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太皇太后要废帝(12)(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机推荐:  

“我啊…我嫌累啊!  

如若真做皇帝,总不能做个昏君或者暴君吧,更不能做个亡国之君,虽说不一定能成千古明君,可怎么也不能太差,得对百姓负责。  

如若要对百姓负责。  

自然得事事操心,殚精竭虑。  

明君不是那么好当的。”  

乔木这番话倒是真心实意。  

因为她过去的确在其他世界做过不止一次皇帝,所以对这事是真的深有体会,怎么形容呢,大概只有一个字,累,身心俱疲的那种。  

想要做昏君,做暴君,做亡国之君很简单,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不用在意什么。  

看谁不顺眼就杀谁,没钱了也不用想着去赚钱,加税就是了,今天加三钱的税不够,明天再多加个其他税,房子住腻了,那就再征个几十万劳役再建一个,今天宫里三千美女看腻了,那就再征三千个。  

女的看腻了,再收三千男的。  

反正造作就是了。  

开心就是了。  

这日子谁不想过。  

谁过着不舒服。  

可如果想做明君,那真的是任何一点举动措施,都得小心翼翼。  

都得考虑于民有害有利。  

过的还没普通地主自由自在。  

同时压力还贼大。  

出事了都是他这皇帝无能。  

百姓没吃饱饭,怪他。  

官员出现贪污的,也怪他。  

还得跟百官斗智斗勇。  

这日子过的,不累才怪。  

闻人莲听了乔木的话,一时间竟无言以对,因为乔木说的话的确没毛病,想做明君的话,的确累。  

一时间,她也不免生出了一些不自信:“太皇,那我能做好吗?”  

“我不知道,这得问你自己。  

不过,你的确很善良仁慈,并且愿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别人,不是吗,只要你能够一直不忘初心,最差最差,也不会成为昏君暴君,百姓日子不会太难过。”  

乔木说这些话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宋朝仁宗皇帝,他没什么别的特点,文不算好,武也不算好,他只有一个好的地方,那就是他足够仁慈,足够爱惜百姓民力。  

于是,国家虽弱。  

却也有近百年仁宗太平盛世。  

“不忘初心…  

我应该能做到吧,一定能。”  

闻人莲暗暗捏紧拳头,为自己打气,为自己坚定着自己的信念。  

紧接着,乔木很快就跟闻人莲商量了一下具体的细节,比如说什么时候,制造什么样的异象去增加闻人莲的权威底蕴,以及到底有没有必要立一个小的傀儡皇帝,平白耽误了那个傀儡皇帝的一生幸福。  

做傀儡皇帝。  

甚至于做一个废帝,可远没有做一个小小的辅国将军快活自在。  

皇帝驾崩需要停灵整整七七四十九天,可是,新帝登基却不能再这么耽搁四十九天,因此,在巍帝死后第三天,闻人莲便听从乔木的建议,没有自己去刻意要求挑哪家王爷家的子嗣,而是随那些官员自己推荐,这样,她以后废帝啥的也能稍微忍心些,不至于心慈手软。  

经过百官的妥协争斗。  

他们总算在第三天顺利的挑出了一个得到绝大多数官员支持的人选,那就是吴王的二孙子,也是吴王的嫡孙,闻人莲在后宫听到首辅回禀相关消息的时候,并没有露出不满意的情绪,更没有犹豫什么。  

直接点头同意了。  

反正回头都是要废掉的。  

选谁不是选。  

等消息传出去后,那些文武百官对闻人莲的识趣很满意,而吴王一家,则是开心的笑着,差点没笑死,因为这件事对吴王而言,完全就是天上掉馅饼的事,吴王在上上任皇权争斗的时候就已经失败了。  

所以,他在过去根本就没有想过他们家后代还有当皇帝的一天。  

前段时间百官说要从皇家宗亲当中挑选新帝的时候,他们家倒也随风逐流的送了点礼物给自家熟悉的官员,但是,并没有像有些王爷那样疯狂,仅仅只是送了一点点。  

因为他根本就没抱希望。  

谁知道竟还真花落他家了。  

至于百官为什么会选他们家?  

那当然是因为所有王爷当中只有他家的血脉既不太远,也不太亲近,为了协调那些官员之间争论的矛盾,最终挑选出的过继者血脉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最后,百官相争,可不就被吴王渔翁得利了。  

因为吴王家的血脉正好。  

不近,但也不远。  

新帝人选定下来,并且皇后也承认之后,接下来的一些惯常流程自然也得开始,当然,这里说的惯常流程并不是指登基,而是过继。  

得先完成过继的流程。  

把吴王二孙子过继给巍帝,并且将名字记录在皇家玉碟上,之后他才能名正言顺的继承巍帝皇位。  

这种事,百官其实也是比较急的,因为他们普遍认为国家没有君王的日子不能久,太久的话会影响国运,所以,整体流程进行的十分顺利,不论是百官还是皇室宗亲都很配合,只花了两天时间就完成了按正常流程走得花小半个月的事。  

之后,就开始举办祭天大典。  

这时候,巍帝刚死五天。  

人走茶凉,再贴切不过。  

新帝祭天登基的当天,因为新帝才一岁多,刚刚学会说话,走路都不是很利索,因此,原本的祭天礼仪自然不能再用,最终,是闻人莲以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