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咱议和吧(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五日后,赵岩率领大周九万名将士驻扎在了庆州边界。  

这九万士兵,包括两万骑兵,六万五千名步兵,还有五千布戈军。  

大周的战斗力不但没有损耗,反而是越打越强了。  

反观北蒙,只剩下两万骑兵和一万步兵,并且士气相当低沉。  

杨弘和申屠义容光焕发,充满英气,他们这辈子都没有打过如此富裕的仗,也从来没有将北蒙军追得如此狼狈。  

当然,这一切都有赖于赵岩的足智多谋。  

军帐内,赵岩与数名将士站于行军沙盘之前。  

杨弘问道:“陛下,接下来该怎么打?”  

赵岩给了杨弘一个白眼,道:“接下来怎么打,还用问朕吗,硬打呗!若九万打三万,你们都打不过,可以回家抱孩子去了!”  

“哈哈哈哈…”周围传来一阵阵欢笑声。  

目前,收复庆州,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而杨弘和申屠义也知道,接下来要怎么打了。  

不用脑子打,都能赢。  

而此刻,在北蒙军营中,额尔古单手揉着太阳穴,旁边刚烤好的羊腿都不香了。  

他从来没有感觉到如此无力过,到现在他都没有明白大周士兵是如何到达那个小树林的。  

这种未知感,让他感觉到了恐惧。  

大周士兵在赵岩的手中,似乎就像天兵天将一般,能够完全各种奇迹。  

并且现在的兵力悬殊极大,北蒙几乎没有可能护住庆州。  

“怎么办?到底该怎么办?你们不是一个个都自称诸葛孔明吗?倒是给个主意啊!”额尔古咆哮道。  

现在的他,已经完全被赵岩弄懵了,心里没有一丝主意。  

这时,一个头发花白,身披兽皮坎肩的老者干咳了一声,突然说道:“军帅,臣觉得,为今之计,只能议和。”  

此老者名为善普。  

其祖父曾是大周的高官,父亲也是大周的进士,但是他却归顺了北蒙。  

他在众谋士中地位极高,也颇受额尔古信任,额尔古几乎将其当成自己的师父看待了。  

听到“议和”两个字,额尔古下意识地就要去掀桌子。  

只有弱者才会向强者提出议和。  

北蒙百年来,从来没有向任何一个国家主动提过议和。  

但他一看是善普提出来的,不由得停止了冲动,决定听完他解释后,再考虑掀不掀桌子。  

“善老,议和向来不是我北蒙的特色,骑兵和霸道才是,你为何会提出议和?”额尔古耐着性子问道。  

善普轻捋了一下胡须,说道:“军帅,目前咱们最坏的处境,无外乎是丢弃庆州,返回北蒙。而咱们北蒙边境不但地势险要,而且地广人稀。大周是不可能继续进攻的。”  

额尔古老脸一红,北蒙边境的土地不适合种地,只适合放牧,并且地广人稀,那些牧民们各个彪悍,有时连他的命令都可以视而不见。  

说白了,大周根本不稀罕北蒙的土地。  

即使抢过来也没什么用,除非能一口气将北蒙灭了,可现在的大周还没有这种实力。  

善普接着说道:“目前,从兵力上讲,咱们确实不如大周,赢面极小,故而臣主张议和,咱们就告诉大周,将庆州送给他们,不过,他们必须给咱们一些银钱补偿,不然咱们就扬言和他们死磕到底。大周向来不爱战,而咱们发动战争为的不也是银钱吗?依据我对大周的理解,他们必然会同意的,不过这次咱们得到的银钱可能会少一些。”  

“你们也觉得大周会同意议和?”额尔古看向众谋士问道,他要是赵岩,绝对不会同意议和,而是要用大军直接碾压。  

众谋士纷纷点头。  

他们哪里知道大周的想法,但他们觉得再打下去,自己可能都回不了家了,故而也主张议和。  

“若议和,那让谁去呢?本帅自然是不可能去的!”额尔古扬着脑袋说道,他要保留着自己最后的尊严。  

他已经没脸见赵岩了,万一对方来一句:喊声姑父,朕就同意议和了。  

额尔古是喊还是不喊。  

“不喊,绝对不喊!”额尔古在心中非常笃定地告诉自己。  

而这些谋臣们也都纷纷低下了头。  

以前和谈,北蒙都是占据绝对优势,而他们乃是去当爷的,自然一个个抢着要去,但是此次乃是当孙子去的,故而谁都不愿意去。  

“我愿去!”善普语气平静地说道。  

“好,不愧是善老,真乃我北蒙国士,本帅将派遣赤顿为你的护卫队长,保护你的安全!”额尔古说道。  

听到“赤顿”这个名字,众谋士都有些羡慕。  

赤顿乃是额尔古的护卫队长,战斗力极高,并且在整个北蒙,只有额尔古的话对他有用。  

即使是现在奄奄一息的大汗说话,赤顿都不一定听从,这绝对是前所未有的荣耀。  

当日晚,赵岩便收到了北蒙的议和书,称北蒙第一谋臣善普将于明日午时前来和谈。  

提起善普这个人,大周几乎是人尽皆知,并且没有一个不憎恨的。  

生在大周,学在大周,却投奔了北蒙,然后伤害大周。  

这种人比北蒙人更加可恶。  

“陛下,咱见还是不见?”申屠义问道。  

赵岩思索了一下,说道:“议和是不可能的,不过朕倒是想见一见善普。”  

“臣也想见见他,然后羞辱他一番!”杨弘咬牙切齿地说道。  

这些年,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