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章 升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三天后,苏渊再度通过空间乱流回到地窟。  

虽然空间乱流可能消散,但通常来说,至少也能持续个十几年。  

除非真是运气极差,刚好在需要的时候消失。  

回头看着岔路中的空间乱流,苏渊并没有此地无银地去做什么伪装。  

目前看来,乱流在灰界之中似乎不少,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而且这么长的空间乱流,就算是三阳境高手也难以抵达终点,没有必要再欲盖弥彰惹人探查。  

苏渊展开全知视界四下扫视了一番后,当即闪身往南边返回,打算先找到其他使者同步一下如今的情况。  

地窟内一路高速移动,又是小几天后,苏渊总算得以从地窟中出来。  

而才刚一出来,便发现了候在外面候着的夏璇。  

夏璇也有所察觉,一扭头,便看到银光一闪间苏渊突然出现在跟前。  

夏璇眼中一亮,当即拱手一礼:“三席!”  

毕竟多亏了苏渊的那位化身,自己等人才能侥幸逃脱。  

说起来都被对方的化身救了两次了,夏璇心中自然十分感激。  

“夏璇你没事?”苏渊大为意外,没想到夏璇居然等在这里,“还有项定乾他们呢?”  

夏璇道:“三席放心,我们都没事。有您的那位化身舍身牵制,我们得以从两个启光灼阳的手下活了下来。”  

见夏璇等人果然都没事,苏渊也是暗暗松了口气。  

这般看来,十有八九是黄翔设法放过了几人。  

而且,从夏璇的话来看,似乎她们也没有察觉是黄翔暗中放水。  

苏渊心中一番快速思索过后,问道:“你现在怎么还在这里?”  

夏璇笑道:“奉南宫真君之命,在地窟外面等候三席,对了,您那具化身…”  

苏渊摆了摆手:“无碍,我已经将他复活了。”  

“嗯?”夏璇面色微滞,这么快就又复活了,居然这么容易吗?  

不过夏璇自然不知道,这可是斩杀了二十头灼阳星兽才恰好进化,得以将妖魄化身复活。  

否则这一次,妖魄怕是至少都要躺上一两年才能积攒足够能量重生。  

“现在是什么情况?南宫真君既然让你在这里等,想来这地窟附近如今还算安全?”  

夏璇点头道:“我们从启光高手手底下逃脱后,将情报告知了后勤通讯的使者,进而传到真君那里。  

后来南宫真君疾行北上,于几天之内辗转多处,强势灭杀了好些个启光高手和灰界星兽!  

现在,南宫真君已经越过此地,只身追去了北边更远的地方。  

而我们的人正在全速探查,要趁着灰界有更多高手前来之前完成任务并撤退。”  

夏璇说到此处言语之中颇为振奋,也是第一次感受到了本御真君的强横实力。  

虽然不是亲眼见到,但夏璇也听到了其余御使执使只言片语的描述。  

据说南宫离如同急火流星一般冲向北方找着人杀,所过之处根本无人能挡。  

启光这边根本没有能够拦阻南宫离的人,连续死了四五个灼阳级后,出于惊悸齐齐后撤退去。  

“南宫真君,还真是厉害啊…”苏渊也是感叹了一番。  

夏璇继续道:“姜二席、还有玄武御的田慧三席等都应越过了这条线去到更北边探查,而真君吩咐我留在此处等着三席。”  

正说着,不只是夏璇,苏渊身上的传讯符篆也亮了起来。  

赫然是“返回”的信号。  

苏渊轻笑一声:“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看来南宫真君太过给力,倒也没我什么事了。”  

夏璇点了点头,随后问道:“对了三席,你在地窟之中有什么收获吗?”  

“算是略有收获吧。”苏渊笑了笑,也没有再多说。  

几天后,苏渊等人撤回了炎廷。  

这一次的任务还算顺利,需要查探的空间薄弱点都基本探明了情况。  

有的薄弱点堵死不用考虑,有的薄弱点的确需要设下警戒。  

地图总结出来交给了玄武御,接下来如何防范,便是玄武御的工作了。  

不过这一趟,司内使者也有损伤。  

有的被灰界本土的星兽杀死,也有的遭遇启光骑士被杀死…  

共计阵亡了两位灼阳御使和十三名执使。  

这种任务风险很高,还刚好撞上了启光也来探查,这个伤亡情况可以接受。  

但实际上,在地劫之前,很少有御使身亡的情况。  

基本十几二十年都不会有一个!  

而如今,仅仅是一个探查任务,便有两名御使因此而阵亡。  

众人多多少少又感觉到了几分危机与紧迫感。  

至于苏渊,也单独向南宫离报告了自己发现的空间乱流。  

南宫离对此极为重视,第一时间就上报给了方御座…  

朱雀殿内。  

“所以,是有一条空间乱流能够直达北方的魔兽之森?”方青霄神色微凝。  

“没错!”  

苏渊点了点头,放出软软,将记录的部分投影放了出来。  

方青霄看过之后,目露思索之色。  

“魔兽之森比邻启光东北,这倒真是个出乎意料的大发现,关键时候或许会有不小的作用。”  

方青霄思索了一会儿,抬起头来看向苏渊和南宫离。  

“这事还有其他人知道吗?”  

苏渊摇了摇头:“暂时只告知了南宫真君。”  

南宫离也道:“并未告知其他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