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鉴定(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无家可归。最值得讽刺的是,最后日本人居然将最高级别的“勋一等旭日大绶勋章”颁给了李梅将军咳咳,李梅傲慢的拒领了。  

在这种情况下,郑先仁对长崎所做的布置,是真的有能力让长崎化为一片火海的,他的筹码竟然是整个城市!毫无疑问,这一次真的是会让日本政府大出血了!  

郑先仁转头看向了西面,嘴角露出了一抹冷笑:  

“当然,首先,我要让日本政府相信,我拥有能让整个长崎化为灰烬的能力,所以,就先用谏早来作为唐人屋敷的祭品吧!”  

谏早是长崎市下面的一个町,类似于县城的行政级别!距离长崎有二十多公里。两人此时站在长崎外的小山上,极目远眺,可以见到在西面已经出现了滚滚浓烟,应该就是郑先仁安排的人手已经发动了。  

看着已经有些歇斯底里的郑先仁,方林岩微微叹息了一声,觉得他的手段有些过激了。  

但是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方林岩没有经历郑先仁家乡被毁的剧痛,所以也对其手段无法评判,他对着郑先仁点点头,然后转身离去。  

重新回到了长崎军港当中的住处之后,方林岩发觉一个伙计已经等候在这里,他见到了方林岩之后就直接行了个礼,然后道:  

“胡公子,您昨天对大管家说的事儿已经办妥了,现在这帮人都已经在旁边的会议室里面等着了。”  

方林岩点点头,然后起身来到了旁边的会议室当中,这里本来是日本人驻守军港时候使用的参谋室,  

现在外面站着四个五大三粗的俄国人,正在随意的谈笑着,有的一个家伙还在“嘎吱嘎吱”的嚼着酸黄瓜,见到了方林岩急忙做出了立正的姿态。  

对此方林岩已经表示习惯了,老毛子不怕死,能打是他们的特质,但是同样军纪散漫作风粗暴也是司空见惯。  

方林岩走进参谋室以后,便见到里面大概有五个穿着和服的日本人,看他们身上穿着的和服材质,还有肥硕的身材,都应该是有钱人。  

而这帮人都在忧心忡忡的交谈着,一见到了方林岩之后,便立即闭上了嘴,然后纷纷站了起来,对准他直接来了个四十五度的鞠躬。  

方林岩并不说话,眼神从他们的脸上看了过去,隔了好一会儿才找了一条凳子坐了下来,然后很随意的道:  

“听说各位乃是长崎当中著名的大商家了!尤其是在古物鉴别方面,可以说是格外精深。”  

换成是其余的时间,地点,场合,那么这五个人肯定会非常开心听到这样的称赞,但是在这种地方据说天皇的勇士在这里都足足有几万人玉碎,这五个人恨不得自己就是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越低调越好。  

一名胖商人直接哀嚎了起来:  

“阁下,我们已经为大军提供了三次犒军费用了啊,实在是已经竭尽全力,倾家荡产了。”  

另外一个叫做今宗久里的商人也是诉苦道:  

“真的是已经快要走投无路了啊,大人!”  

方林岩笑了笑道:  

“我听说,一个人若是渴到了极致的话,那么连自己的尿也能喝下去的。如果我在那时候想要出售一碗水,一碗二十万日元,不知道各位会买吗?”  

“对了,在中国还有一种酷刑,在小孩的身上割一刀,然后马上在伤口里面塞一把盐进去,连续割十刀之后,让这个小孩在牢房里面哀嚎一个小时,再提一桶冲洗伤口的清水卖给他的父亲,很便宜,也只要二十万日元,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兴趣?”  

方林岩这句话一说出来,在场的商人立即勃然色变,甚至有两个人被他所描述的这一幕吓得嘴唇都哆嗦了起来。  

五个人一番商议之后,为首的那个大胖子只能站出来,脸色惨白的道:  

“阁下......阁下,我等愿意再捐献六十万日元作为军费,只求大人高抬贵手。”  

方林岩哈哈大笑了起来,然后饶有兴致的道:  

“阁下是?”  

大胖子颤声道:  

“在下细川景忠。”  

方林岩走上前去,拍着他的肩膀微笑道:  

“刚才我只是个诸君开个玩笑而已,并不是想要让各位掏钱的。不过呢,确实是有一件事需要诸君帮忙。”  

然后他将之前获得的那一面破碎的战旗拿了出来。  

“我无意之中,获得了此物,十分喜欢,却不知道它的来历,可是在长崎当中询问了很多人都说不清楚。”  

“所以,希望各位能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我这个人呢比较特别,心情一好就会将之前说的话/计划要做的事情给忘记了,但是如果心情不好呢,搞不好之前的有一些大胆的想法就要实施了呢。”  

听到了方林岩的虎狼之词,这五个老板怎么敢懈怠,立即拿到了那“破碎的战旗”,然后仔细观看了起来。  

而细川景忠看了几眼之后,又和其余的人商量了一下,立即对方林岩道:  

“这件物品应该并非是我国的古物,不过我的叔叔应该能辨认。”  

另外一名商人也道:  

“阁下,看得出您对此非常重视,所以我希望能将店里面的掌柜叫来,他在这方面乃是专家。”  

方林岩点点头。  

半个小时之后,这群日本人一阵叽里咕噜之后,最后还是由细川景忠走了上前来,先深深鞠躬,双手将这一面破碎的战旗还给方林岩,然后才认真的道:  

“阁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