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刀和道(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人和胡六公子聊的那惨剧很有可能发生。”  

“难道我泱泱中华大国子民,竟是要被东瀛这样的弹丸小国欺凌,千万人沦入水深火热之中,再受倭寇之侮吗?”  

一念及此,王五心中陡然涌出来了一股难以形容的悲愤之感!  

他曾经不止一次听说书先生提到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两句诗,但之前都是一听就过,似乎升起了什么奇特的情绪,却很快就湮灭在了茶客的谈笑和其余人的叫好声当中。  

但在这生死之际!  

在这仿佛鬼蜮一般的地方,  

在这炎热的夏夜当中,  

在这凶险无比的时刻,  

四十九岁的王五,第一次明白了什么是大义所在,第一次明白了家国情怀!!  

他陡然抢先踏出一步,一刀斩下!!!!  

这一刻,王五的心中一片空明,没有了招式,没有了恐惧,也没有了犹豫,他就是这么沿袭着自己身体的本能,情不自禁的斩出了这么一刀!  

这也是他第一次主动抢攻对李沮出手。  

而在李沮的眼里面,最初见到王五踏前一步主动出手却是在心中嗤笑了一声,  

因为就正常情况来说,王五采取守势的话,那还能多撑片刻,但此时只攻不守的话,那就相当于直接来送人头了。  

客观的说起来,李沮这家伙此时的实力确实是要比王五高出一筹的,李沮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宗师,王五还在宗师门口徘徊。  

因此,李沮也是不退反进,嘴角噙起一抹冷笑,对准了王五就冲了过来,  

在他的眼里面,王五这一刀实在是平平无奇,他有十成的把握可以闪过这一刀,然后一发“鹤啄”直接点在了王五喉核上将之杀死!  

可是等李沮冲到一半的时候,他忽然觉得似乎有些不大对劲.......??这一刀的速度,为什么比自己预判的要快一点儿呢?  

等到他冲近王五身边的时候,这才惊恐的发现,自己好像,似乎,或许,竟然........躲不开这一刀,这是什么鬼?!  

李沮陡的怪叫了一声,然后一个后空翻就跳了出去,落地时候把不稳脚下的桩子,踉踉跄跄后退了好几步,然后一屁股就狼狈的坐在了地上。  

可以见到,半空当中有一道被斩成了两半的黄色符箓正在悠悠飘落,然后冒出了蓝色的火焰燃烧了起来。  

正是李沮之前求来的一张护身符发挥了作用,在关键时候轰的爆出了一股力量,让李沮得以险之又险的避开了这一刀。  

李沮这么一个宗师,居然被王五这一刀逼得如此狼狈!!关键是王五此时顶多还只是半步宗师之境啊,比他还至少低了一个层次。  

此时的李沮又惊又怒,深吸了一口气道:  

“王五!你居然使妖术!!”  

其实王五这一刀说起来很神奇,其实就类似于翱翔天际的飞机,你远远看到它的时候,感官上是不是觉得飞得很慢很慢?飞了很久才只飞了一指长的距离,  

当它距离你越来越近的时候,你就觉得开始有些不对劲了,  

本来的蚂蚁爬变成了苍蝇飞,但还是觉得自己轻松可以搞定躲开,  

但是,当它靠近到一百米内,带着澎湃的音浪和磅礴气势对准你俯冲而下的时候,你心中的千言万语都只能浓缩成了两个字:  

“卧槽!”  

王五的这一刀,其实就是上述的过程,然后被浓缩加速了N倍导致的。  

面对李沮的指责,王五觉得很茫然,因为这一刀从行话来说,那就是传说中的刀在意前!  

通常情况下,是先有了出刀斩人的念头,然后大脑下指令通过神经,控制双手斩出这一刀。  

而王五刚才的这一刀,心中的念头却不是出刀,而是强烈的想要守护方林岩的安危,阻止那异族入侵,家国破碎,山河沦陷,血火纷飞的悲剧........  

这一刀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用了出来!!  

这就和人在不慎摔倒的时候是一个道理:你根本不需要大脑下指令,手就会自动去撑地,  

出刀对于王五来说,已经变成了条件反射或者本能的存在。  

王五本身就是刀术天才,三岁丧父,五岁习武,迄今为止已经整整四十年苦练不缀,因此才将刀法化作了本能,配合他的人生经历,更重要的是被此时的心境所感染,便硬生生逼出了这神奇的一刀。  

也是入道的一刀!!  

以刀,入宗师之道!!!  

此时看着狼狈无比的李沮,王五自身本来就是刀术天才,他便是若醍醐灌顶一般恍然大悟,尘封记忆当中,当年学艺时候恩师李凤岗的话从记忆深处涌起:  

“.....喝哈!”  

还是少年的王五大声劈出了一刀!然后满怀期待的看向了旁边的师父。  

他的恩师李凤岗站在旁边披着一件衣服,吧嗒着旱烟,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普通的憔悴老农,很干脆的摇摇头道:  

“你这一刀看起来有点儿样子了,其实却没有刀意!去和人搏杀的时候必败无疑。”  

少年王五茫然的道:  

“师父,什么叫刀意啊?我不懂。”  

李凤岗缓缓走了几步,然后认真的道:  

“这其实很好理解,你想想看,若是你的敌人披头散发,满脸是血,发疯了似的举起了刀对你冲过来,并且将你看成了杀父仇人一般,你觉得这个对手可怕吗?”  

王五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