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军心似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秦军之中,可有英雄敢在阵前取我性命?  

尖细的声音在咸阳王宫殿宇之中响起,赵高读着王城之战战情经过。一字一句,十分详细。  

只是,他还没有念完,这殿宇之中,便已经是大喝声起。  

“猖狂!”  

殿宇之中,秦国一众将领纷纷憋着一口气。  

赵将爽攻王城,半日下。  

这道军情便如一根刺一般,扎在在场秦将的身上,刺激着他们的神经。  

如今秦军主力在函谷关一线应对五国联军,河西守军北上支援上郡应对匈奴,栎阳以东,兵力空虚。  

在场的秦将知道会输,可这输得也太难看了一点。  

庞煖这支偏军攻入了关中腹地,如入无人之境,他们这些人若是不给点反应,那不是让天下之人,以为秦国可欺。  

“末将请战!”  

“末将请战!”  

......  

一时间,这朝堂之上大半的将领都站了出来。  

群情沸腾,秦王高踞王座,静默不言。  

吕不韦走了出来,挥了挥衣袖。  

“诸将请起!”  

只是,堂堂大秦的相邦,此刻的言语却无法令这朝堂之上一众悍将满意。  

军心似铁。  

昌平君嘴角微微翘起,看向了吕不韦,对方的眸光恰巧也看了过来。  

吕不韦已经感受到,这是一次足以动摇他相邦权柄的危机。  

昌平君曾经进言,令樊於期领兵十万,驻守河东。只是,却被相邦吕不韦驳回。  

这个消息不知为何近来在咸阳城中广为流传,且话语之中直指吕不韦屯重兵于洛,有误国之嫌。  

如今,前方的战情更是如一把火一样,更是点燃了在场所有人的怒火。  

想必现在函谷关那边的情形也相当精彩。  

军中、朝堂、民间,三把火同时烧起,直指吕不韦。  

赵姬坐在一旁鸾座,也感受到了这殿宇之中的氛围。只是,便是他贵为大秦王太后,此刻也做不了什么,识趣得闭上了嘴,等待着吕不韦的主意。  

昌平君在借势。  

只是,吕不韦并不是没有应对的方法。正当他开口,想要说什么,殿外便传来了一阵女声。  

“今儿什么情况,怎么这么热闹?”  

在宫女的搀扶下,华阳太后走了进来。  

她的出现,让吕不韦微微皱眉,有些意外。  

“太王太后!”  

众臣行礼,华阳太后走到了殿宇之前,站在了王座之前。  

“王上!”  

“太王太后一向在深宫静养,今日怎么有心情来此咸阳宫中一行?”  

华阳太后的出现,让吕不韦和昌平君很是意外,王座之上的秦王却是面露笑意。  

“老身居于深宫之中,听说近来联军攻入了关中,惹出了些事端?”  

“庞煖率领四国联军,攻入了渭河北部,其麾下大将赵爽已经打下了王城,刚刚众臣正在商议这件事情。”  

“老身说这殿宇之中怎么这么热闹,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华阳太后话锋一转,轻声一笑,转过身来,面对着一众朝臣。  

“庞煖一耄耋老头,赵爽不过一稚子,山东六国无人矣,才派这两人前来,也值得我大秦精锐尽出,如此对待?”  

华阳太后一语,声音中带着一股不可质疑的威严。  

“都起来吧!”  

本是跪在地上的一众将领纷纷站了起来,回到了自己的班列之中。  

吕不韦微微眯起了眼睛,赵姬双手紧握,华阳太后久不出户,可一出现便以实际行动证明了她在秦国的巨大影响力。  

倒是秦王,脸上始终露着笑容,看着这一切。  

华阳太后的眸光漏过了脸上带着不甘与疑惑的昌平君,看向了吕不韦。  

“相邦受先王之恩,身负托孤之重,想必早已经有了对策吧?”  

吕不韦行了一礼,拱手言道。  

“庞煖之军远来,其势虽劲,其力将竭。高陵者,咸阳之门户,臣已经令大将张唐率重兵驻守此地,当无虞也。”  

“相邦老成持重,不愧是先王看重的托孤人选。”  

华阳太后一语,平息了这朝堂之上本是汹涌的浪潮,也代表了秦国朝堂上的两股最大的势力,此刻已经联手了。  

.......  

“太王太后,我本已经将吕不韦逼入绝境,您为何要出来为他解围?”  

深宫之中,昌平君质问着,很是不解。  

“怎么,嫌我碍事了?”  

华阳太后轻轻一言,让本是气势汹汹的昌平君低下了头。  

“侄儿不敢。”  

“知道就好。”  

华阳太后坐上了软榻,昌平君给她递上了香茶。  

“侄儿还是不解,太王太后为什么要帮他吕不韦?”  

华阳太后轻微抿了一口,放下了手中的茶杯。  

“那也能叫绝境?”  

华阳太后一笑,在昌平君的搀扶下,站了起来,走到了一旁的鸟笼。  

“吕不韦的权柄来自王上,可你忘了一点,在王上还未亲政前,他也是王上的保护人。”  

“动他,就是动王上!”  

昌平君看了看周围,想要说什么,可有些难以出口。  

“有什么就说吧!吕不韦、赵姬的耳目,还到不了这里。”  

昌平君点了点头,小声言道。  

“此次联军来势甚急,庞煖兵锋势不可挡,我估计张唐也未必能够挡住。我们在后面做些动作,只待吕不韦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