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守株待兔(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上山还愿而已。”  

这道士上下打量了一下向贺真,然后望向了方林岩,再看向了旁边的坟墓和临时墓碑道:  

“这是?”  

方林岩将之前的说辞又再次拿出来讲了一遍,很显然这道士显得有些半信半疑的,但至少敌意是没了。  

然后他仰天唿哨了一声,立即山下又上来了十几名道士,而其中有两名则是显得神色憔悴,一看到面前的这废墟后,顿时就惊呆了,然后“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哭号声。  

“观主!!!”  

“师父!!”  

见到了这一幕之后,方林岩的嘴角悄然露出了一抹微笑。  

这一次他在这里等待的理由很简单,逃走的那两个道士接下来只有两种选择:  

1,跑路后隐姓埋名,或是苟且偷生,或是设法复仇,但这前提是在他们孤立无援的情况下。  

2,跑路后立即去找人求援,然后找到援兵以后火速赶回来看有没有奇迹发生。  

考虑到知真观这里本来就名气极大,其香客甚至能辐射到周边的省份,所以孤立无援的几率很小,所以方林岩选择了“守株待兔”的方式,直接留了下来。  

现在看起来小概率事件并没有发生,果然逃走的两位道长去而复返,他之前立碑埋葬的事情毫无疑问就已经狠狠的刷了一波好感度。  

一番寒暄之后,很显然这群来援的道士对方林岩的观感就相当不错了,能在这时候还挺身而出,帮忙收敛死者的人,那是不折不扣的雪中送碳,值得深交。  

这时候,方林岩已经知道了来援的这帮道人当中,以一位叫做“静明”的道长为首,而这帮援兵则是汉中张鲁一系的人,他们平时所呆的地方乃是距离这里四十里外的一处龙王庙中。  

这一处龙王庙因为有着张鲁这边的银钱支持,所以香火不旺也没关系,低调才不会引发旁人的关注,这位静明道长因此活得好好的。  

不过,静明道长虽然看起来很有威望,并且实力也很强,但是这支队伍里面真正主事的却是另外一位长得很猥琐的付道士,这家伙若是脱掉身上道袍之后,简直就和当铺里面的奸商账房没有什么区别。  

双方既然已经取得了基本的互信,方林岩也不藏着掖着了,而是将自己身上携带着的“大贤良师令”给拿了出来,然后和付道士交流道:  

“实不相瞒,在下叫做方岩,这一次前来还愿其实只是托词,其实是携带了这件信物来找一位道门的故人的。”  

付道士本来还是笑嘻嘻的,但看到了大贤良师令之后,脸色也是顿时有些严肃起来!然后他上下打量了一下方林岩惊疑的道:  

“你就是方岩?当年在长坂坡崭露头角的方岩?”  

方林岩心道这就是自己传说度4的好处了,而他此时虽然变幻了空间战士的代号,但也有着莫比乌斯印记的遮掩,在原住民面前也就并不隐瞒,立即谦逊的道:  

“往日旧事,不值一提。”  

付道士接着又拿着大贤良师令这玩意儿端详了许久,似乎确定不了真伪,于是这家伙只能将静明道士叫过来一起参考,而静明道长一眼确定是真的,于是看方林岩就觉得更加亲切了些,便道:  

“原来施主也是我道中人,不知道要找哪位故人?”  

方林岩道:  

“我既然手持大贤良师的信物,那么要找的当然就是太平道当中的故人了,不知道道长可知道张芝真人的下落?”  

静明道士听了以后,立即就叫了几位师弟过来商议了一番,然后对方林岩道:  

“张芝真人据我所知,在十年之前就已经加入到了龙虎山一脉当中闭关不出,而本门近年来与龙虎山之间已经多有疏远,双方之间多有摩擦,因此对施主的要求确实有些爱莫能助。”  

听到这里,方林岩却是不动声色,知道这道士应该不会只说这些,必有下文。  

果然,静明道士道:  

“不过,本门在昨天却刚刚得知了一个消息,龙虎山一脉当中,有一名重要人物在这边失手被抓,做这件事的乃是锦帆贼。阁下若是能将其救出的话,那么当能心愿得偿。”  

方林岩呆了呆道:  

“锦帆贼?那不是甘宁甘兴霸年轻时候建立的水贼团吗?据我所知,锦帆贼在二十多年前就随着甘宁依附刘表而解散了,甘兴霸都去世了五年,现在怎么又冒了个锦帆贼出来?”  

这时候,付道士便站出来道:  

“阁下应该是没有听说过建安二十二年的公安之变吧?”  

方林岩摇头道:  

“愿闻其详。”  

付道士道:  

“这件事其实只被局限在了很小的范围之内,却有一大批权贵的子弟被卷入。原因当然就是储位之争,孙权的长子孙登基本已经内定为储君,但是第三子孙和深得宠爱,因此起了别样的心思。”  

“于是孙和就联络了一批不得志的勋臣之子,想要在公安县设局将孙登的名声毁掉,自己取而代之,他联络的这批人当中,就有甘宁的儿子甘瑰,周瑜之子周、凌统之子凌烈.”  

“结果这帮小孩子能做得出什么大事来?肯定就被一一拿下,但是被牵连进去的人都很有背景,按律的话应该诛三族,但这件事哪怕是孙权都不敢这么干,一旦做了的话,江东估计就直接崩了。”  

听到了这样的事情,方林岩忍不住都愣了愣,在他搜集到的资料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