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它们不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八方狱杀!”  

竞技场内,张狂一瞬间化身数十个身影,对着中央的一个人影展开了突袭。  

霎时间,身影乱飞,无数星力波动冲撞绽放出华彩。  

片刻之后,战斗结束,张狂站直了身躯,看着眼前逐渐消散的尸体,露出满意的微笑。  

这可不是普通的敌人,而是一名实打实的帝皇级强者。  

虽然属于帝皇级中最为拉胯的那一类,但具有的星命点数量,却没有丝毫的虚假。  

十七万的星命点,纵然只是最低层级的帝皇,也依然可以碾压那些星兽之王。  

一人就可以带来数千名星兽之王的灭亡而自己不损分毫。  

但即便如此可怕的强者,也在张狂的手中覆灭。  

越阶击杀强敌,已经是张狂真正的实力了。  

而且这还只是常态下的力量!  

这没有什么可怀疑的。  

张狂现在的星命点多达11000多,但是其因为建筑的加成效果,比其他星武者每一颗星命点的星力多出十多倍。  

即使因为战神和帝皇之间的阶级差距,五六倍的数值也应当勉强。  

更关键的是,张狂在无数次的战斗中,已经打破了自身的觉醒限制,成功达成二次觉醒。  

突破了100的数值,抵达105的程度。  

100数值是十倍提升,二次觉醒5则是5倍提升。  

15倍的实力提升,堪称恐怖的强大。  

这就等于让张狂的星命点达到了16万左右的程度。  

即使帝皇级存在也有着爆发性的能力,在面对数倍的星命点星力的加持下,也已经不再是张狂的对手。  

更别提,张狂还有着极为恐怖的星图。  

“世界”。  

这或许才是张狂真正的底牌。  

世界本身并没有什么,但世界里的东西,才真正可怕。  

第一阶段的星武者,依靠的是自身星力与技能。  

而到了第二阶段的星武者,依靠的就是自身的星图。  

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单纯的星力已经无法压制,至少需要数倍以上的实力,才能对付的了完善星图的高手。  

星图的作用,是星武者可以借用星图的规则力量。  

例如生物系的星图,就可以借用星图中的生物的力量。  

比如星图是雷神,那么就可以按照完善星图对这一位雷神的设定,来获取对方的能力。  

放电,雷鸣之类的东西。  

极端一点的说法,就是将雷神召唤附身到自己身上一样,可以任意的使用雷神的所有力量。  

这才是第二阶段的真正奥秘所在。  

而张狂的星图“世界”,就非常可怕。  

因为张狂发现,当星图“世界”渐渐清晰完善之后,所呈现的,是他当前的游戏空间。  

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吗?  

意思就是,张狂可以借用游戏空间内的所有功能!  

比如他招募的英雄。  

他就可以随意的使用这些英雄们的技能和能力。  

他可以借用游戏空间内各个极端区域的环境。  

他可以使用游戏空间内,那强悍至极的装备。  

游戏空间内的一切,都可以任意被他所使用。  

以往这些东西,只能在游戏空间中使用,对现实极少能够干涉。  

但现在,两者已经渐渐混淆,让张狂的实力爆发性的提升到了极端可怕的地步。  

其他的不说,单纯借用一套神禁装备,其附加的属性,就足以让张狂将一名第二阶段吊着打。  

而张狂的手中,有一万套…  

唯一可惜的是,他现在只能借取300套左右的力量,因为他的身躯接受不了如此庞大的力量。  

但纵然如此,也有着大约40万左右的星命点实力,已经堪比一些中高等级的帝皇级实力。  

除了单纯的堆属性之外,张狂同样可以借用珍宝阁中刷出来的宝物力量。  

这些宝物,其实就是器具系星图里的各类物品。  

同样可以让张狂发挥出超乎旁人想象的规则力量。  

“这才是真正的完美啊。”  

张狂终于明白,当时他获得的星图上面所标注的完美,究竟代表着的是什么意思了。  

拥有如此可怕的星图,第二阶段还有谁是他的对手?  

为此,张狂也曾经尝试过,在竞技场中塑造强大的第二阶段强者。  

他直接塑造当前宇宙最强的第二阶段的强者。  

于是,他将自己塑造了出来。  

看着对面的自己,张狂忍不住笑了起来。  

因为纵然是游戏空间也认定,在这一个阶段,他已经处于无敌的境界。  

他甚至创造过第二阶段第二名到第十名的出现。  

其中有吞噬星球的恐怖巨兽,也有形似恶魔的妖异存在,但却没有一个人类的身影。  

各种各样的种族,出现在张狂的身前,这些是集合整个宇宙的精华,所诞生的第二阶段最强的一批人。  

但这些人纵然全力,也无法对抗的了爆发状态下的状况。  

他以一人之力,击穿了所有人的联手攻势。  

然后以绝对的实力,将他们全部击杀。  

因此,在竞技场中,张狂已经懒得再去塑造第二阶段的高手与自己战斗。  

他直接塑造帝皇级的存在,并且已经击溃了多名实力强悍的敌人。  

在他实力全开的情况下,纵然是白晶虎都很难扛得住他的力量。  

哪怕对方同样是神之领域晋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