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好像开始很顺利(2/2)
片样本,说自己以前用这种方法碰巧制造成功过一次,但是忘记了实验的具体参数,而且不了解怎么大规模生产。
王凯并没有嘲笑梁实诚突然产生的天方夜谭的想法,但一开始也并不打算为这样一个前途不明朗的研究消耗时间,接着他以太忙还有别的研究项目为理由婉言拒绝。
最终梁实诚递给了他那片样本,希望他能抽空研究研究,可没过多久,他就打过来了电话,表示愿意接受梁实诚的雇佣。
随后资金充裕的梁实诚和王凯签订了一份“卖身契”,是一种科技公司商业上常用的法律约束手段,包下了王凯的未来,如果王凯中途强行选择解约,那么今后就不得再研究材料领域了。
这对知识面储备丰富的王凯来说不是问题,同时合同中也规定无论是否有成绩,合同中规定的工资照开不误,梁实诚不得擅自开除王凯。
对于王凯来说,他今后不必过着按劳发响的忙碌生活,可以专心搞研究,但也不能轻易跳槽了。
技术研究就是这样,最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的研究的东西是否最终能成功,但已经知道别人成功过,只需要这一个信息,就能节约大量的探索。
梁实诚为王凯买下一栋实验楼,并定制了各种仪器设备,随后两人就开始在这座大楼内日夜奋斗起来。
虽然说在他的记忆中,工艺2已经是完成难度比较低的了,但是实际生产依然需要反复调节设备的具体参数。
就这样消耗了三个月还没有什么成果,就在梁实诚有点心灰意冷的时候。
终于有一天早上,梁实诚接到了王凯的电话,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成功了!东西已经在实验室里做出来了!
坏消息是我用其他仪器对它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发现了一个问题。
就是这个玻璃我好像无论拿什么东西都切不动······”
PS一下写了四种不同的超级材料制造工艺,大家不必不在意,也不必记忆,暂时男主只会用其中一种工艺。
这样写,只是为了让早期的超级材料在应用层面上功能不要太广。
同时也为了让剧情合理一些,一开始比较容易研究出来,但不容易大规模生产,只能省着用,后来的工艺更难研发,但也更容易大规模生产,可以造飞船。
另外技术细节暂时讲完了,接下来我会加快节奏写剧情了。
王凯并没有嘲笑梁实诚突然产生的天方夜谭的想法,但一开始也并不打算为这样一个前途不明朗的研究消耗时间,接着他以太忙还有别的研究项目为理由婉言拒绝。
最终梁实诚递给了他那片样本,希望他能抽空研究研究,可没过多久,他就打过来了电话,表示愿意接受梁实诚的雇佣。
随后资金充裕的梁实诚和王凯签订了一份“卖身契”,是一种科技公司商业上常用的法律约束手段,包下了王凯的未来,如果王凯中途强行选择解约,那么今后就不得再研究材料领域了。
这对知识面储备丰富的王凯来说不是问题,同时合同中也规定无论是否有成绩,合同中规定的工资照开不误,梁实诚不得擅自开除王凯。
对于王凯来说,他今后不必过着按劳发响的忙碌生活,可以专心搞研究,但也不能轻易跳槽了。
技术研究就是这样,最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的研究的东西是否最终能成功,但已经知道别人成功过,只需要这一个信息,就能节约大量的探索。
梁实诚为王凯买下一栋实验楼,并定制了各种仪器设备,随后两人就开始在这座大楼内日夜奋斗起来。
虽然说在他的记忆中,工艺2已经是完成难度比较低的了,但是实际生产依然需要反复调节设备的具体参数。
就这样消耗了三个月还没有什么成果,就在梁实诚有点心灰意冷的时候。
终于有一天早上,梁实诚接到了王凯的电话,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成功了!东西已经在实验室里做出来了!
坏消息是我用其他仪器对它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发现了一个问题。
就是这个玻璃我好像无论拿什么东西都切不动······”
PS一下写了四种不同的超级材料制造工艺,大家不必不在意,也不必记忆,暂时男主只会用其中一种工艺。
这样写,只是为了让早期的超级材料在应用层面上功能不要太广。
同时也为了让剧情合理一些,一开始比较容易研究出来,但不容易大规模生产,只能省着用,后来的工艺更难研发,但也更容易大规模生产,可以造飞船。
另外技术细节暂时讲完了,接下来我会加快节奏写剧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