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给我倒杯咖啡(1/2)
陈旭不奢望九日学术招到的这一百个年轻学生里出一个周金铭这样的物理数学天才,只要他们能协同开发出来新的芯片架构,在半年之内完成,他就很满意了。
他让所有的学生签订了保密协议,然后将九日芯片厂的量子芯片资料慷慨地共享了出来。
“你们这个阶段要做的就是像海绵吸水一样得学习,然后在芯片制造上,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不要动歪脑筋,老实说,我能把这些资料交给你们,说明这些资料并不是九日的核心资料,并且,我要你们做的,就是淘汰掉这些资料。”
“接下来,我会继续开发第四代量子头盔,咱们各司其职,希望在后边某天,我们都能有所成绩,然后在庆功宴上,相谈甚欢。”
陈旭简单地在新人见面会上,说了他对这些学生的希冀,然后就离开了九日芯片公司。
所有的学生注视着陈旭的背影,心里默默发狠:一定不会让陈先生失望的。
年轻的灵魂是最容易激发积极向上的情感的,也是最容易迸发出新潮前沿的想法的。
陈旭回想起来,成立九日学术招揽全世界的学生是自己那些平庸下属唯一一次的好建议。
在进实验室闭关钻研之前,陈旭去了一趟金陵大学。
周金铭拜托他的事情,一直拖到现在还没做,他有些不好意思。
来到金陵大学周金铭的实验室,周金铭和金娴都在。
金娴一边在学陈旭交代她看的那几本书,同时尝试着优化周金铭项目模型。
可惜,如果她都能完成优化任务,这个模型就不是冲击诺贝尔的种子选手了。
陈旭进屋跟周金铭打了个招呼。
周金铭看到陈旭很高兴,笑着站起来,叽里咕噜地说了一堆和陈旭无关而且陈旭并不感兴趣的事情。
陈旭敷衍地嗯了一声,然后绕到金娴的背后,看向金娴的电脑屏幕,也就是项目模型。
“不错。”他说了一声。
“嗯?”金娴回头看了他一眼,表情没有从前那么拒人千里之外,她眨眨眼,心里有些窃喜:难道我刚才的尝试是对的?看来我从这几本书上学到的东西确实有点用。
陈旭示意金娴起开,他来码。
金娴站起来,站到陈旭的旁边,看向屏幕,她想看看陈旭怎么在自己的基础上继续优化模型。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陈旭上来第一步,就是把代码回滚到了从前第一版本也就是刚交给金娴时候的代码状态。
金娴这几个月的努力都让陈旭这个回滚操作归零了。
金娴脸颊微红。
她强忍着怒气,说道:
“你刚才说的不错是什么意思?”
“啊,我是说你这个鼠标和键盘不错啊你这个键盘快赶得上机房电脑的价格了吧?”
金娴的家境殷实大几千买一个键盘倒也能理解。
感觉胸口郁结一口气怎么也喘不匀的金娴气哼哼地把键盘拿走:
“不给你用。”
陈旭一脸懵逼。
这个女人怎么这样啊。
自己帮她码代码,还这么小气键盘而已又不是私人用品难道是嫌弃我没洗手?
不至于不至于。
他朝周金铭挥挥手:
“小周,找个键盘给我,什么轴都行。”
周金铭看到金娴抱着键盘站在旁边一脸幽怨的样子,就大概知道怎么回事了。
他干笑着答应下来。
陈旭和金娴之间的神仙打架,他这个凡人还是不参与为好。
不一会他从研究生实验室里强行拿来了一个不错的机械键盘递给陈旭:
“这个好用。”
陈旭嗯了一声然后开始噼里啪啦地敲代码。
关于这个模型的优化策略他早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之前不帮金娴,一来是为了锻炼金娴毕竟她也是组内一员。
二来是催促周金铭抓紧帮自己开发量子芯片。
所以现在的他上手起来根本不需要思考。
金娴在一旁看着表情从一开始的忿然到惊讶,再到惊叹。
“太神了。”她在心底感叹。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几个月的不断尝试,她是知道这个模型算法的深奥的。
在陈旭庖丁解牛般的拆解下,一切都是那么得浑然天成。
每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模块,在最后的集成里,都显示出来不可或缺的作用。
金娴是专业的,她知道代码写得越简单,写代码的人越厉害。
越是复杂的程序,运行越慢,越容易出bug,除了炫技,毫无作用。
能做到陈旭这样的,恐怕是她能理解的最高境界,那就是返璞归真。
“这家伙真是强得让人心烦啊。”金娴心里叹口气。
敲代码的时间过得飞快。
陈旭沉浸在代码世界,不知不觉地就敲了三个多小时。
但是仍没有完成。
这个项目太大了,数据太冗杂了。
模型是模拟宇宙大爆炸后一万亿分之一秒后的能量与条件,并分析爆炸残骸在模拟环境下的撞击产生的数据。
不光要完成功能,这种海量数据还要考虑模型和运算机器的适配,很复杂。
一开始,陈旭打算用量子机器模拟数据,但是周金铭听说要等陈旭那边项目结束,才能帮他架构,档期都排到了半年后。
