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八章 秘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看来,总算是有变化了么…”苏渊目露思索。  

之前,持续增加的地气忽然消弭,地劫仿佛戛然而止。  

但那显然是不可能的,越是积蓄,才越是说明有大的东西在酝酿!  

苏渊知道这只是时间问题,便也没去多想,只是继续研究着阵道。  

眼下,四象殿召集,十有八九便是憋了这么久的地气有了变化!  

“那走吧!”  

苏渊站起身来,与姜岚一同往炎廷深处而去…  

四象殿内。  

宇文无极、方青霄、澹台梦等五御御座在左右两侧。  

苏渊、姜岚、童雪儿、田慧等人则是站在下方。  

而坐在最上方主座的,正是大炎四皇之一、掌控巡天司的赤皇江天赤。  

与灵皇不同,须发洁白、肩膀宽大的赤皇,所带来的压迫力却是让灼阳级都感到胸口发闷。  

仅仅是坐在主座,整个四象殿内便充斥着一股严肃至极的氛围,无人敢发出一点动静!  

“诸位,地劫,倒是比我等想象的还要更剧烈一些。”  

待得四御之人齐聚,赤皇总算是开口了。  

浑厚低沉的声音从赤皇口中传出,半眯着的狭长双眼扫过下方众人。  

“之前,地气之所以突然没了动静,就是在积蓄着能量。  

如今,以海量的地气为能量重塑神话之境,暂命名为‘天星宫’的大型秘境,已经出现在火罗国外!”  

“天星宫…”  

五御高手都是眼中微动,苏渊也是暗暗思索起来。  

根据以前在广川四中时所学习的知识,就已经知道,秘境的形成有多种原因。  

其中一种,便是在剧烈能量变化下形成的秘境。  

按赤皇的意思,是地劫当中多条龙脉的海量能量,催生出了崭新的秘境。  

而如今正值龙脉初生之际,正是地劫高峰、地气喷涌的黄金时间。  

这么长时间,究竟有多少地气汇聚…想想都让人心惊。  

问题已经不是有没有龙脉,而是…有多少龙脉!  

赤皇继续道:“根据初步推测,其内龙脉少说也有一手之数。”  

“一手之数!”  

众人都是眼中微凝,至少五条龙脉,这么多!  

这就是地劫吗,平常上千年都难以形成的一条龙脉。  

此刻从地劫开始也才短短十年而已,算上这个“天星宫”秘境,东大陆上先后出现的龙脉加起来都有10几条了!  

赤皇道:“另外,寻常秘境可无法有秘境生物突破出来,加上作为秘境框架的‘古代碎片’很不简单,这背后应该也有灰界的动作,你们多加小心。  

现在,北方军队已经率先开拔了,你等稍作准备后即刻出发。”  

“是,赤皇!”  

军队未必是要起到多大的作用,但天星宫秘境似乎不小,自然需要足够的人手进行探索,并对巡天司高手提供后备支援。  

启光。  

塔罗会议中,不同图案的椅子上坐着一个个真理骑士。  

原本坐满的坐席,如今却是缺失了不少。  

针对天星宫秘境一番议论后,坐在最上方的黑发青年愚者平静道:  

“按照上面的吩咐,全力应付秘境,夺取龙脉…那么,便各自行动吧!”  

“好。”  

众人微微应下,随后灵光闪烁之间,一个个自座位上消失。  

短短片刻,座位之上就只剩下了愚者一人。  

愚者拨弄着手中的金色硬币,双眼之中金光流转,似乎有无穷景象在眼前出现。  

“不利吗?”  

愚者似乎看到了什么,微微皱了皱眉。  

指尖一弹,手中的金色硬币飞了起来,最后落回桌面被其扣在下方。  

“神明照耀我等,哪怕不利也会反败为胜,何况…既然我等出手,那便没有不利之说!”  

愚者移开手,硬币朝上的图案赫然是一个手持鲜花的天使。  

愚者眼中金光熠熠,随后身上光华一闪也消失在了坐席上…  

火罗国外,祥云密布,天宫隐现。  

天星宫秘境某个入口前,诸多火罗与大炎的军队镇守此处。  

空间略一扭曲,一袭赤明朱雀袍的苏渊便带着朱雀御众人赶至。  

“苏真君。”大炎和火罗国的将军一同迎了上来。  

二人带着军方高手来到这里,一是御守从里面冲出来的星兽,二也是进入秘境中查探情况。  

苏渊点了点头,随即看向大炎国的将军问道:“刘牧将军,里面情况怎么样?”  

刘牧道:“这个入口附近的秘境生物我们也是刚刚解决,里面很大,非常多的人形怪物,我们突进也很艰难。”  

多问也不如自己去看,苏渊道:“那我们进去吧。”  

刘将军点了点头:“好,我跟你们一起进去。”  

苏渊等人随刘将军飞身而起,踏入天宫祥云之中。  

眼前略一闪烁,景色迅速变化。  

很快,便出现在一片美不胜收的仙家之地上,星光倾泻、楼宇连城。  

不过前方灵光爆裂,激斗之声不断,足足三个军团的兵力与秘境生物杀作一团。  

而秘境之中的这些人形生物,天兵都是辉月、耀星级,身披金铠的天将则是灼阳级。  

其中为首的一头金铠天将,赫然是三阳境的修为。  

大炎这边,另外一名军方上将与两名中将正在合力应付。  

苏渊大概扫了一眼,道:“帮忙吧。”  

“是,真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