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吹过头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家伙也太能唠嗑了吧。”  

一顿饭下来,林小建或主动或被动的听了一大堆童斌的高谈阔论,对他也有点儿了解了。虽然林小建自己是感情初哥,情感世界一片荒芜,但本能的觉着他这样子跟女孩子相处不行。  

整顿饭的时间,他都是夸夸其谈,天上地下没有不知道的,但就是没有谈过自己。或许在童斌看来,全民摆摊、中东危机,这些都体现了自己的知识渊博,只是对大部分女生来说这些都太抽象了:你比外交官还了解中东危机,但连4级英语都得考好几次,这辈子想来是没可能从事外交工作。  

林小建觉得,谈天说地的背后含义,还是得展现自己与之相关的能力。如果非常懂车的同时,能有一辆敞篷跑车亲身体验下风驰电掣的快感,那才是相得益彰。  

不过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对是错,完全是纸上谈兵,正如之前想的那样,旁观者清,跳出围城外看,总能有不同的感受。  

“张国福麻辣烫的味道还真挺重的。”  

林小建并没有忘记此行的真正目的,根据外卖上的热销榜,他点了一堆张国福家人气最高的菜:撒尿牛丸、里脊肉、金针菇、圆饼方便面、鹌鹑蛋、黑椒柳条、莲藕。因为他家的菜是份量自助的,不像小林家配成一份一份,初来乍到,不太好掌握份量,拿多拿少没个准,他只好每样都少拿了点,如果吃不饱等下再去杨亮麻辣烫尝尝。  

“其实这些蔬菜和丸子的口感都差不多,就是口味不一样。”  

他把每样菜都尝了一口,感觉也就那样,口味重一点,汤比自己的浓,更有麻辣烫的感觉。  

他想到大众点评上关于张国福的好评,基本上都是称赞它的味道。对大部分顾客来说,就是喜欢麻辣烫重麻重辣的感觉,如果想品尝鲜美的味道,直接去吃三鲜面、海鲜面不好么?  

“米好生活上好像有重辣的辣椒面,买来试试吧,毕竟是麻辣烫,不够麻辣,只有鲜美,似乎有点本末倒置了。”  

人的味觉是会麻木的,不管是好吃的东西,还是难吃的东西,吃惯了都会变的索然无味。万能高汤再鲜美,林小建吃多了之后觉得也就那样,反而是做别的菜的时候放一点调味,有全新的体验。  

他偶尔会想,自己改行卖点别的,会不会好赚一些?不过这一切得等到万能高汤底料稳定产出之后,目前来看,系统触发的任务似乎都是跟这家摊有关,不知道改行后还能不能稳定触发。  

“你说的是哪家麻辣烫?”  

就在林小建琢磨着未来发展方向的时候,边上响起一个不太友善的沙哑声音。  

“史,史老板…”  

听到这个声音,童斌边上的女生面色变得有些不太自然。  

“史老板?”  

扒拉着方便面的林小建好奇的抬头看了下,发现不知何时一个40多岁模样的中年人站到了边上,他的脸上皱纹很深,肤色黝黑,穿着洗得发白的优衣库T恤衫,一看就是劳动人民出身。  

“他是这家麻辣烫店的老板,史老板!”  

女生趴到童斌的耳边小声说道,香风吹的他痒痒的。  

史福德是张国福麻辣烫在风州市区的总代理,名下一共开了三家店,这几年已经渐渐退居幕后,把烫菜收银这些流水线的活交给招聘的打工仔干。  

他偶尔会想起开第一家张国福麻辣烫的时候,那时麻辣烫在这个以鲜甜口味为主的东海之滨小城市并不流行,有也只是散布在工业区以服务农民工为主的流动摊贩,非常低端,不入流。  

他决定加盟张国福麻辣烫的时候,周围的所有人都不看好,觉得卖这种外地人吃的食物,受众寥寥,又是开在市区,卖的还这么贵,生意肯定不会好,本地人谁会吃这个。  

不过事实证明现在的年轻人对传统鲜甜口味已经疲劳了,他们更追求麻辣这种红红火火,让人欲罢不能的味道。刚开业的3个月,根本没做推广,生意都天天爆满,全部都是口口相传的自然流量。  

今年,他把目光投向了火锅。相比麻辣烫这种快餐,火锅显然把红红火火、热热闹闹这种饮食氛围发挥到了极致。麻辣烫是一两个人的火锅,火锅是一群人的麻辣烫,两者之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今天,他照例先到生意最好的风州学院店巡视,发现有个相貌猥琐的男青年苍蝇似的跟在一个经常光顾的女生边上,嘴里叨叨着另一家麻辣烫,话语中透露出和人家比,自己家的麻辣烫就是一坨**的口气。  

这让史福德老板心里很是不爽,风州学院店稳坐风州市麻辣烫第一把交椅已经两年多的时间了,无论是兄弟版的杨亮麻辣烫,还是主打新口味的当当麻辣烫,青果烫捞,都无法撼动他的王座。现在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一家流动摊贩,能和他比?  

类似的论调他已经听过很多遍了,去年杨亮麻辣烫进入风州市场的时候,就有人说这家跟张国福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价格更亲民的麻辣烫会把他拉下王座;又有人说来自长三角,主打新鲜健康,装修环境小清新的青果烫捞将会俘获年轻人的心,更懂什么是时尚和潮流。然而事实证明,这些流水的麻辣烫品牌都是昙花一现。  

史福德老板毫不介意有人挑战自己,他相信最终结果必然是胸前多一枚金光闪闪的荣誉勋章。只是这个猥琐的路边摊麻辣烫的粉丝竟然跑到自己的店里大放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