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谋划名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看来曹老板的为人,便是王允与朱儁也是颇为了解了。  

“只是娇诏之事,总是有些不妥。”  

曹老板为达目的想来是不择手段的,王允则是想得要周全一些。  

万一此事事泄,对曹操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但董卓在朝中,陛下年幼,如何会颁发诏书?再者说,太傅在陛下身边,若袁绍响应,便是这诏书是娇诏的,便也是真的了。”  

朱儁寒门出身,又是军伍,顾忌因此没有那么多,在他看来,能解决事情的方法都是好方法。  

“也只得如此了。”  

王允轻轻点头。  

到现在,这死罪的娇诏反而变成了无足轻重的事情了。  

“啪啪~”  

王允拍了拍手掌,客堂外当即走入粉衣侍女。  

“去送酒菜来。”  

“是。”  

“这有酒无菜,喝得也没甚意思,我府上庖厨可是蒸菜高手,你时常来我府上,怕也是想要蹭蹭他的手艺罢?”  

朱儁轻笑了两声,说道:“论起府上庖厨的功夫,你府上的这个厨子如何比得上袁家的厨子,人家光是后厨便有七八人,各个有精通手艺,我来好几次了,也不见那歌女出来唱两嗓子,莫非你王允老儿想要吃独食?”  

“咳咳。”  

王允撸了撸胡须,狠狠的瞪了朱儁一眼。  

“你老小子也不看什么年纪,儿孙都满堂了,居然还想打我家貂蝉的主意?我可告诉你了,我可不将她当做寻常歌女,自然是不会拿出来待客的。”  

“罢罢罢。”  

朱儁摆了摆手。  

“我也是见公明小友第一次来,若没见到美人,怕不是多有失意?”  

吕煜当然知道他两人说的是貂蝉。  

貂蝉闭月...  

正常男人,自然没有不想一睹其风采的。  

“既是商谈正事,不见也罢。”区区美色而已,吕煜自诩还是把持的住的。  

“你啊你...”  

朱儁摇了摇头,说道:“少年郎可没有见识过美人的滋味。”  

吕煜撇了撇嘴。  

我在五日前也早不是处男了好吧?  

“好男儿志在四方,如何能沉溺温柔乡?”  

“你未见怎知?”  

“好了好了。”  

王允没好气的看了朱儁一眼。  

“这有的人,就是越活越老,这越老就越贼,今日天色尚早,恰好将军也在,不如帮忙参谋参谋。”  

朱儁身姿坐定,轻轻点头。  

他终于是变得认真一些了。  

“小友此次来雒阳,不知道可有谋划?”  

“谋划?”  

吕煜看了王允一眼,轻轻点头,说道:“谋划或许有之,既然司徒要为我求官,会受到太学生抵制,自然是要我在雒阳多挣点名声的,而挣得名声,无非来自品评夸赞,诗歌宴会,亦或者是顶撞当权者,踩高位而得名。”  

王允轻轻点头。  

“你倒也知晓。”  

“顶撞董卓,以董卓残暴,恐怕你会性命不保,这条路是走不通的,至于诗歌宴会,则需要有文才。”  

王允想到吕煜的石灰吟,也明白吕煜是有诗才的。  

“你有诗才,或许可参加诗歌宴会,有我举荐,应当可以参加...”  

不过想了一下,王允还是轻轻摇头。  

“罢,若是要去参加诗歌宴会,最好还是去求蔡伯喈的举荐名刺。”  

说到蔡邕,王允心情就有些不悦了。  

照理说你蔡邕与我王允表面上也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委身事董。  

而暗地里,我王允心心念念的都是为大汉计,而你蔡邕则是专心事董,结果你在太学生心中口碑比我王允强上不止十八条大街?  

凭什么?  

就凭字写得比我好看些?  

“若许子将在雒阳,求他点评,或许胜过参加十场诗歌宴会。”  

吕煜自然明白朱儁所言的是许劭的月旦评。  

当时,宫庭混乱,奸邪当道,政治腐败,祸乱四起。为治理国风,抑恶扬善,二许凭其才识谋略,在清河岛上开办了一个讲坛,每月初一命题清议,评论乡党,褒贬时政,不虚美,不隐恶,不中伤,能辩人之好坏,能分忠奸善恶,或在朝或在野,都在品评之列。  

评后验证,众皆信服。  

凡得好评之人,无不名声大振。  

一时引得四方名士慕名而来,竞领二许一字之评以为荣。  

许氏兄弟利用“月旦评”为时政举荐了不少人才,对当时取士有着很大影响。  

如许劭推荐的樊子昭、和阳士、虞承贤、郭子瑜等都显名于世,人称许劭为“拨士者”。  

许劭更是准确地评论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留下了千古佳话。  

“月旦,私法也!褒贬不平,以拔樊子昭而抑许文休,若他在雒阳,我见都不见。”  

王允对这个月旦评明显就是嗤之以鼻的态度。  

这也表明了当世对月旦评的态度。褒贬不一,许多人都认为一个月内便行褒贬,实在太过草率。  

王允显然也是其中之一。  

朱儁轻哼一声,说道:“可樊子昭、和阳士、虞承贤、郭子瑜皆有才干,况要快速出名,自然是要求此人品评的。”  

“方才你还不是认可许劭对曹孟德的评价,如今倒是嫌弃起别人来了?”  

“我如何认可了?”  

....  

这两个人岁数合起来一百多,但吹胡子瞪眼吵架起来也是凶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