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章 死活不论 哪吒将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帝庚仁德,恩加万民,臣黄飞虎、商容、比干等联名上奏,曰:  

奴不可擅杀,人不可擅殉!  

殉一人,罚银十两,  

殉二人,罚银百两,杖八十,  

殉三人以上,抄家,流放三百里,  

殉五人,杀无赦!  

殉十人,夷三族!  

请陛下决之!  

初看之时,觉得还不错,  

可细细琢磨之后,武庚便生出了无奈与失落来。  

因为如果这个政策落地,那以后只要凑点钱,只要是有点钱的,都能凑钱为死去的家人凑个殉葬,  

而那些富户,则完全可以凑一百两银子为家人殉葬,至于说杖八十,完全可以让仆人去领受,或者干脆花点钱赎买即可。  

后面什么流放,杀无赦,夷三族之类的东西根本就没有意义。  

原本以为搞定了黄飞虎,一定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没想到竟是这样的结果。  

武庚苦恼地捂住了自己的脑袋。  

这是几位辅政大臣共同商议的结果,直接推翻肯定是不行的,  

那要怎么办呢?  

忽然,他眼前一亮,冷笑起来,提起笔将第二条的杖八十划掉,然后在第一条和第二条后面加了些内容。  

于是第一条和第二条就变成了:  

殉一人,罚银十两,死者血亲杖二十,死活不论。  

殉二人,罚银二十两,死者血亲杖四十,死活不论。  

其他不变!  

武庚所加的这一行字,其关键就在“死活不论”这四字。  

罚钱多少不重要,  

打多少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能不能打死!  

那么以后不管是谁,只要是死后敢于殉葬,那他的父母和子女就要做好被打死的准备。  

所以武庚直接把杖八十改成了杖四十。  

因为杖打罪犯这种事,打多少下根本不重要,  

只要有杀心,一杖就能打死人,何必要八十下呢,留着力气多打几个人不好吗?  

写完之后他大喊一声道:“来人,叫武成王、费仲、尤浑进宫。”  

三人来到跟前之后,武庚没有理会其他人,先将批红的奏折拿给黄飞虎看。  

黄飞虎看完之后,神色一变:“这是否过于严苛了?”  

武庚冷笑道:“既然你不愿做这个坏人,那就只有我亲自来了。”  

黄飞虎简直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他觉得自己已经足够严苛了,没想到武庚比他还要狠,  

这天下要乱了啊。  

武庚也懒得跟他废话,只是道:“这内容你就不用跟我辩了,今日之内我就会让秘书台发公函,昭告天下施行…你们几个辅政大臣必然会遭到打压,乃至于刺杀…麻烦你平时多注意丞相府和亚相府,莫要让两位老臣受了宵小所害。”  

费仲、尤浑同时睁大了眼睛,眼巴巴地看着武庚:我们呢,我们呢?  

黄飞虎似乎没看到两人的小动作:“臣省得。”  

说完,他满脸忧虑地离开了。  

武庚目送他离开,回过身来将手里的奏章扔给了费仲和尤浑,  

两人一起看完之后,气氛一下子变得凝重了起来。  

“陛下,这样做恐怕是要出大乱子的。”  

你们两个害怕乱子的吗?  

武庚其实一直都知道这件事的难度的。  

孔子曾经说过:为俑者不仁,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就算是至圣先师,儒家学派创始人,也会受制于时代,认为用陶俑代替人来殉葬,是一种不仁的行为。  

他甚至还要骂脏话,说第一个制作陶俑来代替人殉的人,难道他是想要断子绝孙吗?  

而武庚所在的时代,则是比孔子所在的春秋时代更为久远,更为野蛮的时代。  

“我早有觉悟!”武庚冷冷地看着这两人,道:“你们两个呢,做好准备了吗?”  

费仲、尤浑互相看了一眼,眼神交汇了一番,同时咬牙道:“但凭陛下吩咐。”  

武庚两手一挥,大气磅礴地道:“我喜欢大场面,我要的大案、要案和铁案,一开始不要找那些贤良仁德之人的麻烦,最好是找那些声名狼藉的…”  

他侃侃而谈,费仲、尤浑听得津津有味,恨不得拿笔将他所说的话语当作金科玉律记下来。  

不日间,袁霸天与黄天化已来到了陈塘关。  

“去,告诉你们总兵大人,就说朝歌的大人物来了,让他到城门来迎接。”  

武庚将腰间的腰牌扔在一个城门官的面前,大大咧咧地说道。  

城门官很不高兴,这特么哪儿来的混蛋?  

可看着眼前这人五大三粗的,他的气势便无端矮了三分,  

再加上此人口出狂言,他便更不敢发火了,只是迅速地拿起腰牌看了一眼,然后很拘谨地道:“这位刺史大人,很不巧,咱总兵夫人正生孩子呢,总兵怕是没时间出来迎接…能不能请你移驾总兵府,小的送您过去…”  

袁霸天大惊失色:“这么久了还没生吗?”  

特么的来早了!  

城门官心有戚戚地道:“是啊,整整三年了,我儿子都能打酱油了,总兵夫人的孩子还没出生…”  

旁边两个小兵也跟着搭茬。  

黄天化惊呆了:“三年?莫非怀的是妖怪?!”  

城门官搞不清黄天化的身份,见他跟在袁霸天身边,可衣着打扮比袁霸天还讲究,一时间不敢轻举妄动,只是涨红了脸,道:“公子说笑了,殷夫人怎么会怀上妖怪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