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天日昭昭 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火怒刀’。  

王安坐在后院石墩上,将刀法秘籍翻开,一页页仔细浏览。  

每一式刀法运使所涉及的肌肉筋骨、运劲方式,皆被他在极短时间内牢牢记住。  

不出他所料,火怒刀能锤炼到的近二百块肌肉与虎神拳能锤炼到的五百块肌肉完全重合。  

这门刀法取火焰‘侵略猛进,暴烈险恶’之性,化入刀法之中。  

共有四式。  

烈火刀、鬼火刀、爆炎刀、火连牙。  

其中,烈火刀、鬼火刀一招在明,一招在暗,前者凶猛,后者阴诡,相互配合,自有别样变化。  

爆炎刀则是一招仿照暗劲杀伤的刀法。  

以刀背击敌,将劲力通过刀背传入敌人体内,瞬间使敌人皮膜爆裂,筋骨摧折。  

火连牙可在双刀式与单刀式间来回切换。  

单刀式时,一柄刀在双手间不断流转,攻杀敌手刀势连绵不绝,使敌应接不暇;  

双刀式时,左手刀斩过敌人,右手刀次第跟上,亦是无有穷尽。  

火怒刀刀法之理,王安一眼即明。  

刀法拳法也从来都是一法通,万法通。  

他已将周身肌肉锤炼四百块,对种种发劲方式可谓精熟大半。  

当下这一套刀法,也根本不用多练。  

只五六遍以后,雁翅刀在他手中就化作了穿花蝴蝶,飞转蹁跹,时而暴烈,时而阴诡,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如此,火怒刀便算掌握精熟。  

他通过此刀法,得窥刀道奥妙一二,能够举一反三,将趟雷十三手中的一些拳式,逐渐化入火怒刀中。  

一番苦练后,已近黄昏。  

王安走出后院,就看到郑伯提着一个篮子,预备出门去。  

“郑伯,你去哪?”他擦拭着后脖颈上的汗水,向郑伯询问道。  

“李盛家的萝卜收得挺多,早上还嘱咐我去拔几棵来吃。  

我现在正好去,待会儿给少爷烧个汤喝。”郑伯笑呵呵回道。  

他如今也是笑口常开,日子过得毕竟比以前舒坦不少。  

王安闻言摇了摇头:“郑伯,你今晚也不要在家里住了,我给你在城里寻个客店,你一会儿就过去,在那里住一晚。”  

郑伯闻言失色,连篮子也掉落在地:“为、为什么?”  

老人一下子就想到:莫非少爷是嫌我老了,要将我赶出家门?  

其随即又否定此想法。  

少爷一向都是个良善的孩子,绝不可能如此做。  

那就是说,少爷可能遇到事了。  

不想拖累自己这老货!  

“少爷,你有事可千万莫要自己担着啊。  

老奴还是能、能替你做些事的!”郑伯着急了起来,看着王安的脸,想要从那张清秀的面孔上看出些许线索来。  

然而这张脸也变化了许多。  

王安笑着摇头,走过去帮郑伯捡起篮子,道:“郑伯你想哪去了?我之所以让你今晚去外面呆一夜,实在是因为,今夜有个朋友要来,你在这,我们就有些不方便…”  

什么样的朋友,会因为自己一个老头子呆在家里,而不方便相处?  

郑伯呆了呆。  

旋即反应过来。  

他仔细打量了王安一番,内心感叹起来:少爷如今也是大小伙子了啊。  

也有自己的需要。  

这种事,自己这老货却不好说什么。  

于是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点头道:“好,那我便在外面住一晚。”  

王安看到郑伯神色变幻,亦知其多半联想到别的东西。  

他也不作解释,即与郑伯出了家门,领郑伯到了离菜园街较远的一处客店里,付过银子,要了一些饭菜给郑伯吃,让其晚上就在此地休息。  

他自己则在安顿好郑伯之后,回到菜园子街。  

此时天色将黑,日落西山。  

王安没有再回自家,而是直接转去李英家。  

李英家中,尚有老父。  

不过其父是个醉鬼,对李英从无关爱,只会伸手要酒钱。  

内心思虑着,王安脚下不停,转眼间已至于李英家门前。  

破落凋敝的门楼下,一扇黑漆门半开着,门上贴的门神画已然斑驳不堪。  

王安轻推门进院,就见李英之父坐在堂屋的圈椅上,仰面张口打鼾,已然醉过去。  

他轻手轻脚地穿过院子,寻到李英的房间。  

李英房上挂着锁,不过此时锁是开着的。  

说明其主人在此前回来过,且打算于此地呆上一段时间。  

他推门闪身进入,复又关好门。  

李英的房室收拾得干净整洁,檀木桌、黄花梨木制的椅子、碧纱橱、拔步床。  

一些女人的亵衣散落在地,隐约有脂粉香气流转。  

房门口还立着一个小桌,桌上有熄灭了的油灯和火引子。  

“李英夜间回来,会在此地点燃油灯,为自己照亮。”  

看到这盏油灯,王安心有所悟。  

他便在那小桌后的角落里藏匿起来,收敛气息,屏息凝神。  

李英从前与自己乃是‘发小’。  

其对自己可谓知根知底。  

但自己后来发现,此人不可深交,内心阴暗,便断了与之的关系。  

因缘际会,没想到李英在之后被修行者看上,选为弟子。  

如此就更加猖狂起来,拜师宴下,把曾经伙伴‘李侯’打个半死,至今无法下床;  

后来更残害良家民女。  

恶贯满盈。  

这等人,留在世间害人害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