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 喜不自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察觉到有伪彼岸靠近,孟奇睁开了双眸。  

与以往不同,此刻的他虽然是伪彼岸者,但却没了当初的那种朝气蓬勃与意气风发,鬓角斑驳,眸中尽是沧桑,有化解不开的悲伤之色。  

登临彼岸后,林阳虽然复原了诸天万界,让芸芸众生摆脱看死亡的结局,但却不包括孟奇的亲友们,无论是地球的亲生父母,还是玉虚一脉的强者,他都没有去干涉。  

也就江芷薇、张远山等与他相识的朋友,被林阳复活了。  

“林师兄你来了…”  

孟奇开口道。  

他话语一起,正悟道的顾小桑随之醒了,看向了山峰外的黑暗。  

当初的故人,竟然真的挣脱了无边苦海,成为了高高在上的彼岸者,让她非常感慨,也充满了动力。  

虽然时机难寻,又有无生老母暗中窥视,可是她也有可能登临彼岸,与无生老母处在同一个境界上。  

而且,比她有更大把握登临彼岸的还属孟奇,只要他们夫妻二人中诞生了彼岸,就会是另一番天地。  

“苏师弟,你与我一同去擒下玄冥鬼帝。”  

魔皇战体说道。  

“你挣脱苦海的时候,我会适时出手的。”  

至于是阻挡别的彼岸,还是对孟奇下手,那就属于另一码事了。  

至少在无生老母眼中,此言指的是后者。  

孟奇闻言,双眸的死寂消散了几分,道:  

“擒下玄冥鬼帝?”  

他微微思索后想通了。  

玄冥鬼帝是诸天万界的第一只鬼物,而林师兄则意在死后世界,要说两者之间没有冲突的地方,根本不可能。  

这是根本的大道之争,是不可避免之事,除非林师兄甘愿他的死后世界始终没有圆满的那一天,要不然的话,两人的冲突,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好。”  

孟奇点头,答应下来。  

据他所知,当初玄冥鬼帝帮助九灵元圣进入九幽之后,曾想占据阴曹地府,不过不知什么原因,最终失败了,在之后多年,对于黑狱的阴曹地府,也多有觊觎,只是祂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下手。  

九幽某层,最初血海。  

魔皇战体的一丝意志同时也降临在这里。  

意志震动了重重时空,传进了血海核心。  

“杨戬,随我与苏孟同去镇压玄冥鬼帝。”  

伪彼岸之间的实力差距不大,虽然孟奇拥有霸王绝刀、人皇剑,应该算是九幽最强的伪彼岸了,不过想生擒另一位伪彼岸者,终归还差了一点,加上他也不保险。  

为了稳妥,他觉得让杨戬一起出手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三位伪彼岸一同围剿,任何一位伪彼岸都不可能逃出生天。  

哗啦!  

血海翻滚,浪花滔滔,身穿水合服,头戴扇云冠的清源妙道真君杨戬出现了。  

“我为什么要去。”  

杨戬开口,声音无喜无悲。  

对方是天帝转世,而祂至今没有忘掉年幼之时的遭遇。  

昔年,为了摆脱先天神躯的限制,以求可以更进一步,天帝以天帝石碑秘密转世,摆脱了神躯,祂的敌对者得到这个消息,从而在诸天万界中寻找天帝的转世之身,要趁机除掉这个大敌。  

祂生活的那个部落,为此被灭了。  

有人得知他的不凡,怀疑他是天帝的转世之身,为了斩尽杀绝,不留后患,对他的部落下手了。  

如果不是偶然间和当初同样幼小的哮天犬玩耍,并不在部落中,就没有他这个清源妙道真君了。  

万古已过,当初的仇恨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了个结果,但是每曾想到天帝,杨戬就不由得回忆起小时候的那种害怕与悲伤,有几许念头盘旋在入道之后有所变化的本性之外,却无法深入。  

这也是祂始终无法登陆彼岸的原因之一…意志不纯。  

“苏师弟挣脱苦海的时候,我会为他出手一次,你挣脱苦海时,也是如此。”  

魔皇战体说出条件。  

杨戬闻言,回答道:“师祖在消失之前给我留下批语,我成道的机缘在于下个纪元,虽然我不知道到底存不存在新的纪元,但很明显,师祖看出了我无法在本纪元挣脱苦海这件事。”  

他的言外之意明显。  

纪元终结之时你就会扑街,怎么在可能存在的新纪元,在他挣脱苦海之时出手相助。  

杨戬可不会相信元始天尊对他的批语有误,况且根据他的本性,没有完全把握绝对不会挣脱苦海,也就注定哪怕积累足够,也不会在古老者争锋惨烈至极的末劫冒险尝试的。  

虽然杨戬并不信林阳能帮到祂,不过杨戬还是动身了。  

“如果有可能,别忘了这番话。”  

杨戬淡淡说道。  

上古神话时代,殷商王朝建立之前,天地一片苍茫,真实界大地还没受到众多大战的波及化为无数碎片,浩瀚到天仙都要成千上万年才能跨越。  

林阳正在看着大地,看到一人一狗。  

年幼的小杨戬和瘦弱的哮天犬。  

“族长说了,人族要师法天地,模仿妖族修成神通。”  

“小黑,我以后就跟你修炼了。”  

小杨戬看着黝黑的哮天犬炯炯有神,搞得哮天犬一头雾水,满眼茫然。  

下一刻,小杨戬就学着哮天犬吐出了舌头,接着…  

“汪汪!”  

小杨戬蹲在了地上,四肢着地,叫了出来。  

林阳见此,冠冕下浮现出一丝黑线,虽然早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