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星湖堡(4/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星湖公爵,便由此而生。  

“这就是我们的地头,我们将来要待的城堡?”怀亚表情震惊。  

这句话让泰尔斯收回凝望星湖堡的眼神,他抛开沉重的历史,收回思绪。  

好吧,至少…  

王子心情舒畅。  

他有房了。  

绿化到位,湖景怡人,还有天然游泳池。  

就是…  

泰尔斯瞥了一眼马略斯鞍袋里的账本一角。  

不晓得房贷怎么算。  

“好地方。”  

素来不善言辞的哥洛佛一边行进,一边点头。  

“看看它的形制和地势:三面环湖,居高临下,通道狭窄,视野广阔,吊桥,壕沟,箭塔,瞭望哨,城墙的高度,交错的角度和防守的广度,”僵尸指着星湖堡的不同位置,“只需十几人,就能守得滴水不漏。”  

“即便遭遇倍于己方的敌人围攻,若补给足够,也能固守上几个月乃至一年——比几乎不设防的闵迪思厅好多了。”  

“天啊,你不能这么类比,闵迪思厅是艺术品,而这里,这里是,是,”D.D顿了一下,才憋出下一句话,“别的艺术品!”  

队伍的另一侧,新加入队伍的,来自英魂堡黑狮家族的保罗突然叹息一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我父亲告诉我,很久以前,每一位诸侯,每一个领主,都以拥有自己的家族城堡为荣——哪怕花上两三代人的时间,穷尽资财,也要筑起意义非凡的城堡。”  

这位博兹多夫家族的年轻继承人望着远方的城堡,目有惆怅:  

“峻林城的天柱堡,荒墟的浮沙、流沙、沉沙三宫,辉港的踏浪宫和息潮塔,翡翠城的空明宫,刃陵城的血门要塞…虽然形制不一,风格各异,却无一不是历史悠久,难攻不落的名堡垒,更别提壮丽恢弘的复兴宫,那简直是奇迹般的存在。”  

“而亚伦德的寒堡,我们博兹多夫的英魂堡,包括克洛玛家的翼堡,就连领地都是以要塞城堡而得名。”  

保罗的话诚挚而怅惘:  

“它们是我们扎根大地的防线,是骑士们不老不死的坐骑,是这片土地上最坚固的守护。”  

话到此处,保罗长叹一声:  

“但现在,这样的城堡却不再增加,甚至越来越少了。”  

他的话让许多人开始深思。  

但回答他的人却出乎意料。  

“那是当然的,”多伊尔大大咧咧地道,“我家的城堡不晓得是几百年前的,到处漏风,一到夏天就蚊蝇虱子遍地飞,臭味不散,冬天也没好到哪儿去,冷风把人刮得鼻涕直流,窗户哐哐响,怎么修缮都搞不定,而且光是雇人打扫,维持功能就耗资颇巨,划不来。”  

“所以我继母最后决定关闭它的大部分区域,只使用少数完整完备,新近装修的厅堂房间。而据我所知,越来越多的贵族和领主宁愿把钱花在别的地方,我甚至听说,在某些地方,有家族抛弃了祖居的城堡,搬进市镇村庄。”  

D.D兴致勃勃地举起手指,举下一个例子:  

“更别提复兴宫了啊,那建筑都老得…”  

哥洛佛狠狠地咳嗽了一声。  

“老得…”  

多伊尔倏然一颤,反应过来:  

“老得忒有历史,忒有意义,忒有文化了!”  

“要知道,复兴宫可是用神力与魔法修筑的奇迹啊!”  

原本幸灾乐祸的众人,闻言露出失望的表情。  

D.D自知失言,清了清嗓子:  

“总之,无论什么城堡,再坚固也好,再伟大也罢,时间久了,就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既然如此,”保罗冷冷开口,“为什么不干脆把它毁了拆了,从头重建?”  

此话让车里的泰尔斯也沉寂下来。  

“我继母是有过这样的计划,但因为资金问题而放弃了,”D.D回忆着过去,“而且我父亲说,虽然我们不住了,但我们至少住过那儿。”  

他叹息道:  

“若就这么拆了,有些东西,是重建不起来的。”  

这话倒是让许多人对他刮目相看。  

多伊尔眼珠一转,重新变得嬉皮笑脸:  

“再说了,万一又打仗了,那怎么办?”  

保罗没有说话。  

怀亚却在此时接过话头:  

“平庸的君主以土石筑他的坚墙,外敌难侵,城堡难落。善战的君主以血肉作他的城墙,武功盖世,英魂无数。睿智的君主以人心为他的城墙,常胜不败,永盛不息。”  

王子侍从官想起了什么,目光深邃:  

“唯有真正伟大的君主,以和平作他的城墙,平凡普通,却无人知晓。”  

此言一出,车队里的人们纷纷侧目,就连罗尔夫也面露异色。  

“哇哦,真怀亚,你自己说的?”多伊尔惊奇道。  

“不。”  

怀亚低下头,表情复杂:  

“小时候听来的。”  

泰尔斯闻言一动,他想起姬妮向他转述的,米迪尔王储曾经的话。  

纵宫墙千尺,雄关万丈,何存吾命?  

“有道理。”  

队伍前方的马略斯突然开口:  

“城墙厚重坚实,抵御外敌的同时,却也遮天蔽日累赘重重,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领主满足于坚城固堡,在城墙后安于现状,由此变得狭隘短视,不思进取,最终自食恶果。”  

守望人这几个月里的长久积威让所有人齐齐住口,车队一时陷入沉默。  

“也许不止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