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四十一年(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孙往府里走。  

“鲁太爷。”  

“鲁老爷。”  

陈、鲁两家交好。  

陈府门房认识鲁雄、鲁子健,也不用通报,就带着一家子进了府。走在府里,鲁子健冲身后儿子、孙子低声训道:“陈太爷喜静,待会儿见了都不要吵!”  

“知道了。”  

白、玉、京一齐应声,鲁白、鲁玉又小声的告诫自己的儿子。  

其实他们自己也紧张的很。  

鲁白、鲁玉、鲁京兄弟三个的名字虽然都是那位‘南朝陈’取的,小时候也经常见着,但近些年各自分散,各在其他州府打理‘白玉京’,见得少了。  

再加上这位老班主近年来名头愈发响亮,邀战岭南二十八府绿林高手、名拳宿老,无一败绩。  

被尊为岭南绿林第一高手。  

与北面‘散花腿’谭晋玄,并称‘南陈北谭’,在整个大燕武林,都有极高的名望。手底下还有遍布岭南的连锁勾栏‘白玉京’,人言富可敌国,故有‘南朝陈’的名号。  

这等人物。  

谁见了不得战战兢兢?  

鲁白三人也不例外。  

一路穿堂过院,来到内宅。  

‘南朝陈’一生不曾娶妻,孤身一人。朗宁府各路豪门大户,不知自荐了多少次,都不入南朝陈法眼。  

鲁玉七八年前,就跟着父亲去东面贺水府,开拓市场。  

四年前回来一次。  

也有很长时间没见到这位陈老班主。  

进入内院。  

打眼先看到的是玲琅满目的练功器材。  

有种在墙边,好几排锁链链起的青竹。  

有钉在地上,错乱分布的木桩。  

有石鼓。  

有石磨。  

有石锁。  

有铁板。  

还有各种砂袋。  

让人眼花缭乱。  

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一处高高搭建的棚子。棚子顶上横竖交叉的横木上,吊着上、中、下三层高矮、长短不同的吹毛利刀。  

细数一番。  

共有十八口刀子。  

中有一人。  

在里面前后左右拨打、踢击、肘拐、头碰,把刀子拨动的来回摆动不停。身子在里边,闪展腾挪、行南就北,蹿跃蹦跳,十八口刀子不沾身。  

着实看得人胆战心惊。  

鲁白、鲁玉等人,早就瞠目结舌。这等本事,难怪能拳打岭南二十八府。连刀林当中,都能避让自如,这份手、眼、身、步的能耐,与人对战,岂有不胜之理?  

不仅是他们。  

就连年幼的鲁长寿跟弟弟也看的目眩神移,险些就要拍手叫好。  

似是见到他们进来。  

这人随意拨、打、踢、勾、点、撩、挑、拐、顶、碰、勾、摆,避开一口口凉飕飕、明晃晃的刀子,如鱼出水,抽身出来。  

原来是个硬朗健硕的中年。  

体型修长,整个人看上去也才四十来岁模样,甚至比四十六岁的鲁子健看上去还要年轻许多。  

鲁玉认识这人。  

这就是白玉京老班主,岭南赫赫有名的‘南朝陈’——  

陈季川!  

“都来啦。”  

“坐。”  

陈季川停下‘金刀换掌功’的练习,走出练功棚,冲鲁雄、鲁子健示意。  

“班主。”  

“陈叔。”  

父子二人坐下。  

陈季川看向鲁白三人,点头道:“不错,都长大了。”  

鲁白、鲁玉、鲁京忙称‘老班主’。鲁玉口中恭敬道:“老班主还是跟四年前一样,一点都没变。”  

其他人听了,也不住点头。  

鲁雄看着陈季川,更是忍不住羡慕。  

屈指算来。  

他与陈季川相识也有四十一年。  

当年,陈季川初来朗宁府,去到鲁家武馆习武,看上去足有三十岁。而后习武,身体调理好之后,才知道原来当年仅有十八岁。  

即便如此,四十一年过去,也该近六十了。  

寻常人早就显得老态。  

可看这位。  

说有四十都是说多了。  

就算对外说是三十几,也没人不信。  

能跑能跳,怀抱千斤巨石毫不费力,方才动作敏捷更是连山中猿猴都给超过了。  

全然没有寻常武人一过五十就气血衰弱、气力大减的趋势。  

实在是咄咄怪事。  

鲁雄只能将其归于陈季川那一身出神入化的医术上。  

“习武强身。”  

“鲁老爷子当年经营武馆,有不小威名。现在被鲁荣继承,你这一支,到子健的时候,还有心思糊弄糊弄老爷子,练了两年。但再到鲁白他们,样子都不做了。”  

陈季川看着鲁雄,不住摇头。  

鲁家以武传家。  

到了鲁雄这一支,算是彻底变了。好在还有鲁荣继承鲁老爷子衣钵,将鲁家武馆经营的有声有色。  

“有鲁荣就够了。”  

鲁雄笑着。  

冲陈季川道:“练武太苦。我当年要不是爹逼着,也不想练。跟着班主,我鲁雄这一生富贵,家底攒了不少。子孙后辈不愿吃这苦,我也理解,随他们吧。”  

鲁子健、鲁白等人听着两位‘老人家’说话,脸上有羞愧神色。  

但要让他们练武,他们也定然是不愿的。  

家里不缺钱。  

请厉害的拳师保家护院就是,没必要自己去练武,与人争斗。  

人一富贵。  

就开始惜命,吃不得苦。  

“陈太爷,我我我,我想练武。”  

鲁玉身旁,儿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