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许县保卫战(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个许县令,之前我也听过他的名声,一来颍川没多久,便是将何曼给杀了,确实是有些本事的,不过他来颍川总共才一个多月,如何有兵力夺下颖南的三座城池?”  

何仪毕竟也不是庸人,很快便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起伏。  

“据颖阴那边的消息,谢流已经死了,而颖阴城被许县令接管,恐怕便是这个原因,吕煜才有兵力能够攻下颖南三城的。”  

吴贵其实是想说,这何曼的主力都被打散了,颖南三城原本防守力量就不够,可以说是形同虚设,要想攻占三城,少量兵力便就可以做到了。  

这种话他还是没有说出来。  

这说出来了,不就是直接在怪罪何仪了吗?  

何仪可不是那种善于采纳意见的人。  

若是你阴阳怪气,他是真的敢杀人的。  

何仪的军师...  

其实已经是换过两个了。  

吴贵能够当军师当了大半年,还是因为他能够察言观色。  

“大哥,这许县令上个月偷袭许县,害的弟弟差点丢了性命,此仇不报,不仅是弟弟脸上无关,便是大哥你也没面子,之前大哥以大局为重,说先不对付这个许县令,然而现在人家都欺负到家门口了,大哥如果还不出手,恐怕是要被黄邵刘辟他们笑话了,到了那个时候,大哥如何敢说自己是颍川汝南的第一黄巾?如何能够有威信收编他们?”  

何曾一番话...  

还真说到何仪心里去了。  

之前他不对付吕煜,是因为相比与一点油水都没有的许县,上蔡是富得流油的。  

他选择不攻打许县,便是不想属地官军。  

然而现在上蔡已经是打下来了。  

颖南三城也是被吕煜打下去了,他现在如果是不出手的话...  

那不就是软柿子了吗?  

“范雄!”  

“属下在。”  

“你带领一万人,先打舞阳,再打郾城,最后再将临颍拿下来,那个许县令能够在一夜之内将这三座城池拿下,我给你三天,应该不成问题罢?”  

三天?  

那个范雄脸上露出为难之色。  

“大帅...这三天三城...”  

不过范雄的话还没说完,何仪便是瞪了他一下。  

“嗯?”  

见到何仪的这种眼神,范雄咽了一口口水,连忙点头。  

“诺。”  

“去罢。”  

这三天时间,难道不够?  

吕煜才拿下这三座城池没多久,里面的豪强,士卒百姓都没有收编好,在这个时候大军压境,恐怕里面的人都要直接投降了。  

三日时间...  

在何仪眼中,已经是非常充裕了。  

他自认为已经是给了范雄充足的时间了。  

此时舞阳,早就已经被整顿完成了。  

加之攻打舞阳的时候,是用的偷袭,城墙并没有损坏,城中的守城器具也没有损坏。  

一应具有,加之吕煜已经是让张辽在城中守城了。  

张辽或许不是守城大将,但他绝对是破阵好手。  

只要对面给张辽一丁点的机会,张辽便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残忍!  

“将军,舞阳城看起来并没有慌乱的样子,城墙上全是人,我等的攻城器具,之前在攻打上蔡的时候便消耗不少了,现在再攻打舞阳,若是对面没有多少人防守,那倒还是可以试一试,但一旦对面有防守,要想攻取,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对于上蔡的战役,何仪是经过精心准备的,是故才能一击得之。  

但即便如此,攻打上蔡的时候还是损失了不少人手。  

现在要攻打舞阳...  

何仪事先根本就没有预料到,粮食因为有上蔡的支援,肯定是够了,但是箭矢以及那些攻城器具,却是没有补充了。  

范雄听着身边谋臣的话语,脸色稍稍阴沉。  

他自然知晓要在三日内攻取三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何仪的话都已经发出来了。  

他作为将领,自然也是要听从了。  

这三日三城不行,这一座城池肯定是要攻占下来的。  

如若不然,他便是没有脸面去向何仪交差了。  

“废话不多说了,攻城!”  

先上的自然是炮灰了。  

尤其是在攻占了上蔡之后,炮灰是不缺了。  

当即便有三千降兵,被后面手持长枪的士卒抵着上前冲。  

他们一个个抬着云梯,但是脚步却不快。  

很快便有人死在身后监督的士卒手上了。  

他们这几千人,存在的意义便是消耗对面的守城器具。  

譬如箭矢火油滚木乱石这种东西。  

若是这些守城器具无穷无尽的话,便是多一倍的军队,也很难将城池攻下。  

城墙之上,张辽很是镇定。  

实际上...  

他是有镇定的资本的。  

如今舞阳城中有五千人,可谓是吕煜一半的精锐全在舞阳城了。  

不仅如此。  

舞阳城中还有从临颍,从郾城调送过来的箭矢,火油等守城器具,可谓是底子深厚。  

人多,城坚,守城的东西也多,即便对面有再多的人,守住舞阳城,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  

魏延此时就像是一匹饿狼,已经是在周围环伺起来了。  

一旦对面露出破绽...  

他便会上前撕咬,以求做到一击必中,一击必杀!  

舞阳攻防战,很快便打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