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四十一年(2/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上线、下线也能随心所欲。  

“这样的话。”  

“我完全可以在现实中练上一个时辰,再在大燕世界待一个月。”  

陈季川心里琢磨着。  

紧接着。  

记起这次进入大燕世界的目标——  

“铁牛功、玉带功不弱。”  

“但要逃出黑狱,还不够。”  

陈季川小有成就,却不自满。有了基础武力傍身,想到逃出黑狱,接下来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轻功!”  

朗宁城中。  

统领捕班快手的捕头‘千里追风’杨庆,就是朗宁府数一数二的轻功高手。  

醉仙楼。  

朗宁府数一数二的酒楼。  

‘千里追风’杨庆与‘神医’陈季川挨着座。  

说起这杨庆。  

原先也是朗宁府绿林道上的一位奢遮的人物,跟泰青山十八匪帮中的二当家‘赶浪无丝’阮木齐名。  

一个号称陆上最快,一个人称水中第一。  

只是两人际遇却全然不同。  

后者落草为寇,因一身‘浪裹功’出神入化,在泰青山复杂的水系网络中如虎添翼,任是何等人物,都休想抓住他。  

故而稳坐十八匪帮第二把交椅。  

“沉气坐水千气重,应敌跃水似蛟龙。”  

说的就是这位二当家。  

而杨庆跟阮木齐名,自然也不是浪得虚名。打小炼就一身‘陆地飞行术’,一次能疾行百里,行走如闪电。  

早些年被朗宁府通判提拔为府中捕头。  

杨庆尽职卖力。  

十年来,抓捕要犯、歹人、江洋大盗数十人之多。一身‘陆地飞行术’,以及一手无双箭术,令绿林江湖闻风丧当,道上更是多有骂名,称其为‘朝廷鹰犬’。  

杨庆浑不在乎。  

时人多有不解,不知为何区区不入流的捕头,却让杨庆这般人物趋之若鹜。  

直到去岁。  

有消息传出,说朗宁府现任通判,举杨庆为朗宁府司狱,司掌一府提拿控管狱囚之事。  

这是正九品职。  

一旦能成,杨庆可就是朝廷命官,截然不同。  

而以杨庆十年来的功绩,又有前后两任通判保举。  

司狱之位。  

十拿九稳。  

是以,今年刚满四十岁的杨庆,也有些志得意满。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与朗宁府去年声名鹊起的‘神医陈’相谈甚欢。  

“陈大夫医术高超,人人称神,也对我们这些糙人的粗鄙武艺感兴趣?”杨庆大着舌头,听‘神医陈’说想要跟他学‘陆地飞行术’以及‘分水功’,有些奇怪。  

“医、武不分家。”  

“陈某医术难有寸进,就想钻研武学,以期突破。”  

陈季川冲杨庆解释,同时,又从怀中掏出两锭纹银放到杨庆跟前。  

杨庆看了眼。  

顿时眉开眼笑。  

二十两银子不算少了。而且,跟一位远近闻名的神医搞好关系,好处多多,杨庆没有推辞的道理。  

酒足饭饱。  

陈季川跟杨庆走出醉仙楼。  

第二日。  

陈季川就去找杨庆,开始修炼‘陆地飞行术’与‘分水功’。  

前者是轻功。  

专门练习人身快速奔跑行走的功法。  

“陆地飞行术法通,练成须要八年功。功成行走如闪电,东西南北任意行。”  

与铁牛功、玉带功一样。  

修习此功,要有恒心,循序渐进,不可猛进,既不要疲劳,也不要偷闲,坚持不懈,长时期练习,方可以成功。  

陈季川能在黑狱忍耐六年,最不缺的就是毅力。  

每日早起。  

先练一趟‘铁牛功’。  

然后腿上缚上沙袋,身上穿沙衣,在地上练习跑路之功夫。每腿带沙袋1斤,身上沙衣装2斤黄沙。  

其中黄沙都是杨庆以秘法特制。  

极为神秘。  

却不知陈季川看一眼,便洞悉制法。  

说起来也简单。  

把沙放锅内炒热以后,再放醋内浸泡一夜,取出晾干再装沙袋子。  

如此。  

便可避免毒气磨损致使溃烂皮肤。  

全身共装沙袋4斤,每次跑30里路,每天跑两次。早上跑到城外南郊林中,晚上再回城中住处。  

共跑60里路。  

到了林中。  

又练‘玉带功’与‘分水功’。  

前者不用多说。  

后者也是杨庆看家本领。  

功法名唤‘分水’,实则与水并无干系,只是取水之意境,练的是两臂之力。  

初练时,择广地植粗竹一排,约十余支,上下两端以铁链横系之,使其密排无缝隙,紧贴如竹墙。  

陈季川先在正中两竹间,用合掌竭力插入。  

竹性韧而有弹力,虽然密排无隙,但若用力分之,也能弛张。两臂插入之后,向左右奋力开辟,一开始仅能开小缝隙。  

每日练习。  

久而久之,小缝隙渐渐加大,直到如门户一般,可容人出入。  

再于两旁多植巨竹,由十数支渐增至数十支,也能开辟自如,则功已半成。  

多植一竹,其增加之重量,至少有百斤。  

若以三十支计之,两臂之力又何止千斤。  

然后更迭细砂为壁,如乡间土墙亦可,用臂插入,向左右排之,须至两臂在沙中排合自如,而沙不飘扬,则炉火纯青,大功练成。  

杨庆箭术了得,可百步穿杨,所仰仗的无非就是两臂千斤之力。  

当然。  

不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