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一章 入阵(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华天都遥遥望向白泽、苏渊等人,厉声道:  

“之前栖霞山,几大妖兽破坏了东方易的成王之路,如今你等妖兽居然还敢出来与我等争此龙脉!”  

不用白泽开口,骆金已然冷声道:“既然上面有约定,那我等自然有参与争夺的资格。  

至于九婴、相柳之流,归于凶兽一脉,其等所行之事大可不必牵扯到我们头上。  

我十万大山、花神岭等地灵兽,无数年来约束下面星兽,可从未犯下什么大恶之事!”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华天都冷笑一声,还瞥了一眼御兽天宗等人,“无论灵兽凶兽,都是妖兽,早晚是我人族大敌!”  

石利双眼微眯,知道华天都也是在暗指自己御兽天宗。  

石利当即道:“华道兄此言差矣,自近代以来,修士与妖兽就一直是和谐相处,如此才得以维持南大陆的和平与发展。”  

华天都不置可否:“以前也就罢了,如今兽劫已起,是我人族之劫,哪还能与妖兽和平共处!我等与妖兽之间必起杀劫!”  

华天都虽然言辞激烈极端,但的确是站在整个人族立场来说。  

反观石利所说,虽然未必错了,但更多还是站在御兽天宗的立场。  

如今御兽天宗,如果能够借助灾劫而起,不说比肩太上门三派,成为三派之下的第一大派还是有可能的。  

苏渊自然也听到了二人的一番辩论。  

不过对于苏渊来说,这些大义,如今还轮不到自己来考虑。  

如何保证自己,以及亲人、朋友、国家在三重灾劫中更好地生存下去,才是当下的自己需要认真考虑的。  

至于未来,骆金、王虎…乃至白泽毕方等妖兽,到底是敌是友,那就到时再做决断就是!  

就在华天都和石利争执之时,忽然之间龙吟阵阵。  

不断汇聚而来的地气冲天而起,连天接地,恐怖如潮的粘稠星力当即爆发出来。  

华天都、纳兰英、石利,以及白泽、骆金、王虎…所有人俱是眼中大亮!  

“龙脉!”  

仅仅是围绕在龙脉四周,众人便俱是感受到三阳境的极限瓶颈,似乎有所松动!  

苏渊倒是第二次见得此景,并没有太多惊讶。  

纳兰英开口道:“不管怎样,都得先解决这些妖兽吧,否则要是再出现之前栖霞山的情况那可就不好了。”  

在有多个敌人的情况下,本来就要合纵连横逐个驱逐对手。  

本就有人妖之别,又有栖霞山道魔两宗的前车之鉴在前,几大派联合起来先解决妖兽仿佛水到渠成。  

果然,华天都和石利也没多说,一时之间矛头直指白泽等人。  

不过白泽对此也早有预料,眼看不对,当即取出阵盘和水天如意。  

“阴阳天水大阵,起!”  

阵盘之上符文闪烁,滴溜溜一转,天池倾泻,碧波千里,一方天水大阵转眼便已充斥在天地之间。  

而苏渊、白泽等人的身形,也已经被汹涌水光掩去,一时难以窥得。  

“阵法?”  

葛云眉头微皱,倒是没想还真遇上了阵法!  

纳兰英问道:“葛云师兄,你可认得此阵?”  

葛云打量着浩荡千里的碧波,以及高空不断浇下的天池之水,也是微微摇了摇头。  

“世间阵法太多,至少我修炼至如今,也没有见过这阵法。  

不过看起来,像是守御类型的阵法,而且其中应该还有一些变化。”  

作为七级阵法宗师,只是略一打量,葛云就已经看出了些许端倪。  

但也仅此而已了,对于宗师级的阵法,已经无法做到凭空干看就能有破阵之法。  

本来几大道门是要先联手除掉妖兽,但没想到白泽等人作为妖兽,竟能布下这等大阵。  

现在想要强攻,指不定会受到多大的损伤。  

不过,这也更加说明这些妖兽的存在,是个巨大隐患。  

华天都望向阵法,对杨晓东吩咐道:“师弟,你且去探一探这妖兽的阵法。”  

“是,师兄!”  

气阳首席杨晓东当即上前,翻手取出一枚鹅蛋大小的金色珠子。  

其内烈焰涌动,表面更是充满了一圈圈日冕纹路!  

暗阵之中,借助水镜观测的苏渊眼中微动:“太阳真火?”  

真阳派有除了大日神乌之外的唯一太阳真火,而这,便是以神乌精血和太阳真火共同锻造的大日宝珠!  

能够凭空渡来大日真火,形成神乌真灵攻击敌人。  

剑阳一脉和气阳一脉的首席,都有伪圣器。  

“大日宝珠,神乌化形,去!”  

杨晓东抬手催动大日宝珠,珠内顿时绽放出璀璨无比的光华!  

“啾!”  

伴随着清脆的鸟鸣,一条百丈之长的金乌之灵飞出,所过之处地面焦红一片,竟是连大荒岭的荒地都给再度烧焦了,直奔阴阳天水大阵而去!  

“不愧是伪圣器,就没有一件是简单的。”  

苏渊眼中微凝,单论攻击力,这件星器绝对顶级!  

转眼之间,百丈金乌便撞入到天水大阵的范围内。  

“天水!”  

阵中白泽一喝,顿时有银河般散发着璀璨灵光的天水从万丈高空之上倾泻而下,打在真火神乌身上。  

水火交击,金色的大日神火与天池之水剧烈碰撞,灵光飞溅,水火爆鸣!  

二者蒸发湮灭,你来我往,一时陷入僵持之中。  

然而天池大阵可以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