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竟然是他(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规军,其攻势居然也被顶住了。  

只是随着这一帮已经杀红眼了的王卫的加入,守方立即就被砍瓜切菜般的被干掉了,隐藏在村民后方的人也站了出来,方林岩见状大吃一惊,这才知道自己猜测得大错特错:  

“女儿国要对付的人,怎么会是他?”  

原来,被这群王卫拼命追杀,甚至要动用神器对付的人根本就不是如意子,而是那个妖异的邪僧,与唐金蝉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和尚!  

兑禅!  

此时可以见到,他正盘膝而坐在了一处堂屋当中,最令人震惊的是,兑禅的左眼处,居然被深深扎入了一支若箭若刺的奇特东西进去。  

更恐怖的是,这奇特东西似乎还有自身的生命,在微微蠕动着,仿佛竭力想要继续钻入其中。  

可以见到以这伤势为中心,兑禅的半边脸和头部都泛出了清晰的紫黑色!看起来很像是苹果腐烂以后出现的黑斑的模样。  

见到这一幕,方林岩顿时就想起了之前偷听到的王卫的话,难怪得她们认定了兑禅已经是重伤无救,只能去冒险才有一线生机。  

也不知道为什么兑禅居然都没有将这东西拔出来,而受到如此恐怖伤势的他脸色居然还很是平静,盘坐在了堂屋正中。  

其前方还有多人举盾守护着,不停的有人被押送上来,  

当然,被送上来的人都是满面惊慌,被五花大绑拼命挣扎着,  

不过,当兑禅伸手过去,抚摸上了那被押上来的那人的头顶之后,他陡然浑身一震,就僵在了原地不动,隔了一会儿之后就主动跪倒在地,松绑以后就变成了兑禅的忠诚舔狗然后冲了出去。  

只是方林岩看得很明显,兑禅转换手下的速度,完全跟不上外面被杀的手下的速度!  

同时,他也忽然明白了为什么王卫要屠村,因为只要是村子里面的活人,都有可能成为兑禅的帮凶当然顺带说一句,这绝不代表方林岩的心里面对这些王卫的厌恶会消除几分。  

这帮王八蛋因为疑似的可能,就直接大开杀戒,这就是一件毫无道理的事情。  

这和男人有可能去强X女人,就先发制人把男人的o↓o给割掉有什么区别?当然是不可原谅了。  

“嗯?对了,兑禅这家伙貌似实力又提升了啊。”  

看着兑禅仿佛流水线一般生产死士的做派,方林岩顿时想到了自己当时被其控制的情形,那时候兑禅可以远距离利用“他心通”度化别人,但是看起来颇为费事。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因为他当时想要搞定的都是高手,强人的原因。  

不仅如此,被他控制的人死掉或者摆脱控制之后,兑禅自身的精神也会被重创。  

但是现在,兑禅施展出来的度化之术更接近于密宗的“灌顶大法”,或者是道家的“摩顶之术”了,古诗有云:仙人抚我顶,结发授长生.....  

这里所说的仙人抚顶,其实也就是道门“摩顶传功”的典型例子。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兑禅才能像是流水线一样的度化人,然后放他们出去送死。  

当然,由此也可以看出,这家伙显然已经修复了功法当中的缺陷:被控制者哪怕是死翘翘,兑禅也根本无所谓........或许这就是需要出动神器来对付他的原因?  

不仅如此,方林岩发觉,此时被兑禅度化了的哪怕是普通人,也是获得了相当程度的强化。  

他亲眼见到一个走路一瘸一拐的老人在被度化之后,立即就虎虎生风的奔跑出门去,顺带还抄起了一把刀一个盾牌,冲入了敌人当中厮杀,不过走路依然能看出他深一脚浅一脚的样子。  

这个老人从被度化到被杀死,一共是三分半钟。  

在这三分半钟里面,方林岩基本将兑禅对“度化者”的强化程度给判定了出来,那就是让他们获得发挥出自己最大上限的能力。  

比如这老人,每一次砍出的刀都是全力爆发的攻击,刀刀都是只攻不守的绝杀,仿佛遇到的是有着杀父之仇夺妻之恨的仇人,势必要与敌人同归于尽。  

不仅如此,围攻兑禅这帮人的一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就是方林岩尾随而来的那种王卫,另外一部分则是类似于宫分军这样的精锐。  

这二者的区别应该在于王卫大内侍卫,宫分军拱卫京城的禁卫军。  

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宫分军这帮人攻击的力度很弱,冲杀在前的都是王卫,至于原因方林岩很快就找到了,此时手提大盾拱卫在兑禅身边的精锐,身上穿着的就是宫分军的铠甲!  

此时她们一个个都是面无表情,却对兑禅乃是忠心耿耿的站在了前方,一旦有能威胁到兑禅的箭簇,飞矛之类的,甚至会直接迎上去用身体去挡。  

对于兑禅已经相当了解的方林岩立即就明白了过来,很显然,兑禅躲藏在这个村子里面之后,就是被宫分军的人先找到的,然后呢,咳咳,这几位勇猛的先锋就率先被其度化了。  

接下来宫分军的人估计又吃了几个大亏,便无奈求援。而看王卫在进攻时候有恃无恐的模样,说明她们一定有对付兑禅这种精神控制的秘法。  

方林岩更是推论出,兑禅现在的度化方式应该也保留了之前那种远程催眠方式。  

因为就现在兑禅的“摩顶”度化方式,是需要将人制服以后徐徐图之的,而兑禅一开始或许能凭借一群村民干掉几名宫分军,却绝对做不到依靠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