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八章:殷商子受帝太后(14)(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当天说定后,帝乙就下旨让微子启和微子衍两个人前往微地封侯。  

放在千八百年后。  

这叫皇子就藩。  

至于具体的封地,乔木和帝乙两个人在比较草率的地图上找了许久,好不容易才找了块无主之地。  

而且面积还不大。  

拢共就五六十平方公里。  

两个人平均一分。  

每人就几个大村子的势力。  

也是直到这时,乔木才知道为什么原身的公公不让比干去封地。  

以及帝乙不让子启去封地了。  

还真不是舍不得他们。  

主要是大商几乎无地可封了。  

要知道,大商已经分封大几百年下来了,这些年领土虽然有所扩张,但扩张的显然没有分封出去的多,这就造成大商境内能够分封的土地越来越少,几乎难以再分封。  

商朝把它的统治地区分为畿内和畿外两大部分,其中畿内是商王室直接统治的部分,称为王畿,畿外是众多方国、部族分布的地区。  

帝乙想分封自己的孩子。  

那就只能从王畿里找地方。  

可是王畿这些个地方,不是已经被他太祖爷爷分封了出去,就是已经被他太爷爷分封了出去,剩下的土地少之又少,而那些已有土地上的贵族,都是他家的旁支亲戚。  

搞谁都不好。  

所以,才会造成最近几十年很多帝君之子,只有爵位和封地的名号,但是却没有封地的现象出现。  

不是帝君抠。  

实在是无地可封。  

要是分封到外畿的话,那周围其他诸侯方国都会不满,毕竟那边都是他们的地盘,虽然他们名义上奉商朝为主,但如果真的跟他们抢地盘的话,很多部落马上就反了。  

帝乙暂时还hold不住。  

这种情况,后来的周朝其实也发生过,到西周末年的时候,周王室其实就已经封无可封了,再这么封下去,除了个王都就没其他地方归周王室所有了,如果不是当时大部分大诸侯都是姬氏,同时也没哪家有鲸吞天下的能力,估计怎么也不会容许周王室苟延残喘几百年。  

“帝君,大商势力在变弱啊!  

虽然明面上看起来大商部落的人手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大,可实际上大商的自主力量在变得越来越弱小,越来越要依靠其他部落。  

有些诸侯的实际统治范围,都已经超过了大商的实际统治范围。  

再这样下去,虎无吞人意。  

人有杀虎心啊!  

姬周的统治范围已经超过了大商的实际统治范围,而且姬昌的妻子太姒可是前夏,夏后氏,同时她们家本身就是祭司家族,在祭司团体当中的话语权比我还要高许多。  

我们必须得改变。  

否则大商恐撑不了多久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凭什么前人有了功绩能够列土封侯,而今人有了功劳,只能得一个空头侯位呢?  

没有土地分封的大商。  

基础就出现了问题。  

未来外部不出事。  

内部也会出事。”  

看完那十分潦草的地图,乔木这才深刻体会到如今的局势之差。  

难怪史记都记在帝乙继位后。  

大商变得愈加衰弱。  

这是真的。  

帝辛后来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征战蛮夷,扩张大商领土,恐怕也是因为他深知不能继续这么下去了。  

与其等死,不如拼一把。  

可惜,拖后腿的太多了。  

最终还是失败了。  

“我知道,实际上我太祖父他们就已经发觉这一问题了,如果不是因为没有土地分封,以及过去帝都的铜矿变得越来越稀少,我的那些先祖们也没必要那么频繁的迁都。  

可是,迁都也撑不了多久。  

我父亲都不敢生太多孩子。  

生怕没有地方分封给他们。  

可最后还是没地方分给他们。  

这也是我忍着比干的原因,如果要把他撵走的话,怎么着也得给一份符合他身份的封地,可现在我从哪去给他找一块大点的封地啊?  

大商禁不住折腾了。  

可是我却无可奈何。”  

帝乙听完乔木的话,也是一边伸手摸着粗糙地图,一边叹息着。  

有些事,他又何尝不清楚。  

就算他不清楚。  

他父亲祖父也会教他。  

可是,现在的局面已经变得太坏太坏了,坏到他不知从何下手。  

倒是有横扫四合的心。  

可是没那实力又能奈何。  

如今这局面,早在当年他远祖汤分封天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现在的情况是如果他大刀阔斧改革,那么必然会有诸侯造反,如果他不改,那估计也撑不了多久。  

可以说是两难。  

而他年纪大了,不想冒风险。  

只能寄希望于他的儿子。  

“所以,你想让子受来?  

现在这局面太难了,稍有不慎就是天翻地覆,不过,我们也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子受的身上。  

那样他太难了。  

如今想破局,要么灭掉一些诸侯,要么全面废除所有诸侯,不论哪种都必将面临很多诸侯的反叛。  

我们就算不能帮子受彻底扫除这些困境,那也不能太过拖后腿。  

至少也得给他做些准备不是?  

目前王畿周围应该还能聚集三十万到五十万左右的奴隶吧,你把那些奴隶的掌控权都给我,我要用他们做工顺带着再训练一支军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