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朕要度蜜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重阳节,九月九日。  

长郸城全城的各个街道都挂起了红灯笼,扎起了彩楼。  

按照大周习俗,北蒙的和亲使团需要带着陆念薇在城门外等候,然后由大周的銮仪迎亲队伍将其迎入,并让陆念薇坐入一座由五匹马拉着的鸾凤马车上。  

接下来,銮仪迎亲队伍需要绕全城转一圈,待到正午,才能从皇宫正门入大庆殿。  

而赵岩则是在大庆殿等候,然后由礼部念诵婚书契约,告知下面的百官。  

这些仪式完成后,陆念薇便需要独身前往张太后居住的慈元殿问安了,后宫的礼节相当繁琐,陆念薇一套流程走下来,几乎都已经接近黄昏了。  

而赵岩的任务也很多,先要去皇庙拜祭,然后接见各国使结与各州代表,接受他们献礼的礼单,并逐个回礼。  

若不是礼部将许多事情都安排的很到位,赵岩都不想结婚了。  

皇家的婚事实在是太繁琐了。  

很快,月上柳梢头。  

陆念薇已经被送入了乾清宫的洞房之中。  

而赵岩则是要设晚宴招待群臣了。  

晚宴同样繁琐,一群人向赵岩请安问好,赵岩都要微笑以待。  

毕竟在今日,赵岩再说那个一字口头禅:滚,有些不合适。  

至于他的拿手好戏“脱龙袍”,今晚只能在洞房中进行了。  

平时不喝酒,一群大臣都是之乎者也,甚是有礼节。  

但今晚,由于太过于高兴,还没多久,几个大臣便喝多了,甚至开始朗诵一些风月场所的诗词来。  

赵岩难得见大家如此高兴,便也喝了不少酒。  

接近亥时,赵岩才在喜子的搀扶下,回到了乾清宫的洞房。  

喜子将赵岩扶进去之后,便出来了,但并没有走远,因为按照大周朝廷规定,皇帝不可纵欲,他要在适当的时候提醒。  

而这时,张太后走了过来,看到喜子后,说道:“喜子,你退下吧!”  

喜子一愣,说道:“太后,按照皇族祖训,我不是应该…”  

张太后眼睛一瞪,道:“赶紧滚,耽误了我抱孙子,哀家砍了你的脑袋!”  

喜子吓得一头冷汗,当即后退了出去。  

而张太后趴在门口听了一会儿,发现没有什么动静,当即一脸笑容地离开了。  

赵岩跌跌撞撞地来到洞房,看到盖着红盖头的陆念薇,不由得来了诗意。  

他并未掀开红盖头,而是笑着说道:“念薇,朕有一首诗要送给你!”  

陆念薇顿时大喜,他最喜欢的就是赵岩念诗时的样子。  

赵岩想了想,找了一首确定在这个时代没有的诗,然后念道:北蒙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城。”  

红盖头下的陆念薇简直乐开了花,赵岩已经将她当作天下最美的女子了。  

“你…你夸得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陆念薇面色赧红,心跳加速,就等着赵岩来掀她的红盖头了。  

三息,五息,十息。  

依旧没有任何动静。  

“陛下?陛下,赵岩?赵岩?你说话啊?”  

陆念薇掀开盖头的一角,朝着前方一看,赵岩歪在躺椅上,已经睡着了。  

“赵岩,你…”陆念薇有些哭笑不得,只得自己摘下了红盖头。  

翌日,赵岩迷迷糊糊地醒来,发现天气已经微亮了。  

而在他一旁,熟睡着的正是陆念薇。  

“糟糕,昨天酒喝得太多,把正事给忘了!”  

就在这时,陆念薇也睁开了眼睛。  

赵岩笑着说道:“爱妃,咱们该干正事了!”  

午后,赵岩和陆念薇才走出乾清宫,然后给张太后敬茶请安去了。  

张太后接过陆念薇的茶,一脸笑意地说道:“年轻人可以多睡会儿,你们要努力啊!”  

赵岩怎么听这句话都感觉到很有深意,而陆念薇更是瞬间羞红了脸。  

黄昏时分,垂拱殿。  

赵岩将文相萧敬业、副相刘朝同、潘文岳和御史大夫上官不悦同时召到了面前。  

四人对赵岩都油然生出一种崇敬之情。  

垂拱殿乃是议政的地方,这才是赵岩成亲的第二日,便想着朝廷大事儿了,此等为国为民的态度,让四人自愧不如。  

可惜,这只是他们的臆想。  

赵岩从来都不是一个很爱工作的人。  

待到四人到齐了,赵岩微微一笑,说道:“四位爱卿,朕找你们来,乃是要商量一件不算太大的事情,朕刚刚成亲,准备去度蜜月,这一个月的朝政可否由四位完全代理?”  

度蜜月?  

四人对这个新生词汇甚是迷惘。  

赵岩解释道:“度蜜月的意思是,朕准备和念薇离开长郸,却别的城市转一转,玩一玩,一个月后归来,你们觉得怎么样?”  

“陛下,我大周向来都无度蜜月这个礼法啊?陛下离宫,牵连甚广,离开长郸城,更是大忌啊!”老学究潘文岳当即就开始劝阻了。  

赵岩微微皱眉,说道:“此礼法是可以变通的嘛,朕最近甚是乏累,想要歇一歇了!”  

“陛下,臣以为陛下可在宫中歇息,或者在宫外找一处宅院放松,但若离开长郸城,恐怕不妥啊!”上官不悦已经有些不悦了。  

“臣认可御史大夫所言,陛下龙体贵重,定然不能出现任何意外啊!”萧敬业也皱眉说道。  

副相刘朝同更是一拱手,说道:“臣认可三位大人的话语。”  

赵岩就知道这四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