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火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马宝自去定边县养伤之前,便将所部军马交给心腹将领张琪和马成统领。  

赵良栋调守西城后,这两人对赵良栋的军令也是阳奉阴为,而赵良栋对他二人也是无可奈何,毕竟马宝有吴三桂撑腰,自己不过游击将军,说句不好听的他的官职还没有马成和张琪高。  

他只得将张琪二人调至后寨,来个眼不见为净。  

张琪和马成也乐得到后寨清闲,而且马宝临走时,让他二人相助李本深和白广恩助明军突围,他们躲在后寨也方便行事。  

楚雄城内,自从和马宝等人谈妥出城暗号后,李兴便令陈文安排人手日夜查探南城白广恩营寨的信号。  

而各营军马皆是人不卸甲,马不离鞍,只等城南清军信号。  

接连过了几日,清军大营并无任何异状。  

李兴和万有才等人也是暗暗心中焦急,只不过此刻他们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得苦苦等待。  

五月初六,也就是清军围城的第十八日。  

当日入夜之后,天气阴沉,乌云密布,满头几无半点星光。  

李本深恐迟则生变,误了吴三桂的大事,便悄悄联络白广恩,张琪,马成等人。  

几人协商之后决定当夜便发信号给城中明军,让明军出城,而他们则乘乱在赵良栋寨中点火,制造混乱,放开明军撤往西南的口子。  

当夜子时刚过,正在南城巡逻的陈文突然发现,南城的白广恩寨中亮起了三盏红灯,连成一串,在黑夜中煞是醒目。  

陈文不敢怠慢,连忙赶到府衙向李兴汇报军情。  

如今困守孤城,此刻李兴只能选择相信马宝他们了。不然旷日持久,楚雄必然陷落。  

况且历史是的吴三桂就是一边追杀李定国,一边利用马宝这些降将和流窜缅甸的永历朝廷保持联系,只不过后来是迫于清廷的压力才擒杀朱由榔。  

李兴有理由相信,值此清廷抵定天下之时,而八旗兵又不善于在云贵的山地作战,吴三桂选择留下自己对他亦并非坏事。  

因此李兴当即命令全体官兵按原定计划,立即出西门,准备突围。  

一队队明军士兵保护着城中百姓打开西门,借着夜色的掩护便向赵良栋大营前进。  

赵良栋能在后世被誉为清廷河西四汉将,在平定三藩之乱中为清廷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被清廷晋封一等子爵,绝非浪的虚名之辈。  

他治军甚严,接手西城防御之后便令所部军马刀不离身,人不卸甲严密监视城中明军动向,不可懈怠。  

而且在营寨之外部署了数十名暗哨,以防明军突围。  

所以明军刚离开城门,便被守寨的清军发现。  

“铛,铛,铛,铛,铛。”随着一阵阵急促的鸣锣声。  

守寨的清军在梦中惊醒,然后一手拿起身边的武器,在各自千总的率领下爬上箭塔,登上寨墙。  

一支支火把在寨墙上点起,将整个西城大寨照的宛如白昼。  

作为此次突围的先锋秦风看到清军已经发现,当即命令全军突击清军的营垒。  

借着清军的火把,秦风令火炮兵将两门虎蹲炮架了起来,就朝着清军的营寨开始射击。  

一千余明军士兵顶着盾就往清军营寨杀了过去。  

“呯,呯,呯。”“呯,呯,呯。”寨墙下响起了急促的火铳声。  

由于清军在营寨外面挖了数道壕沟,而且打满了木桩。所以明军只得拼死攻击寨门。  

两边寨墙上的清军和寨后箭塔上的清军则可随意地攻击寨门前的明军。  

只一瞬间便有近百名明军倒下。  

秦风红着眼睛下令用盾牌掩护火炮兵往寨门前抵进,在付出了三十余名士兵生命的代价下,火炮兵终于将火炮抵近了寨墙。  

“嘭,嘭。”随着两声巨响,木制的寨门被铁弹砸的碎木横飞。  

李兴的磐石营和万有才的虎捷营这时也杀到寨门之下。  

数百名火铳兵在盾牌的掩护下朝着寨墙不断的射击,直打的寨墙上的清军不敢抬头。  

赵良栋在明军出城之后便向索浑等人派出了求援的传令兵,更是调了后寨的张琪所部军马支援前寨。  

李本深和白广恩收到消息后亦是不敢怠慢,虽说他们勾结明军,但是此刻如果不发兵的话,明天他们恐怕就是他们的忌日了。  

故此两人各点了一千军马便朝西城杀来,不过杀到西城之后只是和明军后队的万有才部相互鼓噪,并不接触,声势到是十足。  

寨墙上督战的赵良栋,听到寨外杀声震天,知道援军已到,更是不断地挥刀狂呼:“援军已到,弟兄们给老子杀呀,给老子杀呀。”  

寨墙上的清军听到援军到了,亦是奋起余勇,不断地攻击着寨墙下的明军士兵。  

东城的索浑闻得明军攻击西寨,由于深夜作战,他担心中了明军的声东击西之策。  

便令张勇紧守营寨,他自己则率麾下马甲支援西寨。  

索浑营寨的异动,早被李本深和白广恩的哨骑发现。  

两人知道再不发动,必然误了吴三桂的大事,当即命令早就埋伏在西寨的亲信四处放火。  

当夜月黑风高,那火点起之后,便是火逐风飞,漫天彻地,将后寨烧一片通透。  

而西寨留守的清军俱是马宝所部,守将马成本是马宝的亲信,火起之后便大声鼓噪:“不好了,明军杀进来了,快逃呀,快逃呀。”  

由于当夜东风甚急,此刻西寨的火势已经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