化生大士。
这位成就修行第八境,摘得菩萨果的大日宗传承祖师,在不久之后即消失无踪,无人知其去向。
世间诸大宗派只知,在其消失不久之后,大日宗修行法出现了种种‘怪异’,本源之魔由此渐渐缠绕于大日宗所有虹化境修行者身魂,无人可以摆脱。
齐守阳微微叹了一口气。
想及大日宗自精莲化生大士失踪之后,其宗派虹化境以上修行者皆受本源之魔所困。
而正一道自先代天师尸解转世之后,天授真箓不再流转,正一道因此失去了授箓之能。
两者之间,会否有什么印证?
念及此,齐守阳心中一寒。
他未有再细想下去,收拾心情,平静神气,迈步走进了天师观山门之中。
一步跨过山门,天地立时移换。
巍巍殿堂,恢弘庙宇,尽隐于云雾当中,在齐守阳四周如群星散布。
齐守阳转过山门殿、灵官殿,轻车熟路地找到了祖师殿的所在,他在两扇半开的殿门前稍稍停步,随后迈步走了进去。
殿堂之中,清气流转,道法自然。
天师府诸代天师尊位陈列其上,每一道尊位,皆散发出或阳刚、或清静、或自然、或纯一的气息。
诸般气息相互接连流转,隐隐在虚空中组成了一面轮盘。
那面轮盘悠然运转着,万物生灵随它运转而生生灭灭,岁月时光随它运转而滔滔流逝。
它静默地看着诸天世间一切喜怒哀乐,生死悲欢,从不动声色,从没有言语,纵然自身参与了一切的一切,却平静得像是一个旁观者。
这是正一道的‘大道轮’。
是正一道门一代代英杰对于天地自然,对于道法运转的理解,亦是正一道的立身根基。
它是正一道门修行者认知中的‘道’。
与真正的庞然巨物,不可窥其全貌的大道尤有差距,但大道轮是属于正一道自己的意蕴,天地不可夺。
齐守阳的神念自运转天地的大道轮上收回,他看向大殿正中,一道蒲团之上,一身明黄道袍,梳着发髻,插着木簪,面容清瘦,留三撇长须的当代天师张正阳盘腿坐着。
其感应到了齐守阳的目光,双目微微睁开,看了齐守阳一眼。
天地间清气流转,在齐守阳身前汇集成一个蒲团。
“多谢天师。”
齐守阳盘腿坐在蒲团上,与天师张正阳相对。
他不曾讲述此次大禅寺遗迹内的种种遭遇,张正阳已经首先开口道:“少阳死了,他的长明灯熄灭了。”
“是贫道守护不力。”齐守阳面露惭愧之色。
张正阳点了点头,面上不见任何神色波动,气机亦随着大道轮的运转而徐徐流淌,不显任何异常:“我施展了回光通幽真法,已知此事具体情形。
少阳逼压他人在先。
反被他人斩杀,他性情乖张,被他娘亲骄纵坏了,出门就遭到这么大一个教训,也是他的命。
躲不开此劫,是天数使然。”
齐守阳垂首不语。
天师看似宽宏大度,像是要轻轻放过张少阳殒命之事,但齐守阳在天师府呆了百多年,却最知这位与自己从小玩到大,后来承继天师之位的好友性情。
斤斤计较,睚眦必报。
更何况事涉其最宠爱幼子之死?
其若肯这样善罢甘休,才是咄咄怪事。
果然,在张正阳说完这番话之后,不用齐守阳回应什么,其稍停了停,已经再度开口。
此时声音骤冷,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