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偏心的奶奶(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电车在路边小心翼翼的前行着。  

不小心翼翼不行,因为路边还有村民晾晒的小麦,尤其有的还给你外面摆几块砖头酒瓶啥的,你还没什么办法,只能绕开走。  

这个事情直到往后十多年也没有完全杜绝,现在更不用说。  

执法人员也不能一天天驻这里不走,更不能说简单的给你没收,反正是个难题。  

温良家里是在镇边缘,距离县道往里不多远,自己起的房子,三层楼外面全贴上瓷砖,这这一片算是比较醒目的。  

到了这里,就熟门熟路了。  

一路上碰到大爷大娘,叔叔婶婶不停的打着招呼。  

镇里不说,边上几个村,温良和他爹温有德周边方圆十几里都很有名声。  

事实上,整个老温家在这个村里以及附近村名气都不小。  

除了温家老三不上进,其他的哪个都非常受尊敬。  

到了温良这一代,他更是这十里八乡出了名的俊(zun)后生,从他上高中开始,就不断有媒人来给他说媒,家里门槛都踏破了。  

这个时候在农村,你家里有钱,人长得帅,又学习好是真的可以随!便!挑!  

而且彩礼基本上意思一下就行,哪像再过几年动辄什么三斤三两,万紫千红一片绿,还得一动不动,全特么惯的。  

——真就是卖闺女了。  

从县道上拐个弯,先把兵哥送回去,温良骑车回自己家。  

家门口,奶奶非常有精神的在跟村里其他老人坐着吃饭聊天。  

以前的农村,经常是吃饭的时候端着碗聚一起,说个家长里短的,温良更小的时候谁家要是开个荤端出去能围一圈,后世根本就见不到了。  

至于那种嫌人穷、恨人富的短视长舌妇女也有,但不是特别多。  

像前世某出名的草根歌唱者村里那样的,还真是把这个人性演绎到了极致,怕了怕了。  

温良到家门口,赶紧上前一个个打招呼,婶婶大娘奶奶姑奶奶的叫个不停,这里面也不泛十多年后再也见不到的老人。  

这里称呼都是按辈分来,比如里面有个跟他奶奶差不多年纪的老人,但他得叫嫂子(囧)。  

你看这整的。  

一群人也七嘴八舌的跟他打招呼。  

“小良这是越长越俊(zun)了,比他爸年轻时候还好看。”  

“那可不是,可惜我们家没闺女,不然都得给她说说媒。”  

“哎呦,大学生回来了,考得咋样?能不能上清北?”不知道谁出声调侃,声音把其他人都压了下去。  

在这里乡下,会举行由几个学校联合的考试,叫拔尖考试,也就是每个班级学习好的去考,具体标准是老师来定。  

温良每次都能考前三,所以在这个时候,妥妥的别人家孩子,他们镇中学原本还是重点初中,后来越办越差他就转到县城去了。  

但他学习好,基本上这里每个人都知道。  

他们家还有一个屋里专门贴着他的奖状,满满一屋子都是,这时候简直就像荣誉室,对他来说羞耻感爆棚。  

“清北可不敢想,我这成绩还差得远。”温良很谦虚,而且没有多说。  

别人可以夸他,他自己要注意态度。  

其实别看这么多人都很亲切,但农村家里上大学的并不多,保不准就有表面夸心里膈应的,他说话不严指不定就能编排出什么来。  

其实这些农村妇女老人也就是瞎扯蛋,国内她们就知道清北这两所学校,连本省最好的学校是哪个都不知道。  

甚至还有人冒出过美国大学——真不知道是谁这么牛笔能建这么一所学校。  

见温良回来,奶奶非常开心,等他们话说完,道:“小,你吃饭了吗?我去给你盛饭。”  

‘小’是方言,一般是用来称呼家里晚辈的男孩子,适用于所有矮了一辈及以上的晚辈。  

对应的还有‘妮儿’,是称呼女孩子。  

这一般是一种亲切表示亲近的称呼。  

奶奶不会说普通话,甚至在这之前一辈子都没出过他们这个县。  

前世去得最远的地方是省城医院,但一去就再也没有能回来。  

“奶奶,我吃过了,你别给我盛了。”推着电车进家,温良跟着奶奶走进堂屋里。  

房间里早就装了空调,但是奶奶节省了一辈子,自己在家的时候从来不用,天气实在热最多就开个电扇,此时见温良出了不少汗,赶紧把空调给他打开。  

温良的眼睛有点酸。  

他父辈这一代,温良爸温有德排第二,上面有个大伯温有福,下面一个三叔温有财一个四叔温有庆还有个小姑温有媛。  

他们这一辈男孩子,是从‘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这里面来取名的。  

温良有两个堂哥温仁和温礼,一个堂姐温宁,还有一对双胞胎弟妹温暖和温谦,以及一个堂弟温让,两个堂妹温柔和温婉,另外还有个表弟一个表妹。  

整个家族那么多人他是最受奶奶喜爱的那个。  

爷爷在他还不记事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奶奶从小带他长大,基本上什么好东西都给他,为这事他三叔一家没少说老太太偏心。  

前世时候,温良毕业不久,家里就出了事,老爹带的工人有两个在工地上不小心摔伤,没治好死了,赔了不少钱进去。  

那时候,家里的建筑公司一度被张南北的爸张大海逼到破产边缘。  

还没等他家缓过来,没过多久奶奶又得了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