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难言的惊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郭霖进入厨房,拿出一个蒸桶清洗了起来,然后走向厨房放置灵气精米的位置。  

其实他现在的灵气精米不少,除开自己吃的之外,这段时间每天得到10斤,差不多有100多斤了。  

他在厨房里放了一些,其他的还在游戏世界的新手住处里。  

淘出足够4人量的灵气精米之后,他也烧火蒸煮了起来。  

他对这位孙县和陈立的印象很不错,加上两人对清风观和他也算是有恩情了,就算今后灵气精米不轻授,两人有需要,他也会拿出一点。  

至于谢清扬这位老爷子,那没办法,人家是入观修行的居士。  

既然收人家入观,对方又对他执的是尊长礼,那这段时间,对方算半个清风观弟子,他可以吩咐对方做道观内的一切事宜,对对方的吃穿用度也要一视同仁。  

虽然说现在社会人心浮躁,道德沦丧,都是讲究唯己论,唯利益论,但是老道士经常教授他,有些东西还是该遵守的。  

唯心安而已。  

所以,道门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礼仪,他并不想因为灵气精米搞特殊去破坏他。  

这礼既然存在,身处相应的位置,就要有一丝起码的尊重。  

何况,这位居士也是每天都可以清风观提供愿力。  

之后。  

郭霖拿过一旁备的萝卜、空心菜、丝瓜清洗了起来。  

如果外人看到这三种蔬菜一定会惊讶,它们的体积比外面蔬菜大了一倍。  

那是灵泉水浇灌了这么久的缘故。  

而且,不仅仅是体积,浇灌久了味道又比之前更好吃了。  

善堂之内。  

谢清扬也已经迎着孙县和陈立两人坐到了善堂左方乾方首位的桌上。  

在道观八卦乾坤里,这个位置是为尊位,一般为官客之位。  

引导两人坐下之后,他又擦拭了一下桌子,再拿了两副碗筷分别给了两人。  

之后,他又拿了两副碗筷到了另外一张桌子,同样将碗筷摆好。  

膳堂膳食讲究堂主堂客分坐。  

意思就是香客和道观弟子不坐一桌。  

谢清扬紧接着又念诵‘便堂’咒经。  

道观膳堂用膳,对香客、信众并没有太多的礼仪规范,可对道观内修行之人却有‘便堂’、‘过堂’、‘过大堂之分’。  

自然,很多道观已经摈弃了这些。  

他不知道清风观讲不讲究这些,所以,还是认真的做了一遍。  

这一幕倒是让孙县和陈立侧目。  

对于这类自古相传的道门玄奇有些好奇。  

谢清扬念完‘便堂’咒经,便又给孙县和陈立两人倒了一杯水。  

倒是这时,一股诱人米香已经开始飘荡而来,诱人味蕾。  

孙县和陈立顿时被这股香味吸引了。  

他们竟然感觉自己闻到这股香味之后,唾液都忍不住开始分泌。  

这种感觉他们还真是从来没有过体验。  

孙县莫名的开始好奇了起来,朝谢清扬询问了起来:“谢居士,这就是祈福米吗?如此诱人的香味,是因为祈福过的原因?”  

“这個…”谢清扬自己觉的不可思议啊,面对孙县的询问就很尴尬。  

他自己都不知道啊。  

他以前在很多修行过的道观都见过祈福米。  

不管是道观道长祈福的,还是天师祈福的,或者是他自己领命帮道长、天师祈福的,都没有办法改变米本身的味道,也不可能有这种香味。  

祈福米讲究内在,别看外表和普通米没任何区别,内在却蕴含特殊能量。  

用那些道长、天师的话,祈福米是祈福过程产生的愿力能量注入米中,吃了就受愿力冲刷身体,可祛除污秽之气和业力。  

污秽之气和业力尽去,自然对身体有好处。  

可他从来没有见过祈福米还能散发这么浓郁诱人的米香的。  

他不是自吹,他这一辈子真的什么美味佳肴都吃过,所以,修道之后也戒了口舌之欲,也没有什么东西能让他有特别想吃的欲望。  

现在他闻到这米香就感觉被尘封许久的馋虫开始蠕动,嘴里分泌的唾液就是证明。  

他根本控制不住。  

不久。  

郭霖便将蒸好的灵气精米和三份蔬菜都端了出来:“两位先生,善堂打饭,自己动手。”  

孙县和陈立早就被米香吸引,且极度好奇了,见此也拿起了自己的碗到蒸桶旁打起饭来。  

哪怕是谢清扬也是难免多了一丝迫切。  

清风观的祈福米颠覆了他以往对祈福米的认知。  

几人打饭之后,回到桌上吃了起来,不过几口米饭下肚,便都有了异常的感觉。  

孙县和陈立对视了一眼,显然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  

肠胃之中流动的那股暖流太不可思议了,而且,那股暖流窜过,非常舒服,感觉很清晰。  

这祈福米果真是对人体有好处。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单单听人述说,他们是绝对不会相信这种玄奇。  

两人都忍不住看向了谢清扬:  

“谢居士,这祈福米果然和你说的一样神奇,对人体有好处。”  

“是啊,那股暖流窜过,肠胃的舒畅,那种感觉非常舒服,看来道家果然是有玄奇之处。”  

“这…”谢清扬更加尴尬了。  

因为清风观的祈福米和他说的根本不一样。  

他说的祈福米根本没有这种玄奇的效果,那些道长、天师说的效果也没有被真正证实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