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国之重器(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皆沉默。  

军事顾问目似利刃,扫过长桌边上的人们:  

“无论组成军队的成分来源有多不同,有权带兵的领主有多少个,我们都需要更统一、更高效也更便捷的后勤组织。”  

“才能在将来某场长达数年的战争里,足质足量又源源不断地为前线提供补给。”  

在座的大臣们表情各异,深思着这句话背后的东西。  

凯瑟尔王的面容依旧隐藏在逆光的昏暗里,唯余黑影幢幢。  

直到库伦首相呼出一口气,语重心长:  

“梭铎大人,你说的是后勤。”  

“但想说的却不止后勤,对吧?”  

梭铎向首相看来,目光淡然。  

巴拉德室再次陷入沉默。  

“得了吧,大兵,我们都知道你打的什么算盘。”  

财政总管裘可冷哼一声,毫不掩饰自己的不快:  

“还有什么?一并说出来吧。”  

泰尔斯注意到,基尔伯特开始擦拭自己的手持眼镜——那是他心有顾虑,寻机思考的标志。  

梭铎深深地看了裘可一眼。  

“北地人给我们的教训不仅这一点。”  

军事顾问承受着整个御前会议的审视目光,却更显刚强,丝毫不见他这个年纪的老态迟钝:  

“以自由同盟此战为例,诱敌,袭扰,占领,隐藏,分割,绕后,斩首,间谍和情报…战争的周期拉长,范围扩大,战术复杂,影响多面,不再是区区几场关键战斗就能概括的。”  

梭铎盯着长桌上的棋子们:  

“我们都看到了,埃克斯特拥有无可匹敌的数量和正面优势,但也正因如此,大军挪移不便,组织臃肿。”  

“面对‘惊喜的伊万’和他灵活转进的少量精锐,异地作战的他们显得手忙脚乱,进退失据。”  

“不仅如此,克尔凯廓尔只是名义上的总帅,北地人的三方军队互不统属,顶多是相互配合,命令传达耗时低效,多头指挥难以合力,最终酿成苦果。”  

他话音一改,痛心疾首:  

“然而,这样的顽疾同样存在于我们内部。”  

梭铎一掌拍上长桌:  

“以我西荒之行所见,王室常备军与西荒征召兵合作出征,却分属不同的指挥系统。前者明明是职业的百战精锐,却每每被同行的征召兵掣肘,后者在各自领主的麾下,不听调令,配合糟糕,纪律松弛,战力低下。”  

“西荒各大诸侯的来回扯皮,更是严重影响了整个战局。”  

说到兴起,军事顾问渐渐顾不上常年出入复兴宫养成的官方措辞,蹦出年轻时奋斗军伍所习惯的俚语:  

“同级的两支部队仅仅因为各自统帅有隙,就怎么都尿不到一块去,多头指挥,贻误战机——威廉姆斯男爵的军情报告特别提到了这操蛋的一点。”  

“若非这些地方领主和他们手下征召兵的玩忽职守胡作非为,泰尔斯殿下的归国之路怎会满布荆棘,刃牙营地又怎会遭受那样的灾劫?”  

泰尔斯立刻感觉到,不少目光停留在了自己的身上。  

多少知晓些西荒事件真相的他倍感压力。  

但长桌尽头的身影依旧没有动弹。  

面对梭铎质问的话语,众臣同样沉默。  

唯一侍立一旁的秘科使者,那个疤脸男子更是化身雕塑,纹丝不动。  

库伦公爵缓缓开口,看上去相当习惯这份在御前会议上接续沉默的活计:  

“所以?”  

梭铎深吸一口气:  

“血色之年里,星辉军团已经证明过了,今天,埃克斯特与自由同盟又再度重申这一点。”  

“当代的战争,其关键不再是数量与强度,而是质量与效率。”  

他握拳振臂:  

“为此,我们需要统一的指挥链条,可靠的后勤运输,需要更多通晓军事的将士,包括严格的上下组织,高效的军情传达,当然还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与觉悟。”  

梭铎慷慨陈词,丝毫不顾同僚们越发难看的眼神:  

“而我们不能指望广大领主的征召兵做到这一点——无论是陛下的直属封臣,还是偏远的封疆公伯。”  

“能靠得住的,只有以战争为职业的王室常备军!”  

库伦首相提嗓开口,语气凝重,一反平日的慢条斯理:  

“梭铎大人,您究竟想说什么?”  

军事顾问一捶桌面,扬声道:  

“诸位大人,时代变了。”  

“为将来计,我们需要更多的现役军官,更多的职业士兵,以在全国承担更严格的要求、更重要的任务,以备不时!”  

“王室常备军的扩编,必须提上日程。”  

梭铎的话音落下,迎来又一片沉默。  

僵硬的气氛里,泰尔斯活动了一下同样僵硬的腰背。  

他看见,基尔伯特轻轻闭上眼睛。  

“扩编…”  

库伦公爵叹了口气:  

“这是第几次了?”  

“第三次,”裘可·曼很快接过话头,眼皮子都不眨一下,显然颇为熟练:  

“还不算被否决的那四次。”  

他立刻迎来军事顾问的怒目。  

另一边,基尔伯特试探着缓和气氛:  

“西荒诸侯武备松弛,这问题确实需要重视。可是若太快上升到王国全境,未免小题大做…”  

“不唯西荒。”梭铎很快打断他:  

“哪怕在全国,即使经过了前几次扩充,王室常备军占我们军队总数的比例依旧不足,我们的实际战力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