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武吃(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从概率上讲,就不存在出现奇迹的可能啊。  

老爷子自然不愿意徒弟当这么些人丢人现眼啊,他做师父的面子上也不好看不是?  

只可惜,晚了,再说什么也没用了。  

就跟康术德想的一样,谁也别在吃上跟“张大勺”来劲。  

既然话已经出口了,这位大厨是怎么都要让宁卫民露一手儿才行哪。  

偏偏让康术德费解的是,宁卫民居然还挺硬巴,说干还真干。  

拉着张士慧一起出去,片刻工夫,俩人就从宁卫民的吉普车后面,弄下来一个不大的方形的铁烤炉,还有一兜子已经串好的肉串。  

罗广亮和孙五福也没闲着,只顾傻吃。  

这时候其中一个帮忙拿炭点火,另一个去拿扇子鼓风。  

别说,眨嘛眼的一会儿工夫,还就真烤上了。  

尤其罗广亮和张士慧还都干上了捧臭脚的差事。  

要知道,当初他们都在宁卫民开上送公司皮卡汽车的时候,受邀和他一起去郊游过。  

是尝过这烤肉串的滋味儿的。  

说实话,他们也确实想念许久了。  

所以这个时候都开始帮宁卫民的腔,说这烤肉串确实是好,主动替宁卫民背书,保证不负众望。  

这下还越发引起“张大勺”的兴趣了。  

唯有康术德还提心吊胆,瞅着宁卫民那用自行车条穿好的肉串心里没底。  

不过反过来,宁卫民却真正做到了镇定自若,胸有成竹。  

他就那么笑么滋儿的,一眼看看“张大勺”,一眼看看自己师父,不慌不忙烤着手里的肉串。  

为什么?他心里有底啊。  

说白了,一直以来,孤悬塞外的西边就跟外国差不多,寻常人都过不了“星星峡”。  

羊肉串真正被维族同胞带入内地,那至少还要等好几年,差不多得到八十年代中期呢。  

这时候的京城,别说没有人见过这么烤羊肉吃的法子,甚至就连孜然这种调味料都很罕见。  

也就是他宁卫民,才能通过乔万林,好不容易的从吐鲁番餐厅搞到了一些。  

更别说他还没见过不爱吃羊肉串的人呢。  

这玩意堪称国内最普及的烧烤种类,是有道理的。  

无论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不管是京都、省会或是城镇,就没有一个地方不卖烤羊肉串的。就是再怕羊肉膻味儿的人,就是再好清淡饮食的人,见着这玩意那也得流哈喇子。  

前世的他,认识不少的有钱人。  

有的人,可以说不是有名有号的大馆子,高级餐厅根本就不去了。  

但唯独夏季,就这些主儿,仍旧免不了去大排档撸撸串,喝几扎冰镇啤酒。  

即使他自家也有烧烤架,烧烤炉,也必是如此。  

没辙,这实在是一种让人难以拒绝的民间乐趣。它既能让人彻底放松,又很能满足人的口腹之欲。  

对那种嫩香加焦香、肉香加炭火香的滋味儿,对那种一饮清凉、荡气回肠的爽快,想必每个人只要领略过一回,这辈子都不会再遗忘的。  

另外呢,作为时空病毒,他对自己的从网络上学到的烤串手艺也相当有把握。  

首先买肉,必须用羊腿肉和腰窝肉相配。  

干吃羊腿,太柴,腰窝肉比较滑嫩,有一定的油脂,吃起来好吃。  

其实肉筋的主要用料就应该是腰窝肉,这个是正宗的。  

其次,肉切块的时候要小一点,串着是麻烦点,但是好熟。  

尤其是车条穿的羊肉串,签子有导热性,烤完了肉质两头焦脆是很明显的,这一点大串儿和木签子都比不了。  

之后就是腌肉了。  

什么狗屁葱姜蒜、西红柿、番茄酱、鸡蛋、淀粉统统不要。  

正确的方法是用一点点洋葱、芹菜、胡萝卜。  

只可惜这年头没地儿找洋葱去,这一点还是让人相当遗憾的。  

再有,那就是秘诀中的秘诀了。  

味精一定要多放,一斤羊肉至少放五克。  

还别说什么健康不健康,吃烧烤本身就不健康。  

但是要吃的话,必须得有味精,否则羊肉有异味没香味,非如此不可。  

当然,等到真烤制时候调料和步骤也很重要。  

调料要以辣椒面,辣椒碎末,孜然粒子打碎,最关键的别忘了要小茴香粉一点。  

而第一遍烤的时候,只放盐,两面八成熟时候,放少许小茴香粉,然后是辣椒面,辣椒碎末,最后才是孜然。  

这样烤出来的羊肉串,没杂味,味道正,比新疆正宗的红柳大串儿还好吃。  

所以说,宁卫民一点不着急,不忐忑。  

他完全有自信征服两位老爷子和其他人的味蕾。  

就一心等着一鸣惊人,等着看这两位德高望重者,怎么改口夸他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