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朕看到了盛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但是,县令大人说,要按照他的方式来锄田,叫什么科学什么锄田。说是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还会减少生病,更会使耕地翻倍!”  

“县令大人这一说,那还得了?!那不赶紧学啊!”  

“还好这些动作简单,就是扬锄头、挖泥、翻土、敲碎…简单得不得了,就是一些细节得要注意。”  

“一开始有些难…坚持一个月之后,啧啧,果然和县令大人说得一模一样!”  

“看看!现在三年了,俺身体还很强健,一次病也没生过…要俺说啊,县令大人真是个好人啊!”  

“希望他一直能在俺们华阴县,嘿嘿!”  

说着,说着,那老头自己都笑了起来。  

“这是…创法!”  

白面老者,轻轻吐出一口气,“这是武学大宗师的境界!”  

“大宗师?!”中年人有些疑惑。  

“老爷,最近的一位大宗师,便是武当的那位张三丰!”白面老子轻声道,“以老奴来看,此人就算不是真的大宗师,也已经接近那等境界了!”  

“没想到,在如今这个时代,竟然还有机会可以看到一位活着的大宗师!”  

白面老者忽然对这一次的行程有了莫名的期待。  

“唉!这个什么科学锄田哪哪都好,就是容易饿,吃得比较多!”老头砸吧砸吧嘴,“还好县令大人减低了粮税,教我们什么科学种田,总算不会饿死。”  

“就是这什么科学是什么玩意,俺老汉不懂,不懂…反正听县令大人的就对了。”  

一边说着,老头一边摇着头走了。  

科学?!  

中年人不由轻声呢喃,这老头已经说了好几次科学这个词了。  

“老萧,继续走吧。”  

中年人沉吟片刻,让白面老者继续赶路。  

马车一路疾驰,老萧则在一旁诉说着从华阴县的各种变化,以及传出来的一些话语、理念与想法。  

他们的速度不快,但不知不觉之间,华阴县城就近在眼前。  

“一路行来,真是大开眼界啊!”  

“官道之上,往来商旅,商品互通,络绎不绝;官道两旁,农民劳作,开垦农田,热火朝天。”  

“而且,这些农民面色红润,身强体健,一点也不像没吃饱的样子…”  

“村舍之中,家家户户,炊烟袅袅,穿新衣,盖新房;学舍之内,童子端坐,士子讲学,读书声不绝于耳。”  

“…”  

“这什么科学,果真不同啊!”  

中年人十分感慨,心中渐渐涌现出一股豪情。  

“老萧,你知道我看到了什么吗?!”  

“我看到了…咳咳…盛世!”  

“盛世啊!”  

“小小的华阴县,不同凡响!华阴县县令,不但是武学大宗师,竟然还是一位治国大才!”  

“我很好奇,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走到城门前,中年人看到入城队伍分成了三排,一排都是行人,第二排则全都是马车。  

第三排有马车,也有行人。  

“老萧,去问问,怎么回事?”  

中年人随口吩咐道。  

很快,老萧回来,“老爷,都打听清楚了。第一排,都是普通行人,不用交钱就可以进去。”  

“第二排,都是马车,都是一些做生意、或者进程的官宦人家,需要交十文钱。”  

“第三排,则是赶时间,或者不差钱的一些人,需交进城钱三十文!”  

“原来是这样。罢了,我们就选第三排吧,我想尽快见到华阴县令。”  

“拐了我的儿子不说,这治理民生的手段,奏折上看着也就那样,但真正到了这里才发现......很是非凡。”  

“我现在对他,越来越好奇了。”  

交了三十文钱,通过城门,进入城中。  

刚刚进入,便有小吏出现,给他们讲述城内的事项。  

“其一:进入城中,不可随意争斗,若有要事,可寻守卫裁决!擅自动手,作奸犯科者,擒拿!入狱!事情节轻重处罚!”  

“其二:道路规则,道路一分为三,中间是马车、马匹等,两侧是行人;均靠右行走!”  

“其三…”  

“…”  

小吏将注意事项交代清楚,没有多留,直接告辞离去。  

“等等,小兄弟等等!”  

老萧拦住了小吏,摸出一两左右的碎银,递了过去,“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谁知,这小吏脸色一变,瞬间退出三步,厉声道,“住手!念你初来华阴,不知我华阴规矩,这一次我暂且不追究。”  

“若再有下次,我必当以你行贿公务人员之罪,将你押入监狱!”  

“我所行之事,皆为职责所在,自有朝廷俸禄,无需尔等银钱!”  

小吏目光凛然,扫了一眼老萧和中年人,“希望尔等,不要自误!”  

话音落下,小吏看也不看,径直离去。  

“老爷,我…”  

“好了,老萧!”  

中年人摆了摆手,长长一叹,“若朝堂之人皆如这小吏一般,我便可以安心离开了…咳咳…”  

“老爷!”  

“走吧,老萧,去看看那位华阴县令!”  

华阴城县衙。  

中年人刚刚来到县衙门口,便见到县衙门口站着两个人。  

一个身穿官服,面容俊朗,风度翩翩,宛若君子的年轻人;还有一个年轻人,嬉皮笑脸,身体不断扭动,仿佛无论如何都不能安静下来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