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周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春雨绵绵,新郑蒙着雨色,墨家会馆之后的湖泊上,波浪翻滚,没有了往日的平静。  

赵爽坐在后院屋中,木质的地板上泛着一股寒意。  

炉火微微热,泛着猩红的光泽,丝丝丝热意从青铜炉口中冒出,驱散了寒意。  

“大统领,秦舞阳和荆轲来了。”  

赵爽睁开了眼睛,似乎有些意外。  

现在的墨家虽然看起来平和,但是内里却已经生就裂痕。  

秦楚之地新兴的墨家势力,绝大部分的人都是赵爽一手提拔,与机关城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更与燕、赵之地的墨家势力泾渭分明。  

这个时候,秦舞阳与荆轲不在机关城,难道?  

赵爽正思虑间,门外响起了脚步声。  

秦舞阳与荆轲都是一身布衣,手中持剑,而他们中间,则护卫着一名浑身上下不露一丝痕迹的人。  

那人掀开了头罩,露出了面容,正是燕国太子燕丹。  

“太子殿下!”  

赵爽还真没有想过,燕丹会这样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燕丹的存在在墨家高层中其实不算是一个秘密,但对于外界而言,的确很少有人能够注意到,隐藏在黑暗之中,却遥受一股庞大江湖势力的人,会是燕国的太子。  

但明面上,燕丹其实与墨家没有多少关联。  

“大统领!”  

燕丹微微点了点头,看了看四周的风景。  

“听闻这座会馆的前身是新郑名动一时的紫兰轩,从布局来看,这里的前主人,虽处风尘,却的确是蕙质兰心。”  

短暂的夸赞之后,燕丹见赵爽无动于衷,便进入了正题。  

“江湖传闻,大统领要与匈奴首领一战,比试箭术,不知可有此事?”  

“的确!”  

赵爽的回答传来,燕丹微微一停顿,提了一个要求。  

“不知大统领可否中止这场比试?”  

“为何?”  

赵爽有些意外,燕丹的要求,着实有些古怪。  

“于燕国而言,东胡乃是北方强敌,而匈奴则能够牵制他们的力量。因此,一千匹战马,会削弱匈奴的战力。”  

“殿下是怕东胡会趁机攻打匈奴?”  

燕丹摇了摇头,说出的答案却截然相反。  

“不,我反而担心,匈奴在实力受损的情况下,会铤而走险,劫掠东胡。从而改变边境的局势,引发动荡。”  

“殿下为何如此说?”  

“东胡当年先败于我国大将秦开,后败于李牧。东胡久衰,匈奴新盛,且胡人部落,互相兼并并不罕见。头曼并不是一个易与的角色,胡人之性,一旦受到损失,便会疯狂从别人身上弥补。”  

说到这里,燕丹面色一变,语态十分诚恳。  

“于我个人而言,并不希望匈奴将主力从河南地移动到漠南。这样,秦国便会少了一层牵制,从而对外用兵更加肆无忌惮。”  

胡人部落游牧迁徙,拥有着固定的草场地盘,但是会根据其他因素迁徙到别的地方。  

这些因素,或许因为气候,或许因为水源,但更多的是出于匈奴上层对于军事上的需求。  

燕丹说得很是诚恳,且一点也没有隐瞒的意思。  

“殿下说得...  

殿下说得的确有可能。然而此事难办,非我滋事,而是匈奴头曼一定要与我较量高下。”  

赵爽微微摇了摇头,他本以为燕丹会纠缠一番,但他很快就放弃了。  

燕丹点了点头,微微叹了口气,从一旁荆轲手中拿了一个盒子。  

“这里面有三枚玄晶箭头,乃是荆轲所得,对于大统领而言,或有帮助。”  

赵爽看了一眼燕丹,又看了一眼荆轲,对方似乎没有什么异议。  

“如此,就多谢太子殿下与荆轲的美意了。”  

“同为墨家之人,自当相互帮助。我与大统领之间,虽然对于这天下的看法有所不同,但君子和而不同,未来的天下会变成什么样子,终究还是不好说。”  

“听闻太子殿下最近在筹集马匹?”  

赵爽轻轻一言,燕丹面色没有什么变化,可是他身后的秦舞阳,却是生出了异样之色。  

他们筹集马匹之事,乃是秘密,做得很是小心。秦舞阳心中惊奇,大统领是怎么知道的。  

只是,赵爽却没有解决秦舞阳心头疑惑的意思。  

“若是太子殿下不弃,墨家在韩国的马场中,还有一百匹马,虽不算良马,也堪驱策。”  

“如此,丹却之不恭了。”  

燕丹与赵爽叙说了一番,三人便很快离开了。  

看着燕丹留下了这三枚玄晶箭头,赵爽一笑。  

“我以前还真是小看了他。”  

燕丹,比赵爽想象得要难对付的多。  

一层火焰自屋中燃起,赵爽看了一眼从火焰中走出的女子。  

“你到我这里来是越来越勤了,不怕别人看到么?”  

焱妃一脸不在意的样子,反问道“怎么,你怕被墨家弟子看到,你一个堂堂的大统领,居然和一个阴阳家的妖女走这么近,损了颜面?”  

“那倒不是。”  

“哼!”  

感受着赵爽敷衍的态度,焱妃轻哼了一声。她看了一眼箱子中的玄晶箭头,有些惊奇。  

“这么珍贵的东西,可是少见啊!不过,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  

赵爽心中一抽,感觉焱妃这话大有深意。  

“你什么意思?”  

“那个叫头曼的匈奴首领和他的手下,我已经解决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