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二品灵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三百块下品灵石的奖励到手,黄关立交待的东西也交待完了,刘明离开了黄家。  

父女二人看着刘明离开的背影,女儿忍不住问道:“父亲,我真的没有想到,你会放刘明去沧海宗,为什么?”  

“怎么?你舍不得他走。”  

“当然舍不得。”黄樱点点头,怎么说刘明也算是她的半个弟弟,既省心还很听话,刘明若是离开了黄家,她总觉得自己会缺少点什么。  

沉思了一会儿,她还是想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让刘明去沧海宗,一直待在黄家多好呀。  

“以刘明的品性,不说为我,如果黄家能留下他,对黄家的好处可想而知。”  

“正是因为刘明的品性,加上他不是我们黄家之人,我才推荐他去沧海宗。”黄关立有他的想法。  

黄樱歪着脑袋看着自己的父亲,“之前,你可没有这种想法。”  

“嗯,我是知道他有特殊体质后,才萌生了这个想法。拥有特殊体质的刘明去沧海宗,每个月能得到的修炼资源,至少能在他原基础上翻个五倍,这样他就更有希望进入筑基期,有少量气运加身的话,进入结丹期也不是不可能。”  

“进入沧海宗,尽管他与我们的联系少了,等他进入筑基期,我们黄家至少能保证百年不衰,若他有能力进入结丹期,我们黄家不用特意让他帮助,只要借助他的名声,让我们黄家挤进三流修真世家也有可能。”  

黄关立很看好刘明。  

这主要来自他的女儿,再说黄家谁与刘明的关系最好,谁和刘明待的时间最久,非他女儿莫属。  

如果刘明是真正的黄家之人,流着黄家的血脉,他们说什么也不会让刘明去沧海宗,而会倾尽所有资源与培养刘明,让刘明筑基成功。  

可是说到底,刘明终究不是黄家的人。  

“也对,他确实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  

黄樱听了黄关立的话也明白了,让刘明去沧海宗是最好的选择,这不管对刘明个人而言,还是对黄家来说。  

回到客栈的第三天,刘明就去了满周城一趟。  

进入炼气五层后,一品灵丹凝气丹的药效相比炼气四层时要弱上不少,如果继续使用凝气丹修炼,预计进入炼气六层的时间,三年半到四年之间。  

现在的他服用二品灵丹定气丹,是最好的选择,能将进入炼气六层的时间,缩短到两年左右,而且等进入炼气六层后,定气丹还可以接着用。  

嗑药成仙,法力无边!  

修炼功法的缘故,在嗑药与灵米加持的情况下,他的修炼速度只比与他灵根天赋一样的修士,修炼普通功法的速度要快一些。  

这次来满周城,购买定气丹的丹方以及灵药的种子是他的目的。  

与上次与黄樱来满周城交易会不同,这一次他来满周城,稍稍装扮了一下自己,就算是熟人都很难看出他就是刘明。  

如果是黄樱出现在这里,也要非常仔细的观察,才能认出他来。  

这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  

炼制凝气丹需要五种灵药,炼制定气丹多一种,一共需要六种灵药,其中一阶中品灵药三种,一阶下品灵药三种。  

多一种灵药炼制灵丹的难度,就会翻上一倍,定气丹需要更多一阶中品灵药,这会让炼药难度更上一层楼。  

定灵丹的主药名为蕴色花,一阶中品灵花,从种子种下去到成熟,一共需要一年半的时间。  

珠子空间十倍生长速度的加持下,今天种下色蕴花也需要五十四天才能成熟,两亩一阶中品灵田种植四百八十株效果最佳。  

当然,两亩灵田肯不能全部拿来种植蕴色花。  

刘明简单计算一下,五十四天后他就能收获九十份炼制二品灵丹定气丹的灵药。  

来到一家店面,接到定气丹六种灵药的需求,以及每种灵药种子每斤种子的数量,他一共花了两百七十三块下品灵石,购买到三百六十份左右的种子数量。  

从满周城回到黄沙县,他又变回本来的样子。  

现在珠子空间的灵田,有四分之一亩的是空着的,刘明先是种下六十株蕴色花,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先炼制六十份定灵丹。  

刘明搞定完一切后,喝了一大口灵泉水,不由叫道:“舒服呀!”  

整个人顿时神精气爽,灵泉水不仅仅甘甜,还有极少量的灵力,凡人每天一杯最下级的灵泉水,多活个十年肯定没问题。  

之后,他就开始修炼,以及练习他的秘术小火遁术。  

转眼之间,来到六月底。  

距离刘明种下蕴色花整整过去了五十四天,今天是他这段日子最期待的一天,因为又可以炼制新的灵丹。  

等到蕴色花成熟的那一刻,他就开始迫不及待的采摘,蕴色花没有成熟之前,五朵花瓣都是无色,成熟之后里面的颜色就会透出来,一片粉白刹是好看。  

炼制定气丹,只需要蕴色花的花瓣,其他地方没什么价值,不过可以拿来烧,从而增加一点点炼丹鼎封住灵气的能力,与下品灵米的根茎价值差不多。  

“一切都准备好了。”  

此时此刻,刘明盘坐在丹炉前,六十份炼制定气丹的材料已经准备就绪。  

如今,他炼制凝气丹的成丹率至少有八成,其中九成成丹率占大部份,十成成丹率占的最少。  

在他的右手边,有一堆凝气丹,这些丹药出售可以获得近四万的下品灵石。  

每一种灵丹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