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海内震动(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僭越举动,为党锢以来因始终未能掌握中央朝政而蠢蠢欲动的关东豪族提供了最为强劲的大义名分。  

这一名分,甚至可以被檄文与望族舆论说成与商汤伐夏桀、周武伐商纣、亡秦必楚、刘邦为义帝伐项羽等相提并论的大义之举。  

可以说,董卓是硬生生地把自己逼到了夏桀、商纣、暴秦、暴楚乃至王莽的不仁不义之舆论境地。  

董卓现在的局面,都是他自己作出来的。  

若是在一开始...  

董卓身边有他贾诩才,而董卓也愿意听他贾诩的计策,未尝没有收服关东望族的机会。  

然而现在...  

是一点机会都没了。  

贾诩叹了一口气,说道:“相国太过于意气用事了,说句不好听的,在天下人眼中,相国已经是臭名昭著了,中郎将忠心相国,这一点倒是不无不可,但现如今...其实死一个袁隗,也没多重要了。”  

牛辅听到贾诩的话,心中有些愤愤。  

但他略略转了转脑筋之后,却也知道贾诩说的话不是假话。  

“关东士族那些人,也没什么好怕的,岳丈有西凉铁骑,只要将这些人全部打败收服了不就可以吗?”  

“相国确实是拥有武库兵刃,数十万大军,然而天底下的军队,比相国的合起来要多太多了,况且,人望民望这种东西,有时候并非刀兵便能扭转局势的。”  

牛辅原本是要来问主意的,不想贾诩三言两语一讲,搞得他这个岳丈像是必败一般,完全没机会了。  

“那现在..岳丈便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贾诩轻轻摇头,他看出了牛辅的心思。  

“希望,还是有一些的,需要相国勤修德业,亲奉圣王,让权于关东望族,或许才有一线生机。”  

让权?  

牛辅直接摇头。  

“之前岳丈已经是给了他们很多恩赐了,然而这些人根本不懂得感恩,他们现在在朝堂上权势一般,便敢如此嚣张,若是有权有势,那还了得?这洛阳,还不被那些士族翻了天?”  

“只要相国手中有兵权,他们便翻不了多少风浪,况且...若是无这些士族支持,相国如今在朝中,也不是举步维艰?如今关东望族已经陈兵关外,虽是准备进攻,关东望族倒是算不了什么,但这天下人望,却是非常重要。”  

让权与士族,当然十分冒险。  

但董卓若是能够因此洗白自己,再经过他的运作,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效果,那自然就是最好的了。  

贾诩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果然,牛辅直接叹了一口气。  

“你连我都说服不了,我又如何去说服岳丈?”  

牛辅轻轻摇头。  

既然连贾诩都没有办法,或许他只能用比较笨的方法了,直接将袁家的人送出雒阳了。  

就算是要绑,也要把它绑出旋门关外。  

牛辅不知道的是,在他前脚走了之后,董卓便已经是将袁隗召见过来了。  

所谓两人都是心高气傲,都是有脾气的人。  

董卓自诩他现在是相国,且在洛阳兵力雄厚,你袁隗有什么资格嚣张?  

而袁隗心中却是这般认为的:  

你董卓不过是低贱出身,还是我袁家门生,现在掌握大权了,还不是土包子一个?  

打心眼里,袁隗根本就没有将董卓放在眼里。  

所以...  

董卓想要在袁隗这边出气,找回面子,那是不可能的。  

他话还没说几句,袁隗一张嘴就没停过。  

居然直接将董卓骂的个狗血淋头,连一点反驳的话都没了。  

袁隗可是士族出生,这嘴皮上的功夫,比董卓好太多了。  

而且没过两句话就引经据典,暗中讽刺董卓几句。  

董卓只知道对面是在骂你,但具体的,他不知道袁隗骂了什么。  

怒火...  

直接在董卓胸中燃烧。  

他奶奶的!  

我今日教你过来,是要你给我出气的,现在反倒是我给你出气了?  

还给你一条活路?  

袁隗老匹夫!  

你给你董爷爷死来!  

董卓早就看袁隗不顺眼了,今日再被他辱骂一番,这热血直接上头,他肥硕的身子直接起身,将腰间的宝剑拔出,上前两步直接刺死了袁隗。  

袁隗话虽然会讲,但毕竟年纪大了,而董卓再怎么说也是军旅出身,根本就不是董卓的对手。  

袁隗死了之后,脸上也没有震惊之色。  

好似他今日来,就是为了赴死一般。  

见到袁隗这种表情,董卓心中的怒火也是被冲散了不少。  

这...  

袁隗被他杀了。  

虽然这家伙该死,但杀了袁隗...  

恐怕是会有不少后果的。  

想到此处,董卓连忙叫来侍卫。  

“去将牛辅李儒他们叫过来!”  

中郎将府,牛辅脸色阴沉,此时正在想着有什么好办法,解决目前的局势。  

贾诩跪坐在他面前,脸上的神色倒是非常淡然。  

突然在这个时候,门外副将在他耳中耳语两声,他的脸色,顿时骤变起来了。  

“不好,岳丈居然将袁隗杀了。”  

杀了?  

贾诩眉头紧皱,也随之站起来了。  

“大事不妙了。”  

“此事等我回来再说。”  

牛辅抛下这句话,直接起身,急匆匆的朝着相国府邸去了。  

贾诩看着牛辅的背影,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