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美国梦(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个女人还需要什么呢?  

这对她而言就是完美的生活了。  

她现在一点也不留恋自己的家了,扇儿胡同的小平房,曾经姐妹俩共睡一张床的日子,哪儿能和这样自带花园的洋楼别墅相比?  

曾经的犹豫和遗憾,此时都已经烟消云散,她无疑做了最正确的选择。  

而对于赵汉宇来说,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就是对他最大的奖励。  

他对于自己的生活,除了想多要几个孩子,再养一条狗之外,也没有更多的希冀了。  

在他们的眼里,美国的生活就是这么美好,就像天堂一样,而且也会永远这样的美好下去。  

然而生活真的会这么简单吗?  

真的会永远这么眷顾他们,让他们顺风顺水吗?  

答案是不。  

米晓冉永远也想不到,自己老祖宗勤俭节约,喜欢储蓄的生活模式虽然在美国这个消费主义泛滥,金融发达的国家显得土气、死板,那么不合时宜。  

但是这种生活模式是可以防患于未然的,却是可以最大程度保证生活的安全和平稳的。  

她哪里会想到,当她主动放弃华夏人的思维,去试着学习美国人的思路后,把自己的消费加足了杠杆后,等着她的是一场把她淋得精透的暴风雨。  

黑色星期一突然而至。  

紧接着,即是报纸电视接连不断地传来股票暴跌的消息。  

没多久,又是大小商家倒闭的消息。  

洛克菲勒的转让,布鲁米代欧的移手,地产大亨特朗普的破产,充斥在新闻节目里。  

仿佛短短几天,美国就成了大厦将倾,毫无希望的国家。  

电视和报上没有好消息。  

企业拍卖。  

商业大楼被封。  

工厂让政府收走。  

就连那些不可一世的大汽车公司、大航空公司也连连倒闭关门。  

卖不出去的汽车,成千上万地排列在依丽沙白港口的巨大码头上,一眼望不到边儿。  

堆积如山的家用电器,四处大减价。  

市面上的各种食品和日用品也在打折扣。  

老板们的脸,一个个没了表情,街上的行人统统收起了笑容。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联想起1929年曾经发生的大萧条,没有一个美国人还能淡然处之。  

身在其中的小两口此时尽管也心里慌张,但也有些庆幸,毕竟赵汉宇本人没买过一只股票,赵家人也更喜欢把钱用于开店,而不喜欢投资股市,他们并没有感受到财产一夜之间灰飞烟灭的切肤之痛。  

甚至可以说,这个时候,他们多少还认为他们在这场灾难里可以全身而退的,受到的影响不大。  

直到11月12日这一天,赵汉宇来到他的公司上班,结果却得到了公司被老板卖掉的消息,他才知道自己太天真了。  

他的老板因为股灾破产了,只能通过转让公司来偿还债务。  

这还不算,新的老板一露面,就宣布了裁员一半的命令。  

于是本来还以为年底能够升职加薪的赵汉宇失业了。  

当他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怀揣一张一万一千美元支票离开公司的时候,心里充满了灰心丧气的挫败感,和对未来的彷徨。  

他不知道自己该回去怎么跟米晓冉解释,他更不知道自己该怎么面对如今的局面。  

他可是有孩子的人了,而这张支票不足以支撑他的家庭两个月的开销。  

为此,他坐进车里也是呆呆的发愣,一直都没有发动汽车。  

结果,更倒霉的事儿发生。  

因为就在此时,天台上,有个一个人因为难以偿还的金融债务,从二十层楼一跃而下。  

他不但自己命丧当场,而且他掉落的地方恰恰就是赵汉宇的车顶上。  

半个小时过去,当警察和救护车赶到后,在众多围观的人面前,从一部被砸烂的车里,抬走的是两具尸体。  

而此时,完全不知情的米晓冉还在家里,守着睡着的孩子,憧憬的看着那些旅游传单,做着未来周游世界的美梦,等着丈夫归来。  

她又哪里会想到,她的美国梦就像个多彩多姿的气泡一样脆弱,被一场股灾只是擦了点边儿,就怦然破碎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