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寻踪觅迹(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当毛利兰独自挑起大梁,在聚光灯下指认凶手的时候,她心里带着满满的成就感。  

和上次美术馆杀人案时,林新一特意让出来的锻炼机会不一样。  

这一次的“C位出镜”,是她通过实打实做出的贡献,靠自身能力争取来的。  

而比起美术馆的落合馆长,这起案件中,凶手的杀人诡计还要更加精巧:  

凶手是事先在4楼的杂物间开了几枪,留下弹壳和弹孔,伪装现场。  

到了晚上直播的时候,他利用那3分钟的节目休息时间,赶到9楼杂物间,从楼上开枪,将被电话引诱过来的、位于4楼的死者击杀。  

之后将枪从9楼扔进4楼的窗户,自己再回到直播现场。  

这样一来,凶手便有了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平心而论,这个杀人诡计已经足够高明。  

毛利兰相信,这个案子即使是让她那个作为名侦探的青梅竹马出手,恐怕也得费上一番功夫,才能看破真相。  

而这一次,在进入现场后的短短十分钟内,她便在林新一的提醒下,破解了凶手的手法。  

“我做到了!”  

“现在就算是那个推理狂在这里...也没办法把我甩下了吧?”  

毛利兰心里这么想着。  

当然,她不知道,那个推理狂现在其实就站在围观人群里——  

跟以前的她一样,变成那个被冷落着的,彻头彻尾的背景板了。  

总之,怀着一股积极振奋的心态,毛利兰不自觉地学着那位工藤大侦探的模样,在万众瞩目下,意气风发地揭破了凶手的手法。  

而松尾贵史的诡计也的确被她成功揭破了。  

可是...  

“要证据?”  

毛利兰遇到了意料之外的麻烦:  

松尾那家伙被当众揭穿手法还敢负隅顽抗,明摆着是已经提前做了什么清理痕迹的准备。  

手机通话记录、硝烟反应、枪上的指纹...  

这些被松尾主动提到的痕迹,也是能破解这类枪击案最有效的证据,恐怕都已经被清理掉了。  

那么...她还能用什么证据来证明凶手的罪行?  

毛利兰紧紧抿起嘴唇,神色有些动摇:  

她突然有些怀念,自己跟工藤新一在一起时,碰到的那些凶手了。  

那些家伙要不是根本不会清理痕迹,要不是心理素质无比脆弱...  

只要杀人手法一被侦探揭破,就会当场跪在地上哭着认罪。  

可现在,轮到她当“名侦探”,明明都把杀人诡计给破解...  

凶手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她挑衅。  

“怎么办...”  

毛利小姐不禁有些乱了阵脚。  

围观群众那好奇期待的目光,松尾贵史那疯狂挑衅的眼神,都让她不可避免的有些急躁。  

“毛利小姐,没什么可着急的。”  

林新一那沉稳有力的声音悄然在耳畔响起:  

“我们是法医,不是侦探。”  

“破解诡计只是我们工作的开始,用科学的眼睛去找出证据,用有力的证据去还原真相,才是我们真正的战斗方式。”  

“唔...”毛利兰微微一愣,然后才反应过来:  

的确,她不知不觉地把自己代入了侦探的角色,想着以那华丽出彩的方式,在人前让凶手现出原形。  

但真正的刑侦工作哪有这么简单。  

不是所有凶手都是气球,轻轻一戳就会自曝。  

“我明白了...”她的目光渐渐变得坚定:“松尾先生!”  

“怎、怎么?”松尾贵史被吓得猛地一哆嗦。  

他为了采访调查过毛利兰,知道她是关东地区女子空手道冠军...  

还知道,她曾经以“正当防卫”的方式,往米花医院的ICU病房里送去了好几个重症患者。  

更知道,她的母亲是赫赫有名的大律师妃英里...某位犯人挨揍后想请律师告毛利兰防卫过当,结果律师发现被告人是“不败神话”妃大律师的女儿,就连官司都不敢接了。  

这简直就是米花铁拳小霸王,霸道得让人害怕。  

所以,现在突然听到这么大声一喊,松尾贵史还以为这个暴力少女是被他挤兑得恼羞成怒,文斗不成来武斗了。  

但毛利兰并没有动手。  

她只是目光坚定地看着松尾,语气郑重地说道:  

“埃德蒙·洛卡德博士说过,世上没有真正完美的犯罪,只有未被发现的线索。”  

“请你耐心等待...”  

“你想要的证据,我们一定会找到的。”  

10:40分,在直播镜头前向松尾贵史下完战书后,林新一三人匆匆赶回到9楼。  

这时候,搜查一课和鉴识课的大部队,已经从距离电视台不远的警视厅大楼赶到现场。  

林新一将松尾交给搜查一课暂行看管。  

同时,他让鉴识课的人马给松尾贵史做硝烟测试,并且负责调查那支手枪上是否有指纹、皮屑。  

而林新一自己,则是和毛利兰、浅井成实一起这9楼的杂物间进行勘查。  

9楼的杂物间,正好在4楼发生命案的那个杂物间的正上方。  

不出意外,这里便是松尾贵史当时开枪射杀诹访道彦的作案现场。  

他们来这里勘察,为的就是找到证明松尾杀人的证据。  

而刚刚在直播镜头下义正严词向嫌疑犯松尾宣战的毛利兰小姐,这时来到现场,却是按捺不住地展露出了内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