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自己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三日后。  

理定县东南,黄石沟子。  

谭张穿着简易皮甲,胸口藏着一面护心镜,脸上蒙有一块黑布,只露出一双眼睛,警惕的打量四方。  

两耳微动,似在听什么动静。  

姓名:谭张代号:丑郡马年龄:27  

等级:6  

天赋:顺风耳(4)  

法术:神扑刀(第六层),元一功(第二层),铁牛功(第二层),陆地飞行术(第二层),铁臂功(第二层),铁扫帚功(第二层)  

他本是永福县的一名读书人,偏偏向往仙道,总觉得这世上存在仙术、仙人。于是四处找来道书,意图从中找到升仙之法。  

有一日。  

谭张从一卷名唤元一论的古籍中,发现一门练气法门,让他大喜过望。  

将这练气法门亲切的唤作元一功,每日练习,冬夏不停。练了好几年,自己觉得好像有些收获。  

总觉得自己耳朵中有窸窸窣窣的声音,像有东西爬出来。  

有一日,谭张睁开眼睛去看,果然看到一个小人,高三寸多,面貌狰狞,丑恶得像夜叉一样,在地上转着走。  

谭张很高兴,跑去跟家人说。  

可惜妻子、父母都不信他。  

他跑去跟乡人说。  

乡人们也觉得谭张不好好读书,整日瞎混,是魔怔了。  

这令谭张很苦闷。  

不仅如此,因为他时常跟家人、乡人们提起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旁人劝他,而他又因耳中嗡鸣,时常听不到别人说话,做出许多古怪事情。  

让这些人反而更加认定他是得了癔症,一齐将其扭送往县中一家专治癔症的医馆,关了三月。  

三月间,受了不少折磨。  

使得谭张性情大变,从此再也不相信任何人,时时刻刻都觉得有人要害他,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  

乡人们都很怕他。  

妻子也离他而去。  

就连父母都搬到他弟弟家中,很少与他往来。  

以至于。  

竟没人知道,早在四年前,谭张的耳鸣症状就已经消失。不但如此,反而还得出神异来——  

只要他想听,就可以听到数十里内外的一切动静。  

谭张将其亲切的称作‘顺风耳’,觉得自己得到了仙术,但这时候他已经非常警惕、多疑,不敢再跟别人提起。  

只顾闷头修炼元一功。  

几年下来,还真让他练出些名堂,不但身体强壮许多,就连气力、反应力也极大增强。  

让谭张喜出望外。  

半年前。  

有一位自称‘曹休’的人突然找到他,将他诳进‘白玉京’中,传授他神扑刀、铁牛功等功夫,还给他取了个很难听的代号,叫作‘丑郡马’。  

谭张心底一点也不信任这个‘曹休’,也不信任这个莫名其妙的‘白玉京’。  

心下警惕的很。  

但面对武功、成仙的诱惑,思考了很久,最终还是没有跑路。  

又禁不住‘曹休’接二连三在他跟前炫耀白玉京的种种武学、奇术、秘术、灵丹、秘药...  

三日前。  

终于从‘曹休’处领取了一个任务。  

今天就是他第一次参与白玉京的行动。  

据说同行的还有白玉京其他人。  

他早早赶到,正在等候。  

时间流逝。  

谭张一大早就赶来黄石沟子,距离约定的时间还有四个时辰。  

枯燥的等候,一般人早就不耐烦。  

但谭张可以。  

他五六岁就能看进去枯燥的文章、典籍。  

十六七岁就能耐着性子看许多道家经文。  

得到元一功之后,几年见不着成效的练气法,他也苦修苦练了数年,其中枯燥胜过此时何止百倍。  

但他甘之如饴。  

当然。  

事后也得到回报——  

别看他此时元一功仅有两层的功力,事实上,他大半年前就已经将此功练到第六层。  

如今跌落,是因为元一功奇特无比,练出的内力居然能够随意‘嫁接’。  

谭张得到神扑刀之后。  

就将元一功内力转化为神扑刀的内力。  

后者短短时日,就从无到有,达到第六层,进一步就是先天之境,足比得上常人数十年苦功。  

前者则归零。  

小半年重修,已经恢复到第二层,眼见着第三层也要近了。  

等重修到第六层,再次融入神扑刀,说不定一下子就能冲上先天境界。  

谭张盘坐。  

一面修行,一面两耳竖起,警惕四周。  

忽的。  

黄石沟子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谭张两眼猛地睁开,听力更上一层楼,听的清楚,这种脚步声分明是修炼了白玉京武学‘陆地飞行术’。  

他探出脑袋瞧瞧去看。  

就见着远处站着一人,大约二十五六岁年纪,腰间悬着腰刀,手上拎着强弓,背后背着箭壶,也在警惕的四处打量。  

“一个。”  

谭张数着,人不齐,不急着现身。  

又过了会儿。  

外间又来两人。  

这是两个十八九岁的小青年,并着肩赶过来。其中一个脚下轻快,时不时再等另一个人人。  

两人跟原先那人碰面。  

各自取了白玉京的令牌,对了燕楼的切口,就聚在一处小声说起话来。  

谭张不敢兴趣,但也听了一嘴,听到先来的那人代号‘井木犴’,后来的那两人,脚步轻快的叫作‘天目将’,稍显怕生的叫作‘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