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尾声(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临死前的毒誓,不禁有些担忧:“十多万年后,这些仙尊天尊们重生归来,凶禽山中的弟子到时候恐怕不好过。”  

别看他们夫妇杀仙尊天尊如屠狗,杀的尽兴。  

事实上即使没有仙宝在手,这些仙尊天尊的实力也足以碾压寻常上仙。如果真的发起狠来,不管不顾,凶禽山一脉不说道统断绝,也必将永无宁日。  

王彦当初杀人果断,但事后也不免担忧。  

“此事简单。”  

“在我离开前这段时间,我会将凶禽山中的阵法进一步完善,再祭炼一件能够遮掩天机的仙宝,帮助日后凶禽山中外出历练的弟子遮掩行踪。”  

“弟子们再多多注意留心,应该就差不多了。”  

陈季川并不担心。  

凶禽山有阵法守护,低阶门人一旦出了凶禽山,就化整为零。又有天机遮掩,金光仙尊想找到也不容易。  

而且凶禽山中现在也有司马寒窗、丁山、郁不为这三位天尊,日后金光仙尊等人如果对凶禽山出手,那他们也别想再建立仙庭。而没有仙庭中的亿万上仙作为耳目爪牙,他们想针对凶禽山更加不容易。  

如此可保凶禽山道统不失。  

其实换个角度来看,举世皆敌对凶禽山一脉来说也未尝不是一种磨砺。  

宝剑锋从磨砺出。  

有金光仙尊等人的仇视,也许还能为凶禽山中多造就出几位天尊仙尊级数的强者。  

五阶大能也未必出不了。  

“后人自有后人福。”  

“你即将飞升,不必操心太多。”  

陈季川冲王彦道。  

分别在即,二人情绪都有些低落。  

接下来几日依偎话别,待到月圆日,陈季川狠下心,与王彦又一次来到仙门外。  

这一日。  

仙门外。  

这一次仅有陈季川与王彦两个人。执子之手,夫妇二人并肩走在白玉阶梯上。  

一路沉默。  

离别在即,反而不知道该说什么。  

故作轻松?  

泪眼婆娑?  

似乎都不合适。  

于是沉默。  

静静地走在阶梯上,走的缓慢,只能听到彼此的脚步声,感受彼此的心跳,不自觉就回忆起秦岭世界、重明界、仙门界中多年来陪伴的点点滴滴。  

二人都没说话。  

也感觉不到时间流逝。  

等他们再抬起头,才发现已经到了白玉阶梯的尽头,仙门触手可及。  

“去吧。”  

“去了上界别再那么拼命。”  

陈季川转身轻轻抱住王彦,在她耳边轻声叮嘱。  

王彦一言不发,只紧紧抱着陈季川,将脸庞埋在陈季川怀中,感受其中的温暖。  

二人贴的更近,心跳声愈发清晰。  

默默感受彼此心意。  

许久后。  

“我走了。”  

这一位杀空了九重天的东宁仙尊心底柔情尽数收敛,她扭过身,不再看陈季川,踏步上前,手中多出一卷‘七情六欲图’。  

将图卷往青铜仙门上落下。  

下一刻。  

轰隆隆!  

仙门震动,不知多少年未曾开启的青铜门户,又一次被打开。门后漆黑无光,谁也瞧不清当中情形。  

但陈季川能感知到,一如当初在秦岭世界,第一次破碎虚空时的感受。  

森然!  

恐怖!  

天地外、虚空中有大恐怖,令他难以踏出。  

“也许‘归元藏天法’修炼到第三重第四重时,才能瞒过天机,走出初始天地。”  

陈季川有些遗憾。  

这一次,他还是只能看着王彦一人离去。  

王彦站在前方。  

一侧是仙门。  

一侧是陈季川。  

她扭头看向陈季川,展颜笑道:“夫君,我在仙界等你。”  

当初在秦岭世界中没能对陈季川亲口说出的话,这一次王彦当面道出。  

随后。  

她再不留恋,一步踏入仙门中,再无踪迹。  

分别四万载。  

相逢四万载。  

夫妇二人如今再一次离别,再相见时,实不知何年何月。  

“齐道友。”  

“东宁道友她...”  

凶禽山中,陈季川回转。玉明仙尊已经在山中等候多时。他知道今日是王彦离去的日子,因此并未打扰二人。此时见陈季川一人归来,知道王彦定是已经离去。  

他心中喜悦。  

但看到陈季川情绪不高,心下理解,安慰道:“东宁道友风华绝代,在四阶中已然登顶。去了上界后,晋升五阶轻而易举。而且道友不日也将离去,到时候又能重聚,眼下不过是暂别而已。”  

其实玉明仙尊不太理解,在他看来,这对夫妇有能力,完全可以凑齐圣痕一同推开仙门,一同前往上界。  

却不知为何非得一前一后。  

玉明仙尊思前想后,只能觉得他们是为了报答他。  

王彦年龄大,先让王彦先上去,而年轻些的陈季川则留下帮他搜集圣器。玉明仙尊念及此,心中有些感动有些惭愧。  

因为他而让这对恩爱夫妻天地两隔,实在于心不忍。  

但为了超脱,玉明仙尊也只能厚颜生受。  

“道友说的有理。”  

见玉明仙尊似乎有误解,陈季川也不解释。他冲玉明仙尊道:“这一次斩杀一众仙尊天尊,诸多本命仙宝中的圣痕尽皆消散,没法利用。但他们身上多少都有几件圣器,贫道先前看了下,一共八十八件圣器,大半都是中位圣器,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