周金铭就说算了,既然能用超计算机做完的任务,就不浪费时
他让所有的学生签订了保密协议,然后将九日芯片厂的量子芯片资料慷慨地共享了出来。
“你们这个阶段要做的就是像海绵吸水一样得学习,然后在芯片制造上,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不要动歪脑筋,老实说,我能把这些资料交给你们,说明这些资料并不是九日的核心资料,并且,我要你们做的,就是淘汰掉这些资料。”
“接下来,我会继续开发第四代量子头盔,咱们各司其职,希望在后边某天,我们都能有所成绩,然后在庆功宴上,相谈甚欢。”
陈旭简单地在新人见面会上,说了他对这些学生的希冀,然后就离开了九日芯片公司。
所有的学生注视着陈旭的背影,心里默默发狠:一定不会让陈先生失望的。
年轻的灵魂是最容易激发积极向上的情感的,也是最容易迸发出新潮前沿的想法的。
陈旭回想起来,成立九日学术招揽全世界的学生是自己那些平庸下属唯一一次的好建议。
在进实验室闭关钻研之前,陈旭去了一趟金陵大学。
周金铭拜托他的事情,一直拖到现在还没做,他有些不好意思。
来到金陵大学周金铭的实验室,周金铭和金娴都在。
金娴一边在学陈旭交代她看的那几本书,同时尝试着优化周金铭项目模型。
可惜,如果她都能完成优化任务,这个模型就不是冲击诺贝尔的种子选手了。
陈旭进屋跟周金铭打了个招呼。
周金铭看到陈旭很高兴,笑着站起来,叽里咕噜地说了一堆和陈旭无关而且陈旭并不感兴趣的事情。
陈旭敷衍地嗯了一声,然后绕到金娴的背后,看向金娴的电脑屏幕,也就是项目模型。
“不错。”他说了一声。
“嗯?”金娴回头看了他一眼,表情没有从前那么拒人千里之外,她眨眨眼,心里有些窃喜:难道我刚才的尝试是对的?看来我从这几本书上学到的东西确实有点用。
陈旭示意金娴起开,他来码。
金娴站起来,站到陈旭的旁边,看向屏幕,她想看看陈旭怎么在自己的基础上继续优化模型。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陈旭上来第一步,就是把代码回滚到了从前第一版本也就是刚交给金娴时候的代码状态。
金娴这几个月的努力都让陈旭这个回滚操作归零了。
金娴脸颊微红。
她强忍着怒气,说道:
“你刚才说的不错是什么意思?”
“啊,我是说你这个鼠标和键盘不错啊你这个键盘快赶得上机房电脑的价格了吧?”
金娴的家境殷实大几千买一个键盘倒也能理解。
感觉胸口郁结一口气怎么也喘不匀的金娴气哼哼地把键盘拿走:
“不给你用。”
陈旭一脸懵逼。
这个女人怎么这样啊。
自己帮她码代码,还这么小气键盘而已又不是私人用品难道是嫌弃我没洗手?
不至于不至于。
他朝周金铭挥挥手:
“小周,找个键盘给我,什么轴都行。”
周金铭看到金娴抱着键盘站在旁边一脸幽怨的样子,就大概知道怎么回事了。
他干笑着答应下来。
陈旭和金娴之间的神仙打架,他这个凡人还是不参与为好。
不一会他从研究生实验室里强行拿来了一个不错的机械键盘递给陈旭:
“这个好用。”
陈旭嗯了一声然后开始噼里啪啦地敲代码。
关于这个模型的优化策略他早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之前不帮金娴,一来是为了锻炼金娴毕竟她也是组内一员。
二来是催促周金铭抓紧帮自己开发量子芯片。
所以现在的他上手起来根本不需要思考。
金娴在一旁看着表情从一开始的忿然到惊讶,再到惊叹。
“太神了。”她在心底感叹。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几个月的不断尝试,她是知道这个模型算法的深奥的。
在陈旭庖丁解牛般的拆解下,一切都是那么得浑然天成。
每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模块,在最后的集成里,都显示出来不可或缺的作用。
金娴是专业的,她知道代码写得越简单,写代码的人越厉害。
越是复杂的程序,运行越慢,越容易出bug,除了炫技,毫无作用。
能做到陈旭这样的,恐怕是她能理解的最高境界,那就是返璞归真。
“这家伙真是强得让人心烦啊。”金娴心里叹口气。
敲代码的时间过得飞快。
陈旭沉浸在代码世界,不知不觉地就敲了三个多小时。
但是仍没有完成。
这个项目太大了,数据太冗杂了。
模型是模拟宇宙大爆炸后一万亿分之一秒后的能量与条件,并分析爆炸残骸在模拟环境下的撞击产生的数据。
不光要完成功能,这种海量数据还要考虑模型和运算机器的适配,很复杂。
一开始,陈旭打算用量子机器模拟数据,但是周金铭听说要等陈旭那边项目结束,才能帮他架构,档期都排到了半年后。
周金铭就说算了,既然能用超计算机做完的任务,就不浪费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