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仙门(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谈笑少时。  

王彦心不在焉,时不时将目光投入阵中,眼中有战意升腾。  

二百年潜修进步如神,现在难得有仙尊、天尊送上门来,王彦不免手痒。  

陈季川看向一旁妻子,无奈道:“想去就去吧。”  

“正想找人试剑呢。”  

“送上门来,不打一架可惜了。”  

被看破心思,王彦也不扭捏,她冲玉明仙尊三人笑道:“东宁失陪。”  

“道友请便。”  

玉明仙尊也很期待,想看看这位东宁天尊到底厉害在何处。  

托塔峰上。  

王彦站起身,提剑入阵中。  

“万影天尊。”  

善华天尊看到王彦挑选的对手:“万影天尊出身影族,十七万年前得道,身疾如影,能分身万千难辨真假,是个劲敌。”  

她与万影天尊修为相当,成道更在万影天尊之前,但也没把握能拿下后者,顶多斗个旗鼓相当。  

善华天尊坐直了身子,专注看过去。  

阵中。  

万影天尊身形如鬼魅,时刻都有残影从身中走出,散往四方探路。残影实力不强,但胜在量多,用来探路再合适不过。  

忽的。  

万影天尊心中一紧,脚步往前一踏,便拖出九道身形。  

“灵狐九现。”  

“这是万影的看家身法,胜在速度与诡异,配合他的影族天赋,极为难缠。”  

玉成天尊代替玉明仙尊常年坐镇九重天,对九重天上新老天尊的底细都很了解,万影天尊自然也不例外。  

‘灵狐九现’诡异莫测,可不好对付。  

但下一刻。  

一剑西来,斩碎魑魅魍魉。九道身影应声破碎,万影天尊第一时间就被破显露真身。  

“这一剑——”  

“神通?”  

玉明仙尊眼神稍稍凝重。  

一位初晋天尊,手持一口顶尖仙宝法剑,对他来说不算什么。但他方才看出一丝端倪,王彦那一剑无迹可寻,隐约有意境存在,令那万影天尊都有一丝恍惚,这等玄妙的一剑只怕已经超脱超阶术法的范畴。  

定是神通无疑。  

神通不算什么。  

但这门神通的威力不俗,造诣颇深,不像是一位刚刚突破到四阶四境的新晋天尊能够掌握的。  

“神通掌握不下于我。”  

玉明仙尊不动神色,继续看去。  

但往后越看越惊。  

万影天尊在九重天上众天尊中,绝算不上弱手。可现在,却在王彦的一口利剑下节节败退,一身本领束手束脚。  

完全被碾压。  

“顶尖仙宝。”  

“剑法神通。”  

“还有——”  

玉明仙尊眼中露出惊容:“天尊五重?!”  

“第五阶梯!”  

“这怎么可能?”  

玉成天尊、善华天尊这时也看出王彦的修为,一个个也都惊住。  

他们可是清楚,二百多年前,四大仙庭在围攻这位东宁天尊的时候,后者仰仗一口顶尖仙宝层次的仙剑才能逃脱。  

而后转战各处,不敢正面对上他们。  

那时候。  

这东宁天尊不过是初晋四境,仅天尊一重天而已。  

但仅仅两百年,到了今日,居然已经是天尊五重天?!  

“这怎么可能?!”  

托塔峰上,玉明仙庭三人全都皱眉。  

“情况有变!”  

玉明仙尊抿了口茶,看了眼跟前病恹恹的陈季川,又看向阵中显神威的王彦,心中万念闪过,一时难以平静。  

“东宁修为提升如此之快,照这个势头,将来未必不能修成仙尊。”  

“如此一来,齐白虎手中的圣器...”  

玉明仙尊可以不在乎九重天上多出一位仙尊来,但他必须要担心陈季川这个出售圣器的大户。  

换位思考。  

玉明仙尊如果有一个超脱有望的妻子,他得来的圣器必定会都留给自家妻子,替她铸造‘渡世宝筏’,而不会选择出售给外人。  

目前玉明仙庭就是这个‘外人’。  

“妻子已经是天尊五重天。”  

“这时候还会出售圣器吗?”  

玉明仙尊心念百转。  

陈季川见玉明仙尊三人专注于阵中争斗,猜得到三人心中是何景象。  

他故作不知。  

玉明仙尊颇有涵养,心境不凡。  

他压住万千念头,冲陈季川道:“东宁道友二百年蹿升五重天,今后超脱有望。”  

思来想去。  

玉明仙尊最终还是决定坦坦荡荡。  

陈季川为什么可以在仙门界中魔力无穷尽,横扫无敌?  

王彦为什么能够在二百年间修为突飞猛进,直升五重天?  

玉明仙尊不好奇吗?  

他好奇。  

不想要吗?  

想要。  

但他更知道,这对夫妇已然成势,任由他如何好奇,难道还能逼问出无敌跟猛进的缘由吗?  

不可能的。  

也没必要。  

没必要为了一些蝇营狗苟的想法,破坏了他们如今还算友好的关系。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打不过就加入,这是亘古至理,更别说他们还不是敌人。  

玉明仙尊念头飞速转动,口中还在扯闲篇:“不知东宁道友施展的是何神通?以前似乎从未见过。”  

“此神通名曰‘七情法剑’,记录在一块‘星云碑’上。八十万年前自仙门中流出,机缘巧合下被内子习得。”  

陈季川也不隐瞒,如实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