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丹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苏渊倒也不是突然想要炼丹,而是在当初残月级第一次使用日灵丹时就有所考虑了。  

之前也就罢了,苏渊本身进步已经足够快,尤其是辉月期间的突破速度连自己都没有想到。  

但灼阳级就不同了,灼阳的修炼,动辄是以十年为单位来计算的!  

苏渊修炼至今,所花费的时间都远不到十年,可想而知这个过程究竟有多漫长。  

这自然是苏渊接受不了的。  

光有凤脉和传说魂卡的加速还远远不够,若是想要更多地提升修炼速度,那最大的依靠就是丹药!  

对于人类来说,直接使用灵植灵果等天材地宝通常会浪费掉不少能量。  

甚至于有些宝物本就无法直接使用,比如星核。  

但如果能够将之炼制成丹药,就能最大限度地将各种宝物的作用都发挥出来!  

日灵丹珍贵无比,能够增加辉月突破灼阳的概率。  

而对于灼阳来说,日灵丹本身就是给灼阳级提升修为的顶级丹药!  

不过,日灵丹不但炼制困难、成本极高,而且需求量很大,这就导致日灵丹常常是有价无市。  

要请炼丹宗师炼制一枚日灵丹,通常要给两三枚灼阳星核才行,这中间费用可是非常之高。  

此次占领沙克和连岐,苏渊审时度势协助军方占领两领,同样有不小的功劳。  

苏渊本来是想问司内有没有补足本源的宝物,结果根本没有。  

能够补足王级本源的宝物,价值难以想象,本身就是王级层次的宝物。  

而且这类宝物,除了修复本源之外通常也能够强化王级本源,早就是供不应求的东西了!  

哪怕巡天司,也没什么存货。  

毕竟像杨逸风这种本源流失的情况,实在是比灵魂受创还要少见。  

于是,苏渊便申请日灵丹,也只能申请到一枚而已,现在还在路上。  

但一枚日灵丹,对于苏渊可是杯水车薪。  

而如果自己能够炼制日灵丹,那么今后每当猎杀灼阳星兽都能够自己炼制成日灵丹,进而自给自足,大幅提升修炼速度!  

对于别人来说,或许有些异想天开。  

但对于苏渊来说,却并不是不可能…  

苏渊看着手中的清脉丹丹方和几本炼丹基础,当即起身,一挥手将之都收了起来。  

苏渊走进藏宝殿,根据艾希莉亚编制的索引来到了殿内某个角落。  

这里存放着三个造型不同的丹炉,两个蓝色品质,一个绿色品质。  

苏渊一眼便选定了其中一个青龙模样的丹炉。  

「青龙丹炉,以青龙之躯炼制的超蓝品质丹炉,能够平衡材料药性、减小冲突,有一定的蕴养丹药之效」  

“超蓝级别,就它了。”  

苏渊收起青龙丹炉,也不知道是哪个死在自己手里的倒霉蛋留下的。  

随后,苏渊找了个僻静之处,放好丹炉就准备开始炼丹。  

清脉丹所需要的材料都极为简单,一株香檀草是二级灵植,剩下的都是一级灵植。  

对于一般的学院学生来说或许一炉的成本还不菲,毕竟有二级灵植香檀草,但对于苏渊来说自然不算什么。  

苏渊先放好材料,以星力化作火焰起火生炉。  

炼器师可以借助炼器炉产生高温火焰,不需要炼器师本身是火系星卡师。  

但炼丹师对温度的把控却是要求极高,直到现在,炼丹师也必须要能够自己操控火焰才行!  

苏渊作为神火拥有者,同样能够轻易转化火系星力。  

“砰!”  

不过短短半个小时,忽然一声炸响,燃烧的青龙丹炉中忽然升起阵阵青烟。  

苏渊打开丹炉一看,里面的材料都已经焦黑发糊混作一团,根本无法辨别出来。  

“果然失败了啊”  

炼丹就是这样,炼制成功也就罢了,一旦失败整炉材料都要报废,也难怪炼丹不是每个人都能学的…  

苏渊清理着丹炉,同时反思起来。  

“按照丹方记载,刚才的火焰应该要从温火开始均匀加热,随后要变成短暂急促的多点高温加热。  

因为担心操作过猛,我手中缓了几分,反而没有让温度达到阈值,激起香檀草本身的清凉来与热量中和…”  

一番回顾之后,苏渊已然想明白了问题所在。  

又拿起丹方来细细过了一遍后,苏渊才再度取出一份材料放入丹炉中,重新起火炼了起来。  

“砰!”  

“砰!”  

“砰…”  

第一次炼丹,因为生涩与经验不足,苏渊也遇到了许多炼丹学徒都会遇到的问题。  

并且因为没有人指导,新人炼丹师该踩的坑苏渊大多都踩了一遍,炸炉了好几次!  

不过以苏渊的观察力,再加上对星力的掌控力,所有问题只要错过一次清楚了原因,便不会再错第二次。  

很多炼丹学徒最难的都是操控的问题,这对于苏渊来说反而不存在。  

不断试错、改错、重来…终于在大半天后,苏渊抽身出来,任丹药在炉中自行燃烧!  

“炼制部分已经基本完成,丹药进入蕴养阶段,就看最后开盖时能否成功了!”  

转眼,又是几个小时过去。  

丹炉之中传来了愈发响亮的“噼里啪啦”之声。  

看似很不稳定,但根据炼丹技法来说,这就像是开水即将烧开前的时候,丹药之中的能量在进行着最终的反应与浓缩,是即将炼制完成的征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