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升仙丹(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热闹了一个多月,待到擂台赛结束,太南谷开启,才渐渐恢复往日模样。  

依旧热闹。  

但此前的喧嚣、躁动的节奏渐渐褪去。  

陈季川还是一如既往。  

修行之余。  

在坊市中闲逛着,考察了不少粗通炼丹、炼器的散修,观察他们的天份、品行等等,从中挑选出六人,收入门下,充作煽火童子。  

陈季川攻略道果世界时,常常要静坐,许多丹药、法宝受限于此,没法炼制。  

他早就有意收下几个弟子,代他看护炉鼎火候。  

但一直没有时间,也不愿意假手于人或是随意挑选。  

趁着这次机会,正好精挑细选。  

终于心满意足。  

而对于这六个散修而言。  

陈季川身为火龙窟坊市中小有声名的炼丹师、炼器师,能拜入其门下,跟随他修行,学习炼丹、炼器,无疑是天降机缘,一个个都惊喜不已,欢天喜地就拜了陈季川,跟着一道回了洞府。  

陈季川也不急着传授太多。  

只是指点他们掌控火候,完全拿他们当煽火童子来用。轻易得来的东西,总是不能让人珍惜。  

陈季川虽有心培养几个得力弟子。  

但也不愿意一味给予,养出几个白眼狼来。  

于炼丹、炼器而言,煽风点火最考验耐心跟品性。谁是用心做事,谁是敷衍糊弄,陈季川一眼就能看出来。  

再结合平日里的言行。  

是真金还是沙子,就一览无余了。  

因此。  

目前来说,这六个新收的煽火童子,与其说是弟子,不如说是仆役来的贴切。  

想要转正,真正拜入陈季川门下,还得经得住火炼才是。  

陈季川从头到尾,也只是指点他们控火的技巧。  

不过即使如此,也是天大机缘。哪怕今后不能留下,行走在外也算一门手艺,吃喝不愁。  

三个月不长,转眼过去。  

这一日。  

新世界解析进度已经转到还有两天时间,就能进入新的道果世界。  

也是这一日。  

罗铭大步流星,来到陈季川洞府。  

“罗管事。”  

“罗前辈。”  

王城、毕清河等六人见着罗铭,一个个脸色恭敬,纷纷行礼。  

他们在被陈季川收为煽火童子之前,也都是火龙窟的散修,在火龙窟坊市中谋生,对罗铭这样的大人物自然不陌生。  

今个见到罗铭到来,都有些惊诧。  

但再一细想,想到自家师父在炼丹、炼器上的造诣,就一阵恍然。  

“罗铭在火龙窟坊市中,专为神旗门招揽各路散修人才。”  

“师父炼丹炼器双绝,罗铭亲自登门拉拢也不是奇事。”  

六人心想着,更觉得自己太幸运,能被陈大师看重。  

对今后充满期待。  

这一边。  

“罗兄!”  

陈季川看到罗铭,脸上露出喜色。  

一面命王城、毕清河等六人退下,一面则引着罗铭进入洞府深处,各自落座。  

“多了几人,陈兄这洞府总算不那么冷清。”  

罗铭抿了口茶,冲陈季川笑道。  

他跟陈季川有不可告人的交易,私下也来过几次陈季川的洞府。那几次过来,洞府中仅有陈季川一人,极为清冷。  

这次多了六人。  

顿时不同。  

“炼丹炼器忙不过来,就寻摸了几个苗子做帮手,再看看能不能从中收一两个传承衣钵。”  

陈季川随意回道。  

“好福气。”  

“这几人能得到陈兄青睐,可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罗铭笑着道。  

这话带着几分恭维,但也不算夸张。陈季川的丹器造诣不俗,几个先天修为的散修能拜在门下学艺,的确是不小机缘。  

“罗兄过奖。”  

陈季川打了个哈哈,不愿扯东扯西说些有的没的,他心中牵挂着正事,于是直接问道:“罗兄这次过来,可是找到了‘一元重水’?”  

前后四个多月。  

这段时间,罗铭前前后后为陈季川收集了坞石、庚金等布置传送阵法的材料。  

到了今日。  

只剩下‘一元重水’还未凑齐。  

罗铭这次过来,十有与此有关。  

“不错。”  

罗铭也不卖关子,见陈季川询问,笑着就从袖中取出一支宝瓶,放在桌案上。  

小小的一支玉瓶。  

放下来时,好似有千斤重,咚的一声闷响,听得陈季川欣喜不已。  

‘一元重水’重愈千斤。  

这玉瓶如此沉重,定是一元重水无疑。  

陈季川拿起来打开一看,只见瓶中黝黑,黑水微微泛波,再用‘洞悉术’一看,立时确认——  

“一元重水!”  

陈季川喜笑颜开。  

坞石、庚金、五光木、火阳石他都已经凑够数量,一元重水此前从罗铭处,以及火云派、七玄门这两条渠道,也得到了七八滴。再加上这一瓶里装的十来滴,足够他布置两三套传送阵法。  

“原先那套阵法落在七情水泊,距离火云窟较远,而且还有外人知晓。”  

“我在这附近再构建一套,正好将原先那处废弃不用,省的成为祸端。”  

心下想着。  

陈季川谢过罗铭,结了货款,正要送罗铭出去,他好去改造传送阵。  

没想到罗铭这次还带来了另一个好消息。  

“陈兄炼制的丹药品质极高,药性纯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