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指挥操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兵士们在吃完之后,得到了两刻的休息、洗碗、上茅厕的时间。  

苏扬和郭知运等人就在点兵台上吃过了早饭。  

“兄长,时辰到了!”郭知运看了看沙漏对苏扬说道。  

苏扬起身走到点兵台边上扭头大喊:“大角手,吹号集结!”  

“得令!”  

“呜——呜呜——呜呜呜——”  

兵士们听到号角声纷纷赶来校场集合,但总有些人三三两两来迟。  

“知运,带几个人去把那些还没有来的人挡住,把他们带到台上来!”  

“诺!”  

不多时,有十几个兵士们被拦住后带到了点兵台上,苏扬命他们站成一排面向台下所有兵士。  

苏扬走到这些人前面,面向所有兵将说:“都怨某没有交代清楚,他们这些人姗姗来迟,某今天就不追究他们,只是口头警告!从明天开始,一旦集结号角吹响,两百息之内,所有人必须到场并完成集合列队,如若再发现有人在集结号角吹响之后两百息之内没有到场,一律受到严惩,其队长也一并受罚,记住,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  

“好,你们都下去归队!”  

待这十几人归队,苏扬当即下令,“各旅清点人数,上报!”  

下面三个旅的旅帅立即下令各队正清点人数,没过一会儿就各自把人数报了上来。  

“全体注意,向右转!”  

刷——动作还算整齐。  

苏扬也不勉强,第一天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错了,队列还要慢慢继续练。  

“以队为单位,从第一旅第一队开始,以六列纵队,围绕校场跑步——走!”  

苏扬担心这些兵士们不能理解他的意思,下达完命令之后立即跑下去亲自进行指挥,一队一队,所有队伍都在苏扬的指挥下开始围着校场跑圈。  

苏扬也按着刀鞘跟在队伍旁边跑,他觉得这样跑有些枯燥,但当即大吼:“所有人都听我号令一起唱大角歌:风起兮,旌旗扬。预备唱——”  

所有人都一边跑一边踩着步点大声唱:  

风起兮,  

旌旗扬。  

大角吹兮,  

砺刀枪。  

天苍苍,  

野茫茫,  

蓝田穹庐兑猎场。  

锋镝呼啸虎鹰扬一曲唱罢,苏扬又起头大声唱:“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预备唱!”  

众将士又一边跑一边唱:  

受律辞元首,  

相将讨叛臣咸歌,  

共赏太平人。  

四海皇风被,  

千年德水清;  

戎衣更不著,  

今日告功成。  

主圣开昌历,  

臣忠奉大猷;  

君看偃革后,  

便是太平秋。”  

踩着步点唱歌的府兵将士们跑得越来越整齐,苏扬又可疑控制着速度,他也不得不佩服这些战时为兵,闲时为农的府兵们的体力和耐力,这可比后世年轻人的体力和耐力强好几倍。  

这个校场周长也有差不多一千米,这些府兵们跟着他踩着步点先跑了五千,开始有人出现极限反应,但听过了一阵之后,所有人很快就越跑越轻松了。  

跑了十圈,竟然没有一个人掉队!  

这时,孟建威等人都躲在一个隐蔽之处观看校场上的情况。  

呼延子墨忍不住笑道:“这苏扬是不是傻了?还亏得他是名将之后,他就这么带着兵士们跑有何用?”  

许广孙忍不住讥讽:“或许打了败仗时能让兵士们逃得快一些吧?”  

其他人听了这话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丘斯文笑完就说:“不过他带着兵士们这么跑也不是没有好处,尔等看,他们一边跑一边唱大角歌,还是踩着步点唱,这可比坐在地上强了一些!”  

足足跑了二十圈之后,苏扬才下令让将士们停下来,并在一刻之后在靶场重新集合。  

二十公里,换做一般人跑下来只怕也要虚脱了,苏扬发现这些兵士们虽然很累,但恢复却很快,一刻钟的休息之后所有人都恢复了体力。  

“今天咱们进行箭术练习!知运,在一百步之外画一个径十丈的圈!”  

“诺!”  

郭知运跑去提来一桶石灰,他带着几个少年郎用用石灰画了一个直径十丈的圈。  

“兄长,画完了!”  

苏扬指着一百步之外的白石灰圈对众兵士说:“都看见那个圈了吧,现在听某号令,全体举弓”  

“取箭!”  

“上弦!”  

“目标前方一百步外的白圈,拉弓——放!”  

“嗡”的一声,近三百支箭矢飞上天空凝聚成一团,随即落下。  

“嗖嗖嗖”所有箭矢几乎在两秒之内尽数落下。  

苏扬发现有一半箭矢落在了圈内,但还有一半的箭矢落在白圈周围。  

“准头不够啊,箭矢落地的时间也不一致!”  

在苏扬的命令下,兵士们再次取箭上弦,这次苏扬亲自对所有兵士进行一一纠正角度。  

“记住这个角度,一百步左右的距离就是以这个角度拉满弓,记住否?”苏扬喝问。  

被吼的兵士立即答应:“记住了!”  

接下来,苏扬又对其他兵士逐一示范和纠正拉弓的战力姿势、动作、角度。  

“听我号令,再来一次,齐射准备——”  

所有兵士举弓、取箭、上弦。  

“目标前方一百步白圈内,放箭——”  

“嗡”的一声,近三百支箭矢几乎是同时飞上天空,同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