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第二枚道果(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给陈季川的冲击。  

“两颗附属道果。”  

“也就是说——”  

陈季川眼睛兀的明亮,人在意识海中,都忍不住嘴角扬起。  

可供选择的这些人中,高手可不少。  

有外功巅峰的,如孙四海,达到化劲巅峰,九级绝巅,差一步就是十级。  

有道法巅峰的,如栖真子,达到出窍巅峰,九级绝巅,差一步就是十级。  

孙四海还好。  

专修‘陈门七十二绝艺’,一身所学皆出自于陈季川,顶多有自己的体会罢了。  

当然。  

对陈季川来说,得到孙四海毕生所学凝成的道果,仔细体悟,也有极大助益。  

查漏补缺、触类旁通、相互印证。  

日后突破化劲的把握必然更大。  

但相较来说。  

栖真子的道果对陈季川的诱惑力武艺更大。  

这老不死的道法境界极高,又精通许多术法,如陈季川从他处得来的‘剪纸成兵术’,如‘犁头咒’,如‘通幽诀’。  

可还有些秘法,不录文字,唯有栖真子自身修行。  

陈季川之前觉得遗憾,现在只要凝出栖真子的道果,栖真子一身本事,陈季川想学哪个就学哪个。  

任他挑挑拣拣。  

“道果!”  

“好个道果!”  

陈季川喜出望外。  

这可算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对陈季川的意义非凡。  

不去多想。  

陈季川心中早就选定两个目标——  

第一个当然是栖真子。  

这是死在陈季川跟前,道法境界最高的一位。不谈他精通的那些道术,单单是道法修行的经验,出窍修行的经验,就足以让陈季川受益无穷。  

第二个却不是孙四海。  

孙四海专研‘陈门七十二绝艺’,陈季川从他身上,除了得些经验心得,与自身印证之外,学不到什么新本事。  

再者说。  

现实中武人多修的是内功,陈季川在内功方面的成就不小,但主要在《剑图》跟《神扑刀》上。  

《剑图》不可能在现实中传授。  

只剩下《神扑刀》。  

翻来覆去,白玉京那些成员到手的铁莲子要都是这一门武学的心得,还是出自同一人的话,难保不会心生疑窦。  

“孙四海就算了。”  

陈季川目光一转,落在一位白发白须温和老者身上——  

姓名:栖真子等级:9  

功法:通幽诀(9)  

术法:五猖邪法、犁头咒、剪纸成兵术、千斤拖山榨法、圆光术、鸡头邪术、...  

姓名:安济世等级:9  

功法:三分归元剑(9)  

术法:三分归元剑式、柔云剑术、神风十三剑、松风剑法、排云剑法、劈空掌、...  

孟龙山,安济世。  

这是大梁鼎鼎有名的一位大宗师,前半生霸道无匹,几无敌手。后半生修身养性,束剑高阁。  

陈季川当初困在先天,就曾去孟龙山请教,大有收获。  

待到安济世晚年,陈季川作为大梁世界中数一数二的神医,就被请去助其调养。  

奈何天命不可违、寿数不可逆。  

安济世最终还是老去。  

当初陈季川就在一旁,故此选项中有这位大宗师。  

“大宗师内功巅峰,剑法卓群。”  

“对我修习‘十万剑图’大有助益!”  

修行‘十万剑图’,陈季川须耗费苦功,将一套套剑法练到通神之境,继而化为剑诀,可驱使剑气。  

安济世一生练剑,不但对剑法有许多心得体会,还精通孟龙山上数十套剑法。  

用来丰富自身、夯实自身,再合适不过。  

孙四海实力、境界未必输了安济世,但相对来说,还是安济世对陈季川的帮助更大。  

“栖真子。”  

“安济世。”  

陈季川选定之后。  

就见在刚刚凝结出的第二枚‘道果’两旁,又有两个花骨朵绽放,两万道银丝飞入其中,迅速就长成莲花。  

当中显出‘栖真子’、‘安济世’的身影,然后花开蒂落,凝成两枚较小的莲蓬,当中也有一个个莲子。  

见到此景。  

陈季川喜不胜收。  

哪怕两万点源力顷刻就被消耗,他也不见心疼。  

他铁公鸡一般的搜罗灵石、蚌珠,获取源力,为的不是源力本身,而是为了提升自身实力。  

之前吝啬。  

只是不想本末倒置罢了。  

若是为了拉拢、培养势力,从而大量的赐予不知存量的灵石、蚌珠,手底下人的确稳住了,但陈季川的实力可能就要停止。  

孰为本。  

孰为末。  

陈季川心中清楚明白。  

随意赐给属下,那太亏心。  

但现在两万点源力,换来两个同等层次的高手毕生感悟跟毕生所学。  

怎么算,都是陈季川赚大了。  

得了便宜。  

哪里还有卖乖的道理。  

不但不心疼,陈季川心中还在盘算着:“往后进入其他世界,要多往高手身旁凑凑才是。”  

这样等那些个高手老死,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前去送上最后一程,日后才好随意挑选,优中选优凝结附属道果。  

不仅如此。  

对于那些个臭名昭著的高手,陈季川不好去结交然后坐等他们死去。  

但却可以记下来。  

等快要老死的时候,再去拼个你死我活、同归于尽,也绝不会亏了。  

陈季川心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