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截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驻守在防线右侧的第五镇游击将军吴德,他本是清廷德庆守备,后来由于肇庆以及新会被靖南军攻破,不得已才投的靖南军,现在看到大队的满洲兵杀到,顿时心乱如麻,不过他既已叛清投明,此刻也只得硬着头皮督军迎敌。  

然而第五镇之兵大多是肇庆和罗定各地的绿营兵整编而成,让他们凭借防线抵抗清军步兵还行,现在遇到如此多的满洲兵,哪里还有什么战心,那些长枪兵根本不敢接阵,只有防线之后的远程兵对着冲过来的马甲们不停地射击。  

塔音布挥舞着骑枪督促着麾下的马甲们,马跃壕沟,虽然有数十个骑兵不慎栽倒在壕沟之中,亦是数十个骑兵被对面靖南军射过来的铳子、箭矢击中落马,但是这根本挡不住那杀红眼的满洲八旗兵。  

纵马冲阵,死人是难免的,塔音布他根本不在乎麾下马甲的死亡,他那血红的双眼死死地盯着正在挥刀指挥的贼将。  

蓦地,他一边纵马狂奔,一边将骑枪搭挂在马鞍上,翻手就从身后取出骑弓,随即弯弓搭箭。  

“嗖!”  

正在呼喝那些丧胆的长枪兵布阵的吴德颓然倒下,他到死都不知道这该死的箭矢是从哪里飞来的。  

“不好!大人死了,快退!”  

吴德一死,本就胖到的第五镇新编的靖南军旋即崩溃。  

无数的士兵亡魂胖到地往后退去。  

塔音布久经沙场,看到对面的贼寇大乱,连忙扔下骑弓,提起身边的骑枪猛地一挥大呼道:“儿郎们贼寇败了,跟本将追杀这帮云南蛮子。”  

他手下的八旗兵也是打老了仗的勇士了,看到对面的贼寇崩溃,却是立即分成三队驱赶着靖南军的溃兵直冲正在修建的棱堡方向。  

所幸的是,在尚之信率军出城的时候,宋广坤已经开始组织民夫向金子湾方向退去,此刻已经远离战阵了,塔音布只得一边纵兵砍杀崩溃的靖南军,一边命人破坏靖南军堡垒的骨架。  

“好!塔音布打的好,这贼寇如此不堪一击,罗可铎和线国安真是徒有虚名之辈。”  

城墙上的哈哈木抚掌大笑,就连尚可喜和李率泰看到靖南军在塔音布的攻击下瞬间崩溃,也开始怀疑起来,大清平南王此刻甚至想孤注一掷,全军立即出击,一举将广州外围的靖南军击溃,也来一个广州大捷。  

然而哈哈木并没有得意多久,山道之中靖南军的骑兵营的大旗已经出现在塔音布所部的侧翼。  

近两千骑兵在扎克和明达礼等人的率领下呼啸了从侧面直扑塔音布所部的正白旗马甲。  

“不好!贼寇哪里来的这么多骑兵”哈哈木陡然变色,但是他此刻根本不敢下达收兵的命令,一旦鸣金,那就等于将城下的牛录们的后背送给贼寇去砍杀。  

“平南王速发救兵呀,要是塔音布战败,城中的绿营兵更没有打下去的勇气了。”  

哈哈木此刻是心中大急,他此来广州一共是带了十五个牛录的满洲兵,在梧州噶里道来阵丧了五个牛录,如果塔音布再败亡,那城中只剩余五六个牛录的满洲兵,广州那么大,如何能压制那些丧胆的绿营兵。  

“石廷玉,你立即率本王藩下的骑兵救援塔音布,记住不可恋战,务必将满洲兵救回城中。”  

尚可喜当机立断,他虽然不爽清廷将哈哈木等人派驻广州,但是现在大家同坐一条船,他自然不能让哈哈木的满洲兵再受损失。  

哈哈木说的不错,如果满洲人都不能打赢,那些绿营兵恐怕以后遇到靖南军连战的勇气都会没有了。  

“喳!”石廷玉连忙领命,提着刀就想下城。  

“慢!”尚可喜陡然一喝,哈哈木和石廷玉二人连忙顺着尚可喜的目光朝城外看去。  

却是见的塔音布冲击的右翼树起了一杆大旗,那旗上书写着靖南侯李四个血红的大字,数千名盔明甲亮的靖南军士兵排着整齐的方阵驱散了那些崩溃的士卒,正在逼近塔音布的牛录。  

塔音布在看到扎克的骑兵出现时,就知道不能退,只得呼喝着麾下的牛录迎上了靖南军的骑兵。  

在他看来这些云南蛮子纵有骑兵,也不可能是满洲八旗的对手,但是甫一接触,便打破了他的幻想,贼寇的骑兵比他想象的要武勇,加上人多势众,对战自己的马甲却是游刃有余。  

此刻的塔音布仍不惊慌,就算贼寇的骑兵不逊色他的牛录,他也能且战且退,往城门方向退去。  

然而正在和靖南军骑兵搏杀的八旗马甲们身后却是突然响起了无数的火铳声,瞬间就有近百人落马。  

两面受敌的满洲兵崩溃了,他们再没有战的勇气了,一个个调转马头,夺命狂奔,扎克看到清军败退,更是大吼连连,挥舞着马刀督促着麾下的骑兵拼命地追杀。  

塔音布亡魂丧胆,带着几个戈什哈夺路而逃,但是到处是崩溃的马甲,到处又是正在追亡逐北的贼寇,他只能仗着武勇,挥舞着骑枪捅刺那些敢于挡在他身前的骑兵,不管是贼寇还是他的牛录,他都要将他们刺死,好杀出一条血路。  

李兴并没有挥军掩杀,他的大阵依然整齐有序,只有那高高的将旗在北风中猎猎作响。  

“贼寇的阵型严整有序,各部不可擅动,传令之信,让他且战且退,往城墙靠拢,至于塔音布就看他的造化了。”尚可喜紧盯着李兴的大旗,无奈地下达了撤退的军令。  

靖南将军哈哈木涨红了脸,额头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