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校园堵人事件(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晚上一大家人围坐在一块,这种场景可不多见。  

北方跟岭南的风俗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他们这个地方,一年比较重要的两个节日。  

一个是中秋,一个是过年。  

其他的节日没太大感觉,可有可无的那种。  

当然这是指他们这儿的农村。  

后来温良去了岭南,发现那里基本上每个节都过,而且很少有人会去其他省份定居,他们的宗族观念非常重,这是文化的差异。  

饭桌上,对于温良要报的学校,大家基本上都没有太多意见,温良简单解释了一下,也就过去了。  

主要还是温良的婚姻大事,奶奶还是一直主张着在家里先订了婚再去读书,在这里订了婚基本上就等同于结婚了。  

温良哭笑不得。  

好一通劝,再加上温良答应大学就给她找个孙媳妇儿,老太太才算不念叨这事了。  

其实也是因为这段时间温良收购知了猴,在一众媒人圈子里又火了一把。  

家里条件好,样貌没得说,自己还学习好高中刚毕业就能挣钱,这样的女婿简直就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其实什么时候都一样,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但温良家里出了奶奶对这个热心,其他人根本就不理会,就连媒婆心里也清楚,人家这条件一般家庭姑娘还真看不上。  

以后说不定会是什么样的成就。  

第二天一早。  

温良早早起来,昨天晚上他酒没少喝,但现在这具年轻的身体确实给力,休息一晚上,现在照样精神饱满。  

今天温良要回学校领报考指南,准确来说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要回去。  

小县城跟大城市不一样,尤其是学校的农村孩子。  

很多人直到填报志愿的时候仍旧不知道选择什么学校什么专业,有的随便挑一个顺眼的就选了。  

如果是城市的孩子,很多家长很早就会灌输大学的概念。  

很多孩子早在高中就或者初中时候就定好了目标,知道自己要去什么学校,选择什么专业。  

教育资源匮乏,是全方面的,不是光指学校。  

就这方面来说,农村跟大城市的差距大到令人绝望。  

所以很多人会返回学校,因为填报志愿需要老师来给他们做指导。  

还好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了解信息的途径比以前宽泛很多。  

“小暖,你收拾好了没有,好了去上学了。”  

温良对他这个妹妹再了解不过了,昨天晚上温暖回来之后的异常,别人她也许能瞒过去,但瞒不过温良。  

所以,他今天要去送妹妹上学,顺带也要了解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  

“好了哥,我马上下来。”  

温暖很快从楼上下来,因为家庭教育和性格的原因,她穿着很朴素也跟保守。  

上面穿着圆领T恤,下身是浅蓝色的运动裤,一双黑白帆布鞋特别清爽。  

坐进副驾驶,温暖小声道:“哥,其实你不用这么麻烦的,我自己骑电车就行。”  

“没关系,你还跟你哥客气什么。”  

汽车发动,很快从村子里拐上县道。  

温良的车速并不快,保持在50以下,跟他平时送货完全是不同的两种感觉。  

清晨的北方天气不算太热,打开车窗感觉刚刚好。  

温良侧头看了温暖一眼:“小暖,说说吧,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温暖神色慌乱,手指搅在一起,头转向另一侧。  

“哥,你说的什么事啊,我没有事。”  

“你还想骗我,小暖,你从小到大都不会撒谎。”  

温良的声音尽量平和一些,“还记得小时候我经常做坏事,然后都让你去告诉爸妈是你做的,但你每次都会被他们识破。  

你还记得爸第一次买手机,那个时候我好奇拿来玩,不小心摔坏了,让你说是你不小心弄坏的,你不会撒谎还让我陪你一起挨了打,你为这事还难过了好几天。  

小暖,我是你哥,不管发生什么事,你一定要跟我说。”  

温暖咬着嘴唇,泪水从眼眶里滑落。  

好一会儿,她情绪平复下来,才对温良说起昨天发生的事情。  

原来是昨天下午,班级里有同学给她传消息,让她放学时候晚走一点。  

但放学后,她就在学校外面被人堵了。  

“那几个女生我也不认识,她们应该是外校的人,还说什么不让我接触谁谁谁,可是她们说的那个人我根本不认识。  

她们还骂我装,骂了好多难听的话,最后还打…还拍了我的脸,说如果以后再跟谁谁接触的话,就会再来找我,还会把我的脸弄花,撕烂我的衣服拍照传网上…”  

听温暖断断续续的把话说完,温良的脸色已经不能用吓人来形容,已经有些狰狞可怖了。  

他的心底像是埋了一座千年火山,随时都要爆发出来。  

前世的温良并不知道这一幕,很显然是温暖害怕家里人担心,甚至有可能是害怕自己回去找人拼命,而是选择了自己一个人承受。  

那个时候的温良,每天都在上网,如果温暖不说,他肯定察觉不了。  

温良可以想象,从小都很乖巧懂事的妹妹,在那段时间是如何的惊惶失措。  

他隐约记起来,前世他刚去读大学的时候,温暖的成绩确实下降了不少,现在想起来应该就是这个事情的影响。  

温良靠边停下车。  

他轻轻抱了抱温暖,转而揉揉她的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