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五十七章:我要制霸养老院(2)(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原身是二四年生人,而今年是九九年世纪之交,她恰好七十五岁。  

二四年农历七月三号午时许。  

原身在稳婆的帮助下出生。  

出生于一个普通粮商家庭。  

日子过的不算好,但也不差。  

至少,温饱无忧。  

这在当时已经胜过八成人了。  

不过随着战乱叠生,粮商的日子其实也不好过,不是要防着被饥饿的百姓抢粮食,就是要防着被上面的军阀强行免费征粮食什么的。  

总之,那是提心吊胆的经营。  

一年到头…  

其实也赚不到什么钱。  

最多赚个家里不缺粮食吃。  

没年换季多几套衣服啥的。  

当然了,这主要也是因为原身父亲并不是什么大粮商,就是一个本地县城小粮商,家族产业基本都在本地小县城里面折腾,再加上时局问题,他们家也不敢奢求赚钱。  

只要能维持不亏本就行。  

可惜没多久,这也成了奢望。  

四二年,原身出嫁。  

那一年,恰逢到处都是自然灾害,原身父亲对女儿还算疼爱,最终虽然没有陪嫁多少金银,但是给了原身整整一千块糯米砖充当嫁妆的压箱底物件,一块糯米砖十斤。  

一千块,就是整整一万斤。  

除此之外,其他日常衣物,首饰棉被之类的,也都没少添,虽然比不上别人十里红妆,但在当时那个年代,已经算是不错的嫁妆了。  

凭借那一千块糯米砖。  

原身不仅帮助她丈夫张家顺利的度过了那年灾荒,顺带着还帮助整个张家村一些特别贫困的人家。  

全都勉勉强强的活了下去。  

给的不多,但却足以让他们在那时代,以饿不死的状态活下去。  

同年,原身父亲的那个粮铺因为既收不上来粮食,也没多少粮食往外卖,最终,只能迫不得已兑了出去,并且带着剩余粮食回老家。  

一些碾米碾面的工具。  

也都被他带了回去。  

为了在老家安生居住,原身父亲也特地分了点粮食给村子里那些孤寡以及贫苦人家,算是买名声。  

名义上叫共度难关。  

但实际上,就是扶贫救济。  

之后几年收成虽然好了点,但原身一直没忘了,四二年那一年的惨状,所以在手里有了点余钱,并且有了一些余粮之后,还是特地多做了一些糯米砖,密封起来储藏。  

而原身父亲一家在灾荒过后并没有选择重新回县城做生意,而是索性把家里碾米碾面的工具搬到了村子里,过上了给十里八村乡亲们磨米磨面的日子,虽然赚的没有做粮商多,但胜在轻松自在,不需要费太多的心思,不需要冒着危险到处跑去收粮食,而且,因为他们家的价格优惠,在十里八村的名声也不错,已经有了那么点乡绅意味。  

当然了,出于担忧。  

原身父亲同样没少做糯米砖。  

有些被前几年吓怕了,家里目前还算富裕的人家也跟风做了点。  

并且偷偷的藏了起来,这种保命的东西当然不可能放在明面上。  

都是要么密封埋起来,要么藏到隐秘角落,或者直接砌到墙里。  

只有这样才算保险。  

后来五几年的时候。  

因为原身父亲手里总共就一亩地种种菜,主要还是靠替别人碾米碾面赚钱,所以不但啥事没有,还顺利捞了个工作岗位,就是带着他手里的碾米碾面机器,去他们县新成立的粮食加工厂,当技术主任。  

愣是捧了个铁饭碗回去。  

然后还把他老婆儿子都弄了进去,虽然位置工资没有他高,可那也是工人啊,每个月都能拿工资。  

一家人妥妥的高收入。  

还都成了城里人。  

反倒是原身跟她丈夫,虽然土地不多没什么事,但也没能像她爹那样弄到啥好处,更没能当工人。  

还得在家种地。  

不得不说,运道是真难说。  

当时原身倒是也想回娘家,请她爹帮帮忙,给她也弄个工作岗位啥的,不过当时原身她爹已经把以前攒下来的人情都用了,再加上原身她丈夫家,拖后腿的人也不少。  

原身婆婆还想多要几个岗位。  

给他们家儿子一人一个。  

这种情况下,原身他爹当然不可能同意,那是一边直接拒绝了原身,一边偷偷跟原身丈夫说你们现在还没分家,我想办法弄个工作岗位给你们,你们也不一定保得住。  

所以现在不能给你们弄。  

回头等你们分家了。  

我就给你们想办法弄个岗位。  

有了原身她老爹的保证,原身丈夫张大海那是立刻就心动不已。  

并且蠢蠢欲动的想赶紧分家。  

不过分家哪那么容易,很多地方都有父母在不分家的传统,原身公公婆婆身体健朗的很,看着至少还能再活个二三十年,因此分家对原身丈夫张大海而言,那真的是一件艰难且需要奋斗很长时间的事。  

一直到六十年代。  

张家才因为彼此找到的可食用东西多寡以及饭量等问题,闹的不可开交而分家,这时候,粮食是再次珍贵了起来,原身前几年偷偷藏起来的糯米砖,也变得格外珍贵。  

这里真不是说假话。  

糯米砖那是比金砖都好用。  

就算是发霉的都比金砖好用。  

你拿金砖去黑市不一定能换到啥东西,但是你拿糯米砖去换,就是自行车都有人争着抢着跟你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