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怂县令(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上!”崔老三大手一挥,上百名崔家护卫便朝着赵岩围去。  

而这时,三十六名身穿黑衣的青年挡在了赵岩的面前。  

一个个目光冷峻,仅仅气势,就让那一百名护卫感觉到了压抑!  

范天龙大喊道:“你们一百人难道还怕这二三十个人吗,给老子上!”  

范天龙朝着一名崔家护卫的屁股一脚踹了过去。  

那名崔家护卫在猝不及防下,举着长棍便朝着黑衣禁军们冲去。  

紧接着,后面的崔家护卫们也咬着牙,甚至有的闭着眼睛便朝着前面冲去。  

在他们冲过去的瞬间,禁军士兵们动了。  

他们都是经过实战训练过的兵士,在战斗中,几乎不用任何花招,完全以打倒对手为唯一目的。  

接下来,崔老三和范天龙看到了他们这辈子都没有见过,且见过之后一辈子都将铭记于心的画面。  

嘭!嘭!嘭!  

三十六人打一百人,就像是拔萝卜一般,几乎是一招打倒一个,干脆利落。  

那些崔家护卫们根本还未开始进攻,便被摔倒在了地上,基本都是手臂或腿部骨折,瞬间便丧失了战斗能力。  

“啊,痛…痛痛痛…”  

院落里传来一阵痛苦的哀嚎声,仅仅片刻,一百名崔家护卫便全部倒地不起了。  

而那三十六名黑衣人的额头上,连一滴汗珠都没有,甚至衣服都没有什么褶皱。  

“你…你到底是什么人?”范天龙无比恐惧地问道。  

赵岩根本没有搭理他,而是抬头看向崔老三说道:“崔老三,今天可是第二日了,若明日晚上,你没有按照我的要求去做,我保证,百年崔家将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  

崔老三深深皱起眉头,然后朝着不远处一个管家模样的中年人使了一个眼色。  

那中年人立即会意,从马车的后面拿出了一把长弩,然后迅速瞄准,指向赵岩。  

看其操纵长弩的熟练程度,明显经验十足。  

就在长弩即将发射的那一刻,不远处的黑娃,手里出现一把小巧的匕首。  

“嗖!”  

匕首瞬间被抛出,插进了那名管家的肩膀处。  

“啊!”  

那名管家痛叫一声,跌坐在地上。  

而黑娃迅速冲了过去,抢夺过那把长弩,并检查了一遍马车里并无其它弩器后,方回到了赵岩的身边。  

“私藏弩器,可是要杀头的。”赵岩看向崔老三说道。  

崔老三顿时紧张了,那把弩器乃是他从军队中即将淘汰的弩器中用高价买下来的,一般都不会拿出来。  

没想到今日不但没有派上用场,反而被人夺走了!  

此刻,崔老三感觉眼前站着的这个人,简直就是一个可怕的魔鬼。  

“今日,算我崔亦雄认栽了,你到底想要什么,要钱财,功名,还是女人,只要不是很过份,我都可以给你!只要你答应,咱们今日的矛盾就算揭过了!”崔老三已经完全认怂了。  

赵岩淡淡一笑,道:“我要崔家将七成的财产分给行远县百姓,你能答应吗?”  

七成?  

“你倒是狮子大张嘴,不要说七成,就算一成,我崔家也不可能拿出来!”崔老三瞪眼说道。  

“那就请回吧,让你们族长来和我说话!”赵岩语气淡然地说道。  

崔老三眼珠转了转,心中想到,为今之计,能够制服这个青年的的也只有朝廷了,看来只能让刘实清来处理掉这个麻烦了。  

到时,对方若不反抗,就将其抓进大牢;若放坑了,就在他头上扣上一个造反的帽子。  

若刘实清收拾不了他,那就让甘平府知府莫声收拾他。  

崔老三冷哼一声,扭脸便撤了。  

范天龙双腿微微打颤,也迅速地撤退了。  

片刻后,崔家的人便全走了,崔妍妍也被他们用马车拉走了。  

崔老三和范天龙回到县城后,并未回崔府,而是直奔行远县县衙。  

“什么,你们竟然还拿出了弓弩,三哥,你这不是胡闹吗?”知县刘实清一脸苦涩地说道。  

崔老三有些蛮狠地说道:“实清,事情就是这么一个事情,你看着办吧,我只有一个要求,不能让那个小子轻易离开行远县,如果能让其意外死亡,那就更好不过了!”  

刘实清向来胆小怕事,一听到意外死亡四个字,不由得眉头紧锁,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一旁的范天龙补充道:“刘大人,私藏弓弩可是重罪,那小子还是长郸城的,万一他在长郸有关系,将崔家私藏弓弩的事情抖出去,即使定个造反之罪也是有可能的,到那时,你觉得自己的乌纱帽还能保得住吗?”  

听到此话,刘实清差点儿没有从椅子上滑落下来。  

他和崔家一直都是荣辱与共的关系,崔家要倒了,上面的知府莫声肯定完蛋,而他在这个县令的位置自然也就坐不住了。  

刘实清思索了一下,道:“明日,我便命人传唤那赵岩,先找个借口将其关押起来,至于如何处置,还是听族长的吧!”  

崔家族长崔河,这两日便会回来了,他才是崔家真正的支柱。  

并且刘实清还有一件事情未曾告诉二人,这两日,行远县反对新政的事情虽然闹得红红火火,甚至已经传遍了整个庐州,但是实际效果并没有像崔老三想得那样,百姓和书生群起而反之。  

邻县的很多官员都处于观望的状态,因为一旦这个反抗得不了民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