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梧州讲武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兴返回梧州后,便立即召钱安宁会同宋广坤商议筹建讲武堂事宜。  

按李兴的意思,这个讲武堂主要是培养基层军官以及部分地方行政方面的人才如果有成绩优异者则可酌情使用。  

汉人千年以来只遵循一条能够出人头地的道路路,那便是走科举之道。有明以来,“文贵武贱”思想越发深入人心,以致于考秀才,当举人,中进士再做官成了汉人百姓唯一望子成龙的途径。  

富人家的子弟还好些,真是走不了科举之路也另有谋生手段,家中尚有钱财供养,而穷人家的孩子想出人头地,只能是读书考科举,要不然只能和父母一样继续贫穷下去。  

所以对于李兴要成立讲武堂,将军中子弟送入学堂学习,成绩优秀者即可为官,钱安宁大是不解。  

“大帅,这讲武堂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军旅战阵之道,这不学四书五经,不通君臣大义,如何为官?”  

李兴知道,现在他不可能改变这千年以来这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数百年后,无数的家长不还是一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所以面对钱安宁的疑问,李兴很坦然地跟他解释,讲武堂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军官,至于行政方面,目前只限于地方上的乡、村之间。  

听到李兴无意改动千年以来的科举制度,钱安宁和宋广坤等军帅府属官也是松了一口气,断人前途,如同杀人父母,若是大帅自己准备培养地方官员的话,那天下的士绅还不哗然。  

清军入关以后,洪承畴,范文程等人建议广开科举,同时加封曲埠孔家以笼络汉人士绅,多尔衮深以为然,欣然采纳,顺治三年即在京会试,此举令得北中国迅速安定下来。  

大量本不甘当亡国奴的读书人在发现清朝和明朝一样是重视儒家圣教的异族王朝,反而和明朝一样给予他们晋身做官机会,于是,在圣人圣教大旗下,大量读书人重新拿起书本埋头于满清朝廷的科举考试之中。  

那刻,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在新政权立足,而不是想着我是汉人,这朝廷却是建奴,将那圣人之训,华夷之防抛诸于脑后。  

所以李兴只能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来慢慢改变,用新生的利益群体来取代那些腐朽的士绅阶层,乡、村就是滋生士绅的土壤,将土壤控制在手中,何愁不能将那些士绅铲除。  

不涉及科举,自然不会引起什么骚乱,加上学员皆是军中子弟,梧州讲武堂的设立,几乎没有多少人知道。  

至于讲武堂的选址,李兴属意在白云山纪念碑处,第一那里是无数汉家儿郎的埋骨之处,在那里建立学堂,就是要让这些军中子弟不忘国仇家恨,第二那里地形开阔,山水纵横正适合这些军中子弟学习训练。  

校舍的建设则以水泥砖石为主,这些不需要李兴操心,自有梧州知府钱安宁统筹。  

而学员则优先在阵亡将士的子弟中选拔,军帅府下了令,凡军中子弟九至十五者皆可报名,入学后不光食宿全免每个月还有一钱银子,课程以军事训练和学习为主,同时还辅以文化课程。  

李兴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讲武堂的设立在靖南军中引起了轰动,更使得无数靖南军归心。  

谁也没有想到大帅能够让他们这些厮杀汉的子弟们能够得到免费的教育,让自己的孩子能够读书识字,是他们想也不敢想的事,而且大帅发了话,只要成绩优异就能做官,这无疑是给了他们家庭一个希望。  

第一镇、第二镇、新一镇…各镇的抚军使这几日是忙的不可开交,报名的人太多了,至各镇统计结束后,足龄的军中子弟足有上万人。  

当梧州知府钱安宁抱着尺许厚的花名册来向李兴抱怨时,李兴大手一挥,扩建就是了,反正他这次端了广州两座王府,弄了数百万两金银,在李兴看来现在就这两广之地没有谁能比他更有钱了,加上还有郑成功这次的巨额订单。  

但是钱安宁又提了一个问题,学员的教官怎么弄。  

李兴笑着说道:“军中格杀可选拔一部分伤兵作为教员,而于佑明和秦风二人此刻正在梧州,他们可以指导这些军中子弟的军阵队列以及训练问题,而自己也可以抽空到军中教习,文化方面可从军帅府抽掉部分书办。”  

看到李兴对兴办讲武堂颇为用心,军帅府的一众文官哪个不是人精,梧州知府钱安宁当即提议,由李兴担任这讲武堂的祭酒,也就是后世的校长。  

“大帅做祭酒,则可安我靖南军之军心,这些军中子弟皆是大帅的门生,那他们的父兄则可死心塌地为我靖南军死战,卑职敢请大帅不辞劳苦,使我靖南军上下一心。”  

看着面前慷慨激昂的钱安宁,李兴心中一动,后世那个光头不就是依靠一个军校整合了两广之力,方才有后面的北伐之功。  

“好,那本帅就勉为其难,权且领了这个职司,只不过本帅公务繁忙,洪承畴又虎视眈眈,只怕没有多少时间呀。”  

“这些事何须大帅亲力亲为,卑职只希望大帅能够在适当的时间,经常到学堂走一走,看一看,让将士们知道大帅很重视他们。”  

李兴不由地看向面前的钱安宁,这货居然猜到自己欲凭借讲武堂,收拢将士之心,心中一叹,这是真不能小瞧这些古人呀。  

“钱知府说的好,就按你的意思来吧,记住所有军务以及政务方面的教案以及讲武堂的条例由你和于佑明以及秦将军共